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改革成果,保障能源安全
——2020年全国两会观察

2020-06-27许帆婷

中国石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储备新能源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保能源安全作为“六保”的重要内容,与粮食安全并重。

中国石化在京企业为全国两会提供服务保障。图为北京石油全国劳模张松梅站长在为顾客服务。胡庆明 高君 摄影报道

5月21日和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多项“六稳”“六保”的政策措施,突出就业、民生、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环境生态保护、新能源发展、国企改革等诸多要点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代表委员提案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内容。

保障能源安全 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叠加“欧佩克+”减产谈判失败、复杂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际油价出现剧烈波动,引发人们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点关注。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去年8月中央巡视组关于加强能源安全领域重大风险防范不够意见的最新整改进展情况。针对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将加强能源立法专题调研和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推进《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制修订工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表示,将继续完善推进七年行动计划和稳油增气降本实施方案,加大油气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力度。

能源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稳定经济社会底线、防控系统性风险、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民生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保能源安全作为“六保”的重要内容,与粮食安全并重,提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能源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收益率对融资成本的敏感性高。在积极有为的财政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下,能源融资资本有望降低。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出“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

在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提升能源储备能力也被列入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石油储备水平仍显逊色。有专家认为,在基础建设投资的规划布局上,国家应该加大石油天然气战略储备、商业储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建议,抓紧时间将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的设施纳入“新基建”范畴,扩大我国油气的储备规模,提升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全国人大代表、洛阳石化总经理江寿林建议,利用国家储备、商业储备、大型油轮、炼厂库容等设施,通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订购现货等方式,在相对较低的价格上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原油的储备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打赢三大攻坚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多次提及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2019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5月25日下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两会“部长通道”回应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内容,黄润秋介绍,“十三五”规划中生态环保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到2019年底有7项已经提前完成,包括4项总量指标,也就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另外4项环境质量指标已经完成了3项,分别是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以及两项水的质量指标。他表示,指标反映天蓝了、水清了,和老百姓的感受也一致。但还有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两项指标没有完成。虽有一定难度,但也有信心完成好。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生态环境部将更加注重对地方治污工作的指导和帮扶。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地区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中短期来看,要实施一些重大污染减排工程,包括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冬季的清洁取暖替代,减少散煤的燃烧,也包括柴油火车污染治理,公转铁。从即时的措施看,要采取联防联控,做好大气污染的应急响应。

中国石化加快新能源布局脚步。图为深圳汇新安加油充电站正在为客户汽车充电。黄嘉莉 摄

新能源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落实保障能源安全的举措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迭代的加速,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经和煤电接近,在今年两会上,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等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十四五”期间应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往年相比少了“大力”二字。有评论认为,这表明国家能源管理政策或将从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前几年两会上成为热点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今年也备受瞩目。受国内疫情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边承受着补贴持续退坡带来的降成本压力,一边应对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市场冲击。

5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落实好财税支持政策,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鼓励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使用新能源汽车。继续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施互联互通。鼓励地方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两会为新能源汽车下了一场‘及时雨’。”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均属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补上了充电难的短板,更提振了整体产业链的信心。”

今年3月,中央强调要加快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氢能产业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2019年全国共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2737辆,比上年增长79%。但是,我国的氢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快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实现技术突破,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重点市场应用。”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会主席傅军认为,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在氢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初期至关重要,国家氢能规划的作用不可替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代表、党委书记吕亮功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氢能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路线图,利用石化企业发展氢能的产业基础优势,推动制氢从以灰氢为主逐步向蓝氢和绿氢过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提升改革成效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2019年10月,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传统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打破,国内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油气行业的进一步市场化、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大,企业与市场如何适应这样的改革,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用了不到100字定调今年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国资国企改革言简意赅,既提出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性要求,也提出了国资国企改革的具体任务:一是尽快出台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二是做实做细第四批混改试点,让混改取得实质性成效;三是或出台深化混改的实施意见,加快混改扩围和深化;四是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

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当前我们讲国企改革不能再泛泛地去讲提升效率、释放活力,国企改革必须回归企业的本质与使命,必须聚焦于提升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关键是要打造一种鼓励创新、激励创造的正向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认为,混改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在混改过程中,‘混’只是手段,‘改’才是目的,要改变一混就灵、一混了之、重混轻改的错误认识。”

“越是困难挑战大,越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企改革进程不但不应该受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加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唐复平表示,要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把试点改革方案落地实施,全面推进、狠抓落实。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储备新能源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