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
2020-06-24崔涛,郭翠
崔 涛,郭 翠
(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600)
本文在腰椎管内病变治疗中实现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及显微镜辅助,对比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X线、MRI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2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6.7)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1~72之间,平均年龄为(56.1±6.2)岁。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气管插管并且静脉用药麻醉,以腰椎管内病变选择合适体位。在患侧做1 cm长切口,将深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开,分离肌上下缘。置入穿刺导针,确认位置,使用C臂X线机,以情况对工作通道扩张[1]。利用显微镜和显示器连接,镜下剥离腰椎锥板附着肌肉组织,将锥板下缘及黄韧带进行显示。神经根剥离,硬膜囊使用神经拉钩牵开,显露神经根前方椎间盘,进行咬除,以病变情况挖出椎间隙中的残留组织。手术后,冲洗切口。将工作通道依次退出,将切口逐层的关闭。
观察组:患者跪俯仰卧位,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穿刺方向为病变间隙正后方,针尖触及锥板之后对内侧移动,通过透视进行定位。利用腰椎后方黄韧带,使用穿刺针,判断是否进入到硬膜外侧腔,感觉针头阻力。对C臂X线机进行调整,确认手术节段。扩张器插入工作通道,去除穿刺针,扩张器放置脊柱内镜,对此部分结构进行观察并且操作,将部分黄韧带组织咬除,操作过程中利用扩招器的转动对手术部位进行调整,并且要在氯化钠溶液灌注中操作。利用椎间孔镜器将病变组织摘除。通过双极实现椎管内消融、止血,对椎管中隐藏椎间盘组织进行观察。对伤口缝合。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t检验,通过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对比(/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一天 术后一个月 术后三个月 术后六个月对照组 50 7.2±2.1 3.1±1.2 2.1±0.8 1.4±0.5 1.2±0.4观察组 50 8.1±1.1 3.2±1.0 2.4±0.5 1.5±0.7 1.2±0.5 t 2.521 3.252 2.212 2.521 2.652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硬脊膜撕裂,一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治疗,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感染,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
3 讨 论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短,并发症及疼痛程度无差异。以此表示,在对腰椎管内病变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并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