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骨肿瘤85例联合化疗的临床护理

2020-06-24陈芋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外渗恶性化疗

陈芋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二科,四川 成都 610000)

骨肿瘤在临床中主要指骨组织或骨附属组织出现新生物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转移性和原发性。目前,治疗恶性骨肿瘤较为有效的措施为联合化疗,若化疗及时有效,则能够有效预防发生脏器转移,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发挥着极具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指出,在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联合化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85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受联合化疗的恶性骨肿瘤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最小12岁、最大48岁,年龄平均值(32.99±4.76)岁。全部所选研究对象均通过组织学鉴定确认为恶性骨肿瘤,且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联合化疗方法

在实施化疗前30分钟分别应用地塞米松、甲氰咪胍以及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甲氰咪胍静脉滴注,用量分别为20 mg、600 mg,苯海拉明肌肉注射,用量为200 mg。第一天化疗应用紫杉醇,以135~175 mg/m2体表面积应用药物剂量,将其溶解于浓度为5%的葡萄糖中实施静脉滴注,500毫升,采用聚乙烯输液器实施静脉滴注,2周实施1次;化疗第二天应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实施静脉滴注,500毫升,与此同时应用卡铂,将其400 mg溶解月的的的500毫升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2周实施1次。以上述方式给药,1疗程2周,全部患者均实施4到6个疗程的治疗。

1.2.2 护理方法

护理措施主要可在化疗前、化疗期间以及化疗完成后实施护理,其中化疗前的护理主要指心理护理与相关准备工作;化疗期间的护理主要指改善化疗技术,预防护理差错的出现;化疗后的护理措施则主要指按照不同药物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对于多数患者而言,在面对化疗时均存在恐惧的情况,护理人员需积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目的以及效果,同时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和相关注意事项,强化患者的自信心,从而保证治疗方案能够顺利展开;(2)护理前准备。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同时由于患者存在意外的情况,需积极做好过敏相关实验,做好相关抢救必需品的准备;(3)化疗期间护理。积极建立静脉通道,且在化疗输液过程中强化巡视工作,维持输液畅通,并避免药物外渗。在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下,可通过在外渗后注入解毒剂予以避免;(4)肌肉关节疼痛护理。化疗治疗完成后,患者易产生多种副作用,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消除患者对疾病存在的疑虑,并对产生的副作用予以相对应的改善;(4)胃肠道反应护理。在患者无法自主进食的情况下,以静脉输液的方式维持电解质与体液平衡,同时积极给予足够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1]。

2 结 果

治疗完成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恶化,分别有30、43、9、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88%。见表1。

表1 护理效果评价

3 讨 论

临床中,恶性骨肿瘤属于一种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其特点可表现为病程短、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对恶性骨肿瘤实施治疗时,多采用瘤段切除,从而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与此同时,还需采用抗癌药物实施治疗,然而在恶性骨肿瘤患者持续应用化疗药物的情况下,易产生多种负重。所以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

对需要实施联合化疗的恶性骨肿瘤患者中可展开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分为多种,比如心理护理、护理前准备、化疗期间护理以及肌肉关节疼痛护理等,全面针对性的对化疗期间的各个环节展开思考,详细获知了各种可能产生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措施[3]。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治疗完成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恶化,分别有30、43、9、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88%,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联合化疗属于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有效措施,而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渗恶性化疗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跟踪导练(二)(3)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