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程的运用

2020-06-27代晓敏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微课程小学数学

代晓敏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发生了较大改变,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微课程出现在课堂中,这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加之,微课程对知识点进行了分级简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轻松地学习,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程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程;运用分析

信息多元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微学习模式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改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而且通过知识要点的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一定程度来说,微课程的出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颠覆性体验,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程具备更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一、微课程的含义和作用

1.微课程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学生思考。

2.微课程的作用

在网络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从教师角度来看,微课程是一种研究方式,能够引导广大教师开展适合自己的教学研究,转变教育教學科研的模式与观念。从学生角度来看,微课程能够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能使学生按需选择学习,这样既能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二、微课程的特点

传统课程与微课程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微”是微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又传承了传统教学的知识架构,因此具有科学的现实可操作性。

1.时间较短,一般在8分钟左右

微课程教学内容是对相关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化与概括,因此,在教学时间上相对较短,一般在8分钟左右。由于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将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内容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注意力会更集中,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由于微课程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且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更轻松。另外,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与课堂上的知识点教学互相补充,因此,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系统化、高效化。

2.内容上进行了有效浓缩

传统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大量的理论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学流程较为烦琐。而微课程是对知识要点的浓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清晰了解学习的内容主题。微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他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3.资源容量小

微课程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总结与概括,因此具有信息精练、资源容量小等优势,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查看、记忆。由于微课程的资源容量相对较小,对于电子产品而言只会占少量空间,因此,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下载观看,这样就突破了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让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由于微课程内容量小,能抓住教学核心,给了学生更多思考、探索相关知识点的机会,让学习变得轻松,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程的实际应用情况

1.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包括数字与图形等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虽然随着数学教育的改革,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微课程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很好地总结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要点,并将一些抽象型概念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述出来。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先展示一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物品,将一些单位量在微课程中标记出来,让学生形成大致了解。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形象地了解各量值间的关系,这样,他们在课堂学习时,就不会因为学习难度大而丧失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及技能,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要想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仅靠单纯的思维拓展训练远远不够,而微课程的运用能够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人文角度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求解方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之后,再通过微课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具体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转变数学课型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而微课程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例如,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程,然后让学生自行总结相应的问题及想法,接下来,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问题与想法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启发类微课程的实施

启发类微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将相关数学知识点的背景有效地展示出来,并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讲述型微课程的实施

讲述型微课程主要针对一些数学概念、原理及数学规律等开展教学。在微课程课件制作中,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的脉络进行重新认识、归纳及梳理,然后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在微课程中展现出来,把抽象型概念具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演示型微课程实施

演示型微课程能够把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播放视频的方式,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结合教材向学生形象讲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高效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微课程的应用对学生学习难点、重点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在观看微课程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等,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朱秀梅.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13):46-47.

刘莹.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骆彩霞.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07.

刘伟超.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程的运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75-76.

牛作文.巧用微课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94.

金陵.翻转课堂:法贵专一,水到渠成——读《微课程教学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想到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2):46.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微课程小学数学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