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贸区金融租赁业务发展研究
2020-06-27张薇刘琳
张薇 刘琳
摘要:本文借助大连自贸区的政策和技术的优势,通过加快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用以满足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大连自贸区积极推动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服务,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租赁服务环境。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金融租赁公司服务行业发展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本文根据大连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自贸区、保税区等领域开展业务的实践应用情况和需求出发,提出推动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租赁;自贸区;大连
1 辽宁自贸区设立背景下大连金融租赁业务现状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区的生产基地之一,经济基础保持的不错,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辽宁国内的经济生产总值增长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情况也不乐观。随着辽宁省大连自贸区的正式设立,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和完善了辽宁各个区域和产业的快速转型,对于大连的金融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产品租赁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和影响。金融租赁业务一直是国家大力推动自贸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自中国(辽宁)大连自由贸易综合经济试验区于2013年在大连正式挂牌成立,大连自贸区作为我国和辽宁自贸试验区的最重要一个大片业务区和一个核心的承载业务区,这意味着大连将在实现金融投资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租赁服务国际化、管理金融服务现代化四个核心业务方面突破性创新。目前在册的辽宁省融资租赁公司企业总数为104家,大连自贸区与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来比金融租赁业经济发展还是属于较慢,与天津、上海等城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与其他自贸区相比较,大连自贸区还所具有的一定的独特发展优势。
1.1 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直接决定经济发展,大连凭借其自身独有的特殊地理位置条件,为区域综合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由于辽宁自贸区地处于黄海和渤海的南部边境,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因此辽宁省被认为是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由自贸区历史的经验分析来看,自贸区的综合经济发展和建设主要的特点就是充分依托在其地缘位置优势的基础上,比如广东就是充分运用它的地缘位置优势和港澳台资源来加强与该地区经济的合作,就大连自贸区来讲,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必将成为东北经济区的主基调发展。在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自由经济贸易区,辽宁自贸区主要加强合作:一方面是目前大连在其地理的位置上与俄罗斯有着绝对的战略地理位置优势,与中日韩三个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相当,与这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设计,实现性高。
1.2 港口优势
大连位于辽宁省南部是我国的黄海,渤海交界处,航运十分发达。大连是有着重要海港历史的城市,也是一个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汇点,这也直接决定了大连作为国际交通枢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区域内的所有道路”的政治策略下,大连更是成功地承担起了东北内陆区域海上连通中国与世界的第一条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相对于上海,天津保税区进行试验的银行和金融服务的特点,会继续大力发展一系列具有大连地方自贸区特色的银行金融业务,包括对我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投资管理便利等领域开展相关金融业务,打造中国辽宁自贸区试验区首选银行金融服务品牌,争取率先在辽宁建立与自贸区相关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并向上海以及全国各地推广。
2 大连自贸区金融租赁业务发展困境
2.1法律不完善
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开展融资租赁创新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依然普遍存在诸多技术短板,表现在人对大连自贸片区开展融资服务租赁的对当前社会金融风险防控认知度的不足、融资服务租赁对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大额融资风险缺乏监管、融资服务租赁对社会风险的综合防控防范能力明显欠缺、大连自贸区融资商租赁服务行业作为信息金融服务行业协会的职能缺位、融资租赁服务作为试点示范区域的开展特色经济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不足等几个方面。
2.2 金融租赁业务单一
辽宁自贸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定位是积极探索调整东北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取向和机制、提高老工业装备生产基地的对外开放的能力和其竞争优势水平。就目前的全国经济情况来看,目前东北地区的融资和租赁业发展明显趋于滞后,服务单一。
2.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发达国家,其融资租赁贷款是仅次于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支付渠道。为了进一步确立大连在国际金融业发展中心的作用和地位,大连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各种经济政策措施,促进大连在实体经济和社会融资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促进大连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由于小规模的迫切需要来支持各种经济政策。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政策支持大连融资和租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了大连市其他地方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相对于能够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租赁产业资源集聚的效应、增强了金融行业发展和运行的市场稳定性,对于大连国际金融业发展中心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建议对策
3.1 完善法律意识
金融租赁对自贸区基层政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资金以并保证具有重大意义的服务资源的供给。 2018年,辽宁大连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上海地区的招标,已经建立,以促进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复制创新融资服务租赁模式成功经验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产业相关政策法律和其他政策法规文件,并积极探索结合自贸区大连地域实体经济发展特色特点进行创新融资服务租赁予以带动片区创新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3.2 丰富金融租赁业务
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公司落户自贸区。鼓励商业银行在区内建立船舶融资中心,加大对船舶买方的投放力度。在区内设立专业的航运保险公司。鼓励有资质的综合性财产保险公司开展航运保险业务。推动设立航运产业基金、船舶产业基金,形成航运船舶股权投资基金集群,积极利用大连自贸区的造船技术引导优质资金投资航运及船舶产业基金。引入专业化基金管理公司有效运作航运基金和船舶基金。
3.3 进一步加大金融租赁支持力度
比照各地金融商品租赁产业的政策,出台了大连自贸区的金融商品租赁产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发展工商注册、土地、人才等金融产业方面予以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加强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了优化片区营商金融服务环境的力度,提升对于金融商品租赁产业的认识和服务理念创新意识和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使得大连自贸区进一步成为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成为创新型金融商品租赁企业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4 总结
对比参照上海和天津自贸区共同发展以来的融资和租赁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先进经验,加快了大连自贸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善金融租赁公司营利的环境,吸引融资租赁公司企业落户自贸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金融和租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规则以及相关法律和政策,对设立和注册总部设在我国大连自贸区内的经营性融资租赁公司,符合规定的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予以鼓励和扶持。扩大和进一步开放了大连自贸区金融租赁公司的投资项目经营领域和金融租赁业务开展模式。允许投资企业注册在大连自贸区内的各类金融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在区内开展全资金流向的业务、开展与自贸区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金融租赁业务,允许注册在大连自贸区内的各类自贸区金融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并在区内设立投资项目的子公司且项目投资子公司不接受建设最低支付注册项目资本金的限制等。主要鼓励非金融机构租赁公司和各类融资租赁公司金融机构利用银行资产证券化和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在区内进行融资。大连银监局向上级积极争取在大连自贸区设立离岸金融资产和管理、金融投资和租赁等离岸金融服务业牌照,扩大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开放试点的范围,鼓励离岸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离岸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歐福军.辽宁自贸区设立背景下大连高端金融服务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6):64-65.
[2]兰雅淇.”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自贸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大连片区为例[J].内蒙古统计,2017(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