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潮秋月相思

2020-06-27林夏

寻根 2020年3期
关键词:钱塘江海宁故里

林夏

“夜潮秋月相思”作于1954年12月。这时,钱君已经在北京住了两年。他是一个人到北京出任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家属仍在上海,生活多有不便。加之久居南方,不服北方水土,乡愁愈来愈浓,于是在重刻“钟声送尽流光”之后,又有了这方巨印。

艺术家借印文和边款,描绘了故里海宁的钱塘江潮,抒发了连绵不尽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

故里海宁观潮甲天下。在乡之日,每于春泛秋汛之期,登镇海塔,俯瞰钱塘江潮,惊险万状。尤于秋月之夜,银光无际,东望潮来,初则一线横破水天,有声如群蜂鼓翅,俄而白练千寻,亘江之两岸,声若列车运轨。旋即状似粉垣,猛扑而前,作春雷繼响之声。移时但见惊涛高水面数丈,声如千军冲杀,万马奔跃,怒卷长塘,排山倒海而西,咆哮搏突,喧阗动地。至是,恶浪滔天,大江几溢,汹涌澎湃,直指杭州,诚壮观也。今久客都中,每当月夕,不无夜潮秋月相思。一九五四年十二月,钱君并记。

钱塘江潮,天下伟观,前人多有描述。宋周密文中说:浙江之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清黄仲则有“才见银山动地来,已经赤岸浮天外”等诗句吟咏。钱君以“初则”“俄而”“旋即”“移时”“至是”,写潮水从“一线横破水天”到“恶浪滔天,大江几溢”的发展态势,声音犹如“群蜂鼓翅”到“喧阗动地”的不同变化,层次井然,绘声绘色,极具画面动感。情与景会,令人神往。

印面文字粗壮厚重,印风沉雄朴茂。隶书边款,秀美雅致,隽永飘逸。

“夜潮秋月相思”五面边款,189字,钱君刻得“力可扛鼎,游刃有余,而能古朴深穆,气足神完”(邵洛羊:《潇洒日月,徜徉江海》)。

如夜潮宏大磅礴的印面配以如秋月清雅宁静的边款,珠联璧合,真的是气锁石骨,神摄方寸了。

猜你喜欢

钱塘江海宁故里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漫悟漫画
项王故里
思乡
天下奇观海宁潮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试探
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