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幼儿 推动幼儿发展

2020-06-27任洁琼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合理评价激发兴趣幼儿园

任洁琼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呢?本文立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从“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科学活动”“给予幼儿及时合理的评价”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尊重幼儿主体基础上所开展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以期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世界。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兴趣;引导参与;合理评价

科学与健康、语言、社会、艺术共同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共同作用于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性、协调性发展。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管理者,笔者在教学管理与教育实践中针对如何恰当、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以让幼儿的科学素养及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进步进行过深入探索,并得出了一些认识与看法。以下,笔者仅针对尊重幼儿、推动幼儿科学素养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方式方法谈一谈个人管理与教育实践方面的感悟。

一、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前提

在幼儿园所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笔者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出对科学教育内容不感兴趣,不是与旁边的小朋友聊天,就是玩自己的玩具,还有的幼儿只是坐在座位上,注意力非常涣散。问题出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幼儿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他们对正在进行的科学知识教学并不感兴趣。幼儿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自然就谈不上积极融入其中,也不会认真地学习。

因此,笔者认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有效开展科学教育,借此切实推动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与进步,应当想方设法地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这是最基础也是最要紧的工作。幼儿的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很强,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借助幼儿熟悉的事物来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带领幼儿做“鸡蛋变身”这一实验之前,幼儿教师可以先从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向他们提出“常见的鸡蛋是什么样的?”“将鸡蛋放进水中鸡蛋的外壳会发生变化吗?”等问题。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都知道鸡蛋分为蛋清和蛋黄两部分,蛋清和蛋黄被一层硬硬的外壳包裹着,他们还知道将鸡蛋放进水中,其外壳不会发生变化。教师就可以从幼儿的这一认知出发,向他们提问:“把鸡蛋放进白醋中,不仅鸡蛋的外壳会慢慢消失,而且在消失的过程中会不断冒出气泡,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超出幼儿已有认知的问题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時,他们也会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鸡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无声无息中被调动与激发了起来。也正因为如此,相信幼儿不用教师提醒和催促都能坐好,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跟着教师的讲解一起参与到科学探索的活动中,这样,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便能有序进行、高效开展了。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

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他们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这就决定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幼儿只有积极参与了学习活动,才有可能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得、有所获,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由此延伸开来,笔者认为,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让他们充分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

例如,在“怎么也扎不破的水袋”的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一改以往准备好材料之后便演示实验的固有做法,尝试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提前准备多种塑料袋、各色各样的铅笔,同时要用卷笔刀将铅笔削得尖尖的。之后,幼儿将准备好的材料带到幼儿园,由教师统一保管。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在一个小组中,有的幼儿负责撑着塑料袋,有的幼儿负责往塑料袋中注水,塑料中有一多半的空间注入水后,教师可以让小组其他幼儿用一支支削得尖尖的铅笔去扎塑料袋。按照幼儿原来的猜想,盛有水的塑料袋一旦被铅笔扎透肯定会往外渗出水来,可是,当幼儿在塑料袋上扎了几支铅笔后发现,塑料袋中的水依然没有往外渗。这一亲身参与的过程使幼儿迫切想了解原因所在,这时,教师便可以向幼儿讲解这个实验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密封塑料袋是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其弹性非常大,在被戳穿的瞬间会迅速回弹包裹住铅笔,不会留有空隙,即使有较小的缝隙也会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而无法流出。这样,在尊重幼儿主体的基础上,整个科学实验活动的主动权便很好地转移到幼儿手中,而不再是教师自己演示实验、自己讲解。幼儿获得了深刻的认知,能力也得到提高,科学教育的效益也将有大的提升,同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科学教育之中的必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给予幼儿及时合理的评价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补充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及时评价,尤其是这种评价是正面的、积极的时候,个体更容易从中感受到肯定与激励,也更容易以此为基础产生不断发展的动力。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虽然较小,但是他们同样需要来自外界的正面反馈。因此,给予幼儿及时合理的评价是教师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推动幼儿科学素养进步与发展的必要补充。

例如,在带领幼儿进行了“一满杯的水还能装几个硬币”这一科学探索小实验后,幼儿教师就要结合每名幼儿在科学实验中的具体表现给予他们及时而恰当的评价。有的幼儿在科学实验过程中一直集中注意力,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他们“认真的孩子最棒了”之类的评价;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强,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和要求动手参与科学实验,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就可以给予他们“你们真是老师棒棒的小助手”“希望下次大家还能帮助老师做科学实验”之类的评价;还有的幼儿能很快理解这一科学实验背后的原理,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就可以给予他们“大家表现得真棒,这么快就能理解了”之类的评价。这样,在收到教师的评价后,幼儿们会进一步加强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且探究兴趣也能得到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也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样,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工作就能真正有效地开展下去,而且给予幼儿及时的、合理的评价所彰显出来的价值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幼儿园教师既要坚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又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支持并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为此,我们应不懈努力,使科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但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不是毫无技巧与章法的,而是存在切实的规律,所谓“教学有法”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为此,作为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引导教师将科学教育活动放置到应有的位置上,并想方设法做好科学教育的相关工作,让幼儿的科学素养在有效的锻炼中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进而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李敬然.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初探[C].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8.

丁艳珍.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2018(16):92-93.

杨琳.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5):54.

万晓宇.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29):186-187.

刘加云.浅谈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51-152.

朱婉青.动静交替式管理  促进幼儿园保健质量提升[J].名师在线,2018(22):87-88.

王郡熙.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J].才智,2019(22):172.

林霞.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92-193.

唐洪亚.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合理评价激发兴趣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