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内镜治疗结肠直肠大息肉198例临床分析

2020-06-27葛本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流食圈套镜检查

葛本明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 兴安 137600)

直结肠息肉是消化科一种常见、多发的病症,引发的病因也多种多样,如病毒感染、年龄大小、胚胎异常、生活习惯等原因。任何直结肠黏膜上隆起的病变都可以称为直结肠息肉,目前普遍对直结肠息肉的认知,都认为有癌变倾向,通过癌变和组织学的分析,癌变的概率与息肉的进展性、大小、异性程度有关系。因此,一旦在临床上发现息肉患者,当及时给予治疗。目前内镜下治疗直结肠息肉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并且这种治疗方法逐渐的运用到了直结肠息肉癌变早期的治疗中。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和黏膜切除术,因具有稳定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现已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针对我院2年来,内镜治疗直结肠大息肉的效果、疗效、复发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对2017年4月~2019年5月经过肠镜检查后,进行内镜直结肠大息肉切除术的198例患者,其中男112例,女86例,年龄8~82岁,平均45.1。其他息肉1.1~4.1 cm,平均2.6 cm,有腺瘤性息肉103例;炎性息肉23例;增生性息肉24例;错构瘤性10例;其他息肉38例,其中有降结肠息肉术失败患者和并发症复发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使用Olympus CF-H260AL 型电子肠镜,手术设备选择Olympus PSD30高频电源。手术前所有患者通过肠镜检查确定息肉位置、形态、大小、数量。术前还将进行常规的全身检查,对于心肺功能异常患者暂时不予手术治疗,等待1周,心肺功能稳定再给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1天患者将饮用流食,减少肠蠕动,保证手术操作安全进行。手术中患者采取取左侧卧位,让肠腔进镜至回盲瓣,退镜,寻找病变。结合术前的肠镜检查,描述部位,准确找到息肉位置。在此之前,要吸空患者肠道粪便,通过调节镜端角度和旋转镜身,得到最佳的位置及操作视野。在发现息肉后,调整镜端距息肉位置,约为2 cm,然后伸出打开圈套器,把息肉套住后,慢慢收紧圈套器,收缩到感到一定的阻力。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圈套器的粗细和硬度可以感受到阻力的轻微差异。此时通过圈套器的吸引把病变套入,这时微微提起圈套器,避免大息肉端部触碰到肠壁。选用混合电流,凝切指数均为30~35,每次凝切时间均为3~4秒,如果过久发生穿孔的几率越高。大的息肉也可分块分期切除,2~3周后行第二次切除。切除的息肉用异物钳或经活检孔负压吸引连同内镜一块拔出后送病理检查。最后对患者创口进行检查,检查有无出血,如有细微出血对局部喷射止血药,如要较大出血使用予钛夹止血封闭创面。

1.3 术后处理

手术后6 h给予无腹痛患者进行流食,2 d后可食用无渣半流食,1周后患者可食用清淡食物,期间患者要口服药物软化粪便,保持肠道通畅,护士要定期询问患者有无便血。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结合患者情况给予药物。患者在此期间要戒烟酒和辛辣食物。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归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运用x2的平方比较进行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如P<0.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具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n(%)]

3 讨 论

直结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直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对此我院通过研究发现内镜治疗在治疗直结肠息肉方面有很大的效果及优势。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直结肠大息肉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内镜直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治疗方法是最为安全保险的,对大息肉的切除率高,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流食圈套镜检查
医嘱中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分别指什么
基于物联网的流食助推系统研究
狼的圈套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难吃与不能吃
胃肠道手术后康复8问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