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2016-09-07任德敏
任德敏
【摘 要】 现在的实如美术课本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实践中,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美启智、以美助德、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开发了潜能、完善了人格、促进了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关键词】 审美能力;激发兴趣;合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美术教育,它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目,它与其他各个科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每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绝大多数主课成绩优良的学生,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这正说明了美术与其他的课程都是相通的。美是存在与各个角落的,不同的科目都有着其自身的美的因素,只要你能善于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去提高审美能力了。现在的实如美术课本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1.理论依据
(1)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崇尚精英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导致语文、数学等主课学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关注,而那些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则长期被忽视。生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让学生的人生有方向,生活有品味,成为有憧憬、有教养、有情趣的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具体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去获得知识。初中美术教学就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美术学习理论。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美术课程在初中各科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初中美术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美术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做到“从做初中”、“从乐初中”。
2.发掘新事物,并带进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育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美术教育更是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美术发展过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必须不断更新,方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呢?这就需要了解学生最想学什么,然后以此为基础,循循善诱,使之掌握美术的基础及广泛应用性,引导其对缺乏兴趣的东西产生兴趣。经调查,现在的初中生们最感兴趣的不是西洋画,也不是中国画,更不是雕塑工艺(个别除外),而是卡通漫画。假如让学生自由绘画,一定有95%的学生画卡通,这足以说明卡通漫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卡通漫画能否进入课堂,它的进入能否冲淡“真正的美术”教学呢?这是每个美术教师都会提出的问题,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恰恰需要接受有新事物学习,并使用新事物的胆识和魄力。卡通既然产生,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以大胆夸张、变形的手法描绘事物,这恰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把卡通引入课堂,并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美术教学是切合实际的,如此,我专门亲自或让学生搜集卡通画,观察其独特的创意和手法,领略其造型变化之奇妙,努力掌握其绘画技巧,认真临摹或创作出几幅卡通作品,把它们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学生怀着极大的惊喜和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这样,就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而后,每节课中,我既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使美术教学任务得以如期完成,又能拿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画卡通,并规定每学期举办一次美术作品展,明确卡通漫画是参展内容之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在自己喜爱的画种上自由耕耘,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也明显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美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术教学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所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应一味追求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赏析,从而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美感的升华。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首先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方能在教学中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创造美。
比如在指导学生画静物时,我首先出示各种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先让学生把玩,在抚摸把玩的过程中,通过手的触摸,感觉水果的实体,果皮的细嫩、光滑、舒服,通过对水果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水果的清香和芬芳,而且发现滚动水果与静止水果的区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去发现平面上的圆与生活上的圆有很大差异,但又相互联系,这样,美感自然产生,学生带着美感去绘画,这与简单的在衬布上放几个水果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在画石膏球体的时候,我也会带上几个颜色各异的乒乓球或玻璃球,先让学生欣赏小的球体,认识到它的美,产生一种爱惜的感情,而后再按要求画球体,于是他们眼中的石膏球体也变得像玻璃球一样的美,一样的动人,一样的值得爱惜。如此带着感情的活动,解除了学生画石膏的枯燥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把美表现出来的欲望。
此外,为了把美带进课堂,我还注意了自己的着装和授课语言美,尽管我的衣服并不华丽,但我注意了它的整洁与色彩、款式的搭配,另外,语言方面,力求课堂用语规范、准确,有散文诗般的意味,每当走进课堂,我首先是一个美的使者,把美带给学生,学生怎不感到亲切?怎能不乐意听你的教诲呢?同时,我也要求学生把他当天感到美的地方和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大家共同感受,在感受中接受大自然美的薰陶,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关于评价
4.1肯定+努力方向
“肯定+努力方向”即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的同时,还要及时地指出改进的方式方法。例如:“你的绘画作品很独特,老师很欣赏,如果色彩再亮一点就更好。”在这种方式的评价中,如果学生的回答有“硬伤”,一定要坚决肯定地指出来。例如:明明是拙政园的景致,学生误看成了颐和园的,那老师一定要第一时间予以纠正。美术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真善美的过程,“真”的东西是一定不能出错的。
4.2简略式
有时评价无需长篇大论,一句:“不错”、“我赞同”都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用简略式评价时,往往需要教师走下讲台,站到学生中间去,使学生感到在视觉上、在心理上老师是大家的一分子,没有距离感。另外,简单评价时完全可以结合评价语言顺势按一下同学的肩膀或者和同学握握手来个亲密接触,这样会更有亲和力、感染力并具真实感,学生有了安全感、真实感才会信任老师。
4.3补充式
当学生在评述完后,没有说到或没有说完整的地方教师自己或请其他同学及时补充。补充完全不是对学生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学生评价的有意补充。例如:“你已经说出了两条,说得很准确,还有一条,你能再试着说说吗?”这种启发和引导式的评价,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