APP下载

基于高等数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分析

2020-06-27胡婷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应用型

胡婷

摘要:《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它在探索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诸多教学改革思路,希望基于此实现教学优化。本文中探讨了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转变,思考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并同时希望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构建良好软硬件环境,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服务,优化学科教学整体品质。从多个方面证明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必要价值。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服务;思路转变;必要价值;应用型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质变,它逐渐从传统的精英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向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了保证教育转型到位,还需要实现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型,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在本文看来,基于思路转变、应用型教学模式构建以及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所展开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有必要的。

1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转变

结合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相关要求,应该结合项目本身对课程建设目标展开有效调整与论证,确保教学思想转变与与教学内容讨论到位。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手段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提出具体教学思路,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明确基本思路转变。

首先是追求目标转变,传统高校普通本科所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保证应用科学理论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强调对本科教育基础性内涵的有效转变,按照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基本目标来培养高等数学人才。在该过程中,也必须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结合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这一目标来构建数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学生掌握高等数学内容,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学以致用。总而言之,就是要为培养未来应用型数学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是追求导向转变,教学中教师必须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功能定位,重视构建一套体系完整的学科导向机制,追求对社会需求专业导向的有效转变,为高等数学课程提出具体评价标准。在该过程中,教师希望从传统重视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导向,逐渐转向对学生数学专业应用能力导向的转变培养。

再次是课程体系教学中的思路转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会专门修订教学大纲,坚持做到教学统一性与多样性相互结合,突出不同专业中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多样性发展需求。在该处理过程中,需要结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展开论述,注重教学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相互结合,确保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甚至是生活问题[1]。

2 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构建

要实现对高等数学课程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的改革,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探索效能。在该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应用型教学模式,主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等进行有效改革。具体的应用型教学模式主要要强调从课程大纲完善切入,弱化教学中形式主义的推理证明过程,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基本概念、特殊技巧的培养。与此同时,应该基于高等数学基本思想与方法展开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注重学生在数学学科中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对实际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与完善。具体来讲,在《高等数学I》中,教材方面就针对曲面积分、傅里叶级数等等知识内容设计项目教学过程,强化知识引导,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内容。而在《高等数学II》中,教材则对三重积分、高斯公式以及傅里叶级数等等进行相应删节,对曲面积进行弱化调整,特别强化了化工、环境、食品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内容。而在《高等数学III》中,则对有理函数积分、函数的幂级数等等知识内容进行了删节,同时也对曲面积分问题、高阶微分方程问题进行了相应弱化处理,在经济应用方面则有所加强。

在教学应用方法,特别强调对教育思想转变与观念学习讨论方面的研究。因为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都是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以及发现式等教学方法所展开的。其教学手段丰富多元,特别注重数学教学内容中数字与图形的有效结合,其抽象内容与具体案例从多角度结合证明了教学概念实质,希望将抽象理论知识内容转化为形象理论知识内容。在教学中为学生增加更多自学与讨论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强化教学实践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最大限度提升《高等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最后要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基于重要工具与方法拓展教学思维模式,确保数学理性思维有效延续,并引入大量生动、深刻的数学基本思想,保证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存在于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实际上,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构建就是为了蕴涵数学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构造函数、递推公式、换元思想以及数学模型,要结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学习其它专业课知识内容夯实数学基础。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就专门组织开展了数学发展史讲座、教育教学与数学教育改革讲座等等,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数独竞赛以及数学竞赛,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数学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优化应该发挥它的应用型知识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全面体现现代数学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总结若干数学学习规律,解决数学疑难问题,特别注重对学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结合范例解析优化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为学生精选大量典型题目、案例、结合详细分析与解答展开教学过程,确保为学生示范到位。而在作业设计、深化过程中希望基于教材进行层次设计与处理,紧扣教学内容大纲,突出学科教学基础性、应用性与典型性,层层递进设计教学内容,扩大教材应用覆盖面。而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实验、实训、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还要融入大量建模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基于所学习数学知识与当前优质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到数学模型、数学知识体系的研究进程中[2]。

3 高等数学课程的网络教学模式构建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需要持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对良好的课程服务内容,这是关键。为此,高校方面需要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传递深层次教学思想,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更新,确保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丰富度逐渐提升,教学功能逐渐齐全化。例如首先就要建立信息化课堂区,结合教学资源管理与课程建设优化各项内容,渗透融入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录像等等内容,并为学生建立学习工具箱。

其次要建立互动区,它其中应该包含了在线留言系统、在线论坛系统、在线答疑系统、在线作业批改系统、在线水平自测系统等等,保证学生在教材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机会深入到教学体系中,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学习更多辅助教材知识内容,开阔自身数学学习视野[3]。

4 总结

在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优化改革过程中需要做到面面俱到,特别强调对数学教学成果的优化转化,基于多种形式总结、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确保基础类应用型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到位。

参考文献:

[1]代鸿.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与实践——以《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为例[J].科技资讯,2013(33):172-173.

[2]刘楠,刘引涛.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刍议[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6-47+53.

[3]宋娟.獨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26-127.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