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教学起点探寻

2020-06-27邹王兵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鉴赏诵读

邹王兵

[摘要]小学诗词教学的目标要求并不高,教师要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发动,引领学生逐渐认识诗词、研究诗词,从而形成崭新的教学成长点。诗词需要反复朗读和背诵,也需要展开深入鉴赏,更需要在多重活动中探索其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与作者达成更多共鸣和共识,使学生掌握诗词学习要领,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诗词教学;起点;诵读;鉴赏;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3-0060-02

小学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展开创新探索,确定适合的起点,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诗词学习,自然建立起诗词学习的认知基础。以诵读为起点、以鉴赏为起点、以活动为起点、以应用为起点,都可以为学生带来学习激发,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做好匹配性设计,让诗词教学呈现出多元精彩。

一、以诵读为起点,开启诗词教学教程

以诵读为起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展开多元发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诗词朗读之中。学生大多有自觉朗读诗词的意识,教师要在诵读方法和技巧方面给出更多的指导,让学生自觉展开诗词学习,提升诗词认知品质。在学生诵读时,教师可以从节奏.重点、停顿、语气、语速等角度展开指导,让学生在具体训练中,自然进入诗词内核之中,体会到诗词的美。

学生对诵读往往不够重视,而且很容易产生一些认知误区,认为大声朗读就是诵读,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诵读实际,做出更多示范性操作,以提升诵读训练品质。如教学《凉州词》时,教师先为学生示范诵读,并要求学生进行节奏划分,体会重音处理以及停顿技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学生跟随着教师展开诵读体验,课堂学习气氛渐渐浓重起来。为提升学生诗词学习的品质,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诵读比赛,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堂内书声琅琅。

教师以诵读为教学起點,引导学生展开针对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诵读方法、运用诵读技巧的过程中对诗词内容和情感有了深切体验。

二、以鉴赏为起点,提升诗词教学频度

诗词鉴赏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小学生普遍缺少鉴赏诗词的手段和方法,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出示范,并传授给学生鉴赏方法。关注修辞的运用,这只是鉴赏的一个角度,教师还可以从炼字炼句角度进行引导,也可以从比兴、象征等方面展开教学,以带给学生学习启迪。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讲述专业术语,只要让学生进入鉴赏环节,形成真切体验,教学便算成功了。

诗词鉴赏方法众多,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进行操作。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给学生布设鉴赏任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千古名句,诗句表现了什么意思呢?选择一个角度来理解,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开始思考这句诗,并借助多种材料进行推敲研究。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都能够给出自己的理解。“这句诗是作者送元二时的劝酒词,让老朋友喝下这杯酒,恐怕到老朋友凯旋归来时,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西出阳关无故人不是出了阳关就看不到故人,而是将来从阳关归来,见不到了故人了。”学生针对诗句展开热议,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对其个性理解给出积极评价,推动了名句鉴赏的顺利开展。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名句鉴赏学习任务,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从学生讨论的焦点可以看出,诗句本身并没有太多难以理解的东西。因而,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西出”一词展开矫正性讨论,理顺诗句本义,使学生形成了崭新的学习认知。

三、以活动为起点,丰富诗词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掌握学科知识,这是诗词教学的重要追求。识字、诵读、背诵、鉴赏、读写、比赛、游戏等,都可以成为诗词教学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做出科学筛选,为学生准备适合度更高的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学习诗词的主动性。

小学生对灵动性学习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教学布设,以提升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古诗词背诵展示活动:“陆游是宋朝著名诗人,其诗作众多,你能够背诵他的名句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能够背诵更多陆游的名句。”学生大多有相关积累,自然有参与兴趣。小组背诵比赛正式开始,学生都能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相关名句进行展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风雨连三日,衰翁不下堂。”“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课堂成了学生的赛诗场,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其中,并在展示过程中形成了崭新的学习认知。

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名句背诵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将大家不是很熟悉的诗句展示出来,说明他们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无疑是最为可贵的。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发动,具有更高的适合度。

四、以应用为起点,打造诗词教学品牌

诗词教学启动点众多,以应用为起点,强调的是诗词的延伸训练。教师不妨以诗词训练为重要取向,对学生进行多重历练,以提升学生的诗词学习效率。展开名句积累、开展诗词背诵比赛、进行专项调查,都可以形成实践活动形式,教师需要有拓展意识,让学生在多元学习实践中形成学科素养。

古诗词有特定历史背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对相关背景展开针对性了解,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数。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诗句,然后与学生一起展开阅读鉴赏,对诗人所描写的意境进行深入探究,再给学生布设训练任务:“这首诗描写了农家生活,内容极为丰富,男女老少都涉及了,其景其情都很有感染力。发挥你的想象力,利用现代文将这首诗所描写的意境展示出来,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开始思考构建,很快就找到了习作起点。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大多圆满完成了习作任务。有学生写道:“农家男女都有自己的工作,白天去田野里除草耕种,夜晚回来还要搓麻绳,就连不懂事的孩子,都在桑树下学大人的样子种瓜。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与世外桃源有太多相似点。”有学生写道:“农家生活真是朴实而简单,农民都非常的勤劳和辛苦,白天夜晚都要干农活,那些孩子从小就掌握了种地的本领。”……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习作任务,要求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学生要对诗句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还要渲染一种气氛。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其历练价值是极高的。学生在参与习作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也是深刻的。

诗词教学有其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发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力基础和诗词内容本身,为学生布设更多的学习契机,让学生在多元探究中形成诗词认知。诵读、鉴赏、活动、应用,教师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开教学探索,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感知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

(责编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鉴赏诵读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