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寓言单元教学探析

2020-06-27王雁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王雁华

[摘要]寓言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特别受学生欢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寓言单元。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寓言的编排特点,并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依托语文要素,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启迪,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養。

[关键词]寓言教学;核心素养;单元整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3-0020-02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阐明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这充分表明了编者对寓言教学的重视。那在寓言单元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寓言的道理,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揣摩编者意图,把握编排特点

本单元安排的课文有《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和河流》四篇寓言故事。这四个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体式寓言故事的代表。教师要认真揣摩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特点,为学生读懂寓言故事奠定基础。

(一)整体阅读,丰富感受

《守株待兔》作为寓言单元的开篇之作,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做人的道理;《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分别是中国当代作家黄瑞云和古希腊伊索的作品;《池子和河流》是俄国克雷洛夫的寓言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结合语文要素,引领学生阅读,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搭建梯架,学习阅读

教学《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这两课,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故事的道理,而且要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引领学生比较阅读,以深化学生对寓意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如,在《鹿角和鹿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托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理解,在思辨中明白道理。在《池子和河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审辩式的思考。如此教学,方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寓意,掌握寓言的特点。

(三)单元一贯,拓展视野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层层递进、由浅人深,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现了寓言的魅力,促进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帮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除此之外,“交流平台”也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出寓言的阅读经验;“快乐读书吧”则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经典寓言故事。这样的编排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寓言这一文体特征的认识,而且使学生阅读寓言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二、注重整体推进,体现编排意图

(一)立足单元整组,前后勾连解读

教学这个寓言单元,教师要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教学出发点,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注重课文的前后勾连、相融共通。如,《守株待兔》与《陶罐和铁罐》都有相应的阅读链接,《鹿角和鹿腿》《池子和河流》都是国外的寓言作品等。教学时,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勾连,引领学生阅读课文,使学生对寓言的整体性感受更深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寓言教学的效果。

(二)注重能力培养,目标系统跟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需要指出的是,在“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语文要素的落实上,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理解寓意的层面上,要注重寓言故事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思辨力、审辩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渗透,让学生由故事走向生活、由寓意走向自我,逐步提升学生的素养。例如,《鹿角和鹿腿》一课的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1.华而不实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

2.鹿角和鹿腿都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3.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事物,价值更大。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看法,以培养他们的审辩力与思辨力。

(三)把握文体特征,实现有机融合

这个单元的寓言,分别以文言文、童话、诗歌三种不同的文体形式呈现出来。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寓言的特点,还要关注文章的体裁,并依据不同的体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只有把寓言教学与文章的体裁特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如,《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要从文言文的体裁特点出发,让学生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再从寓言特点出发,让学生明白文章讲了什么道理。这样教学,才能真正把编者的意图落到实处。

三、关注语文要素,推进教学进程

(一)基于文体特点,指导疏通文义

在这个寓言单元中,有两篇寓言的表现形式非常特别——《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而《池子和河流》是诗歌。教学时,教师要依据不同的体裁样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按照在《司马光》这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从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到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等,引领学生读懂故事内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而在《池子和河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从诗歌这种文体出发,帮助学生感受池子和河流这两个人物角色的特点,明白故事大意。这样教学,使学生在不同的寓言表现形式中感受到同样的精彩。

(二)文本前后勾连,突破学习难点

把寓言故事以单元组合形式进行编排,能有效促进学习内容之间的互补,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关注课文的文本形式、故事结局、作者信息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如,在《鹿角和鹿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它与《陶罐和铁罐》一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对比阅读,鼓励学生读出多元化的见解。在《守株待兔》和《陶罐和铁罐》这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链接”中的内容,引领学生拓展阅读,以帮助学生发现寓言的共同特点。这种前后、纵横勾连手法的运用,能使寓言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深化阅读效果。

(三)联系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素养

寓言单元的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多读几篇寓言故事,明白寓言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我认知的唤醒,帮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如,《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要让学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多看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切不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等。阅读《池子和河流》一文,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价值等。而读懂这些道理,仅靠教师的说教和学生的阅读是很难达到的。只有把寓言学习与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深化学生的认知,充分发挥出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

综上所述,在寓言单元的教学中,紧扣寓言的文体特征,从单元整体出发,并结合单篇课文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寓言教学的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要依托寓言故事,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责编韦雄)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