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方言区拼音教学探析

2020-06-27冯彩惠

考试周刊 2020年52期
关键词:拼音教学探析

摘 要:闽南地区存在多种方言,在闽南方言的影响下,闽南人的普通话中带有浓重的地方腔,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也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非常重视,它是一年级学生开始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分析了闽南地区方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怎样在闽南方言地区开展拼音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闽南方言;拼音教学;探析

福建俗称“八闽”,八闽大地存在许多不同方言,不同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系结构,特别是闽南地区的方言就有闽南话和客家话,与标准汉语发音存在一定的差异。闽南地区的人们习惯于讲闽南话,在这个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学习方言先于普通话,闽南语的语音经验对孩子们的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准确性影响颇大。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闽南方言是厦门,漳州,泉州这三个闽南地区的区域语言,是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是有一定差异的。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而闽南方言中有17个声母,87个韵母,7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阴入,阳入)。从语言的发音上来说,闽南方言的发音体系与普通话区的发音体系是差距较大的体系。在闽南地区的拼音教学中受方言的影响很大。

一、 闽南方言地区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前期积累不足

闽南地区语音,有一部分属闽南语系,一部分属客家语系,而且随着闽南经济的发展,来闽南务工人员非常多,语言现象更为复杂。闽南方言区的学生日常生活交际也多是闽南话,因此在学校汉语拼音教学中缺少对标准拼音的学习积累。因此,闽南地区的学生小学入学阶段就要准确掌握拼音,认识几十个生字,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的压力。由于前期的积累不足,学生刚开始学习拼音就只能根据语文教师的带读和示范,在对老师的模仿中学习拼音,巩固读音,认识生字。

(二)闽南方言区的学生发音不标准

新课标明确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汉语七大方言中就属闽南话是最复杂的语言现象。闽南方言的特征主要有:古浊声母读为不送气清音;没有f、v等声母,轻重唇不分;还存在连读变调的情况,有些地区还存在其他连读变音的情况。闽南的不少地区的发音经常是f、h不分,q和x,z和s区分不清,这对于我们的拼音教学明显有影响,造成教学上的一些困难。

(三)学生发音易受环境影响

部编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音节丰富,单元任务中对拼音的学习任务要求高。对于深受闽南方言影响的学生来说,学习拼音的时间就比较急促,巩固复习的时间比较少,这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拼音的效果。比如在闽南方言区是没有翘舌音的,很多学生都分不清平翘舌音,比如“山、上、水、站、手”等这些有翘舌音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要准确拼读就有一定的难度。就算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的规范标准,学生学得有模有样,但是他们一回到生活中,讲普通话还是会平翘舌不分,所以很多闽南地区的人讲普通话都会有一定的闽南腔调。

二、 闽南方言地区拼音教学的建议

(一)多元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拼音教学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纪尚小,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比较短,语文教师如果还是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拼音教学,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元化的拼音教学形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1. 借助教材里的插图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所以教学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里有不少插图,直观形象、活泼生动,这有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教材里的插图形象具体、充满童趣,有的表音,有的表形,有的既表音又表形,能够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如“H”的教学时,教材里配的是一个小男孩坐在靠背椅上喝水的插图。小男孩喝水的“喝”就和“H”的发音类似,而小男孩坐的靠背椅形状就像声母“H”。这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更好地记住“H”的读音和字形。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形象生动的课本插图,把抽象的拼音字母形象直观化,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与拼音字母之间的音形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拼音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借助故事帮助学生掌握语音

低年级的学生稚气未脱,爱听故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帮助学生掌握语音。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时,老师可以编排故事帮助学生识记:有一天,“I、U、ü”三个小朋友相约出去玩耍,但是它们年纪小,怕不安全。怎么办呢?于是,它们就请大朋友“Y”和“W”帮忙带路,一起玩,大“Y”带着小“I”前面走,就组合成音节“YI”,大“W”领着小“U”一起走,组合成音节“WU”。这时,留下小“ü”单独一个,伤心得流出两滴眼泪来。大“Y”听到小“ü”的哭声赶忙跑过来,来到小“ü”的身边,安慰它说:“没事,我可以带着你一起走,别伤心,先把眼泪擦掉吧!”小“ü”非常高兴,擦掉眼泪,跑到大“Y”的身边,这样又可以组合成音节“YU”。这样把抽象的拼音化为有趣的故事,有助于学生们牢固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I、WU、YU”,以及“Y”和“ü”组合时,“ü”上的两点要省略的规则。闽南方言没有撮口呼韵母,引导学生学习“ü”是个难点,这时老师就可以借助故事或者儿歌来帮助学生识记。

(二)引导学生辨音、正音

汉语拼音教学受到闽南方言的影响,对标准语音的辨音、正音有影响,因此,教师必须熟悉闽南方言与汉语标准语音之间有何差異,才能准确帮助学生正音。如闽南语音里没有唇齿声母“F”,只有声母“H”,普通话“F”声母的字,闽南话全混读为声母“H”;闽南人讲普通话,常把“ZH、CH、SH”读成“Z、C、S”,把“N、L、R”读成“L”,把“UO、OU”读成“O”韵等。特别是闽南人的撮口音、轻声、儿化音都非常不标准,这是闽南地区的拼音教学最为突出的语音问题。教师要比较熟悉闽南方言的特点,才能抓住学生发音不准确的问题所在,才能因势利导,采用有效的拼音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正音训练。

1. 比较辨析、掌握发音

闽南语音里没有唇齿声母“F”,许多学生对“F”的发音很不习惯,就会出现把“飞机”读作“灰机”、“发生”读成“花生”,“福建人”读“唬建人”等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这两个读音罗列出来,进行比较辨析,学生会在认识自己读音错误的笑声中把它们牢固掌握下来,我们也达到正音的目的。再如闽南方言区的学生对于声母“N”与“L”分辨不清,我们可以借助绕口令“老牛和老刘,楼前手拉手,不知老刘拉老牛,还是老牛留老刘”等,这样,“N”与“L”的发音在比较中就容易为学生掌握。

2. 授之以法,正确发音

拼音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发音要准确,这是闽南方言区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之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口型、舌位,如何正确发音。教师课堂教学时要先进行发音示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和舌位,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对容易发音错误的声母,如“ZH、CH、SH”,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范读演示。教师演示发音部位,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特别提示学生观察老师怎样发翘舌音,发音时舌尖是怎样翘起,翘到什么部位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为形象,学生也能从中学到翘舌音的正确发音方式。

3. 鼓励模仿,加强训练

闽南方言区的方音影响下,拼音教学的难度系数大,要让学生准确掌握读音,就要鼓励学生多模仿老师老师的正确发音,多听拼音教学视频等。要求学生在家多用普通话交流,多从电视上学习节目主持人的规范普通话,与家长交流时,指出家长误读或发音不规范的音,这有助于孩子对普通话的规范使用。学生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只要有所进步,老师和家长就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规范普通话,提高我们拼音教学的效率。

(三)让学生勤练习、多运用

闽南方言区的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汉语拼音,掌握比较困难。学生日常生活中交际一般都是使用闽南话讲,这对于学生的拼音教学影响较大,时间一久,就容易出现回生现象,导致学生的普通话不规范,所以我们的拼音教学必须是常态的、持续的、而且是要加强练习,鼓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使用普通话。为了学生能够标准规范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跟踪好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机会。要坚持预习用拼音,课堂朗读拼音,课后复习拼音。课外,引导学生用拼音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正确规范使用标准的汉语拼音。

总之,闽南方言地区教师在使用部编教材进行拼音教学时,要正确把握教材特点、编排意图;把握方言特点,关注学情;结合教学实际,关注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更有效、更高效的拼音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纪海龙.小小情境图,浓浓中国味:统编语文教材情境图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8(5).

[2]宋柳娟.拼音教学,循规却不蹈矩[J].小学语文教师,2018(5).

[3]银晴.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课程实施情况调查[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2).

[4]施婧.方言地区使用部编教材进行拼音教学的策略:以闽南方言地区拼音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

作者简介:冯彩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拼音教学探析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技巧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