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预算管理探究
2020-06-25周梅荣
周梅荣
预算管理是否合理,对高校资金利用以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旧制度带来的不便,也极大的推动了高校工作的开展,因此,受到各大高校的好评和支持。不过,对于高校预算管理如何创新,如何建设,目前依然是各大高校研究的重点,本文也重点阐释了这一问题,希望能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一、新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高校活动的成本支出都是靠预算管理来控制的,如果高校对资金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超预算或者是其他意外情况,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加强预算管理,不仅能让高校对收入和支出的状况了如指掌,同时还能作为活动推进的依据,让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长此以往,高校的工作质量必然得到提升,工作目标也更容易完成,预算资金也能为高校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确保高效正常运转
高校预算管理涉及范围很广,它对质量的要求极高,否则极容易导致风险出现。在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将可能导致这个制度流产,最终无法给高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如果能加强对预算方面的管理,既能帮助高校树立更好的风险控制意识,还能避免出现意外状况,且能及时有效的应对紧急情况,确保高效顺利运行。加强预算管理,还对高校资源整合、科学利用有很大的帮助,在高效发展期间,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及时应对各种问题,从而推动高校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为内部资金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内的资金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除了财务部门之外,其他部门也是有责任的,只有加强管理才能让这些资源、部门整合在一起,才能推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工作,推动高校的整体发展。不仅如此,预算管理到位,还能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强化教学水平,吸引更多的生源,高校的各项计划和目标也能逐渐得到实现。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淡薄,不重视预算管理
从现在了解的情况来分析,不少高校对预算管理并不重视,尤其是高校经费很多都是由国家拨款,被动接受,因此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也更倾向于报账,而不是预算。这样一来,高校在自主理财、预算管理等方面就会意识薄弱,同时也就难以了解到预算管理在高校建设中作用。这种轻视预算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对预算管理是否到位并不在意。再加上各高校中缺乏对预算管理有效的监管体系,导致人员参与性很弱,即使对预算进行审核,也并不会太过深入。
(二)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规避预算风险中,内部控制制度是最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各大高校能够真正实施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要么不存在,要么就是摆设,基本不会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尤其是作为监督管理的重要媒介,内部控制制度能在发现违规操作时予以严惩,确保高校预算管理有序进行。但是因为高校重视度不高,导致其缺乏完善性,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因此,不仅出现纰漏和缺失时难以及时掌握并解决,出现资金风险时更是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导致高校风险危机加大。
(三)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
长久以来,高校对财务预算的执行和监督上力度还算尚可,但对预算执行的效果上却并不怎么理想。大部分高校因为没有形成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难以形成对学校整体的评估,自然就很难形成让高校能够规避风险、顺利开展活动的条件。另外,在考核过程中,普通项目只看情况和总结报告,不会深入去细查,这就给一些部门放宽了政策,让他们可以在所谓的规章制度中“活动”,继而影响项目的准确分析。
(四)执行力度不够
高校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金缺乏使用计划,二是缺乏部门的配合。前者经常面临的问题是,预算审批通过之前,高校会限制成本支出,但一旦通过,就会大幅度开支,导致资金在很短时间内被消耗掉;后者面临的问题则是学生费用交不齐。因为高校活动的预算资金主要来源是学生学费,相关部门如果不重视,就极容易出现学生拖欠学费,学校没有足够收入去支持活动开展等情况。因此,执行力度不够成为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顽固问题。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对策
(一)重视预算管理,完善相应制度
高校资金的来源不能仅限于学生费用、财政拨款,还要靠自筹来解决,只有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才能完善预算制度,才能保证年度各个计划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高校对目标的规划也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去规划管理,对教学工作和管理进行详细有效的划分,按照计划去实行,确保其有效性。完善预算制度之时,还要结合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学科团队建设,根据各部门的要求做好预算,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对相关内容加强重视,将考核和监督结合在一起,提高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二)创新与改革双管齐下,狠抓预算管理制度
在当下,高校如果想要真正发展起来,提高教学水准和效率,就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善预算制度,才能确保高校预算管理不出问题。高校在创新、改革过程中,还要根据学校的财务情况,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和建议,严格执行。比如,高校可以成立监管委员会,负责此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并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按照工作要求来完成工作,确保最终的效果。
(三)健全财务监管制度,为预算管理保驾护航
高校最好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管制度,这套制度要确保严谨性、科学性,要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价值,还要确保对预算管理监督到位。对于平时的资金来往动向,要及时监督了解,当资金额度超过设置的最高限度时,要及时了解资金的审核问题,确保资金用于正途。这一行为能大大降低资金被浪费的情况发生,还能避免高校经济损失,对高校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四)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执行效果
加大对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度,结合会计制度将此部分的内容约束到位,就能极大的保障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在预算支出部分,需要对高校各部门申请的数额进行核算,超过预算的则要调整或者是了解超额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审核。在收入和支出的对比下,及时分析掌握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将其解决,及时调整结构,控制财务预算,避免资金浪费,提高高校整体执行力度。
(五)结合信息化,推动预算管理发展
高校想要提高预算管理,就一定要结合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科技,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管理公平、规范化。同时,建立信息化平台,还能大大提高信息利用率,让高校在预算管理中有更可靠的依据,使其决策更加精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对高校运行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确保预算管理的正常才能保证高校运行的正常。高校一定要重视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这样才能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推动我国高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