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时血药浓度分析

2020-06-24贾旭广廖运宏郞学聪张卓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阿托品血药浓度

贾旭广,廖运宏*,郞学聪,张卓洁,陈 曦

(1.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内科教研室,四川 宜宾 644000;2.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四川 宜宾 64400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是最常见的一种杀虫剂中毒,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引起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症状和体征,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1]。阿托品是基层医院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药。治疗时需要快速达到阿托品化,但在临床使用时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量使用阿托品会造成阿托品中毒[2]。故合理应用阿托品在救治患者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生理状态下阿托品致死浓度为0.2 ug/ml[3],本研究检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体内阿托品的血药浓度,并比较其二者区别。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例,年龄24~72岁。均符合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并排除心、肺、肾脏疾病史。根据胆碱酯酶监测结果,其中:CHE活力50%~70%为轻度中毒共4例;CHE活力30%~50%为中度中毒共3例;CHE活力少于30%为重度中毒共3例。患者收住院后立即开始抢救治疗:即洗胃、导泄、水化、保护脏器、监护、吸氧、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和碘磷定注射液等治疗。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导泄,水化,保护脏器,吸氧,监护等常规抢救,采血测定血胆碱酯酶, 根据胆碱酯酶及临床表现判断中毒程度,根据不同中毒程度给予碘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同时给予阿托品拮抗乙酰胆碱,碘解磷定按照轻度中毒首次剂量0.5 g,中度中毒首次剂量0.5~1.0 g,重度中毒首次剂量1.0~1.5 g,静脉推注,随后根据病情重复注射用药。阿托品首次剂量为轻度中毒使用2~4 mg,中度中毒4~10 mg,重度中毒10~20 mg静推,根据病情重复给药,直到达到“阿托品化”后维持给药。其中“阿托品化”标准: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增快(90~100次/分)和肺部湿啰音消失[4]。随后立即采血用于检测阿托品血药浓度。

1.3 指标检测

患者达到阿托品化后采集静脉血送往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进行检测阿托品浓度。

1.4 统计方法

单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采取t检验。

2 结 果

?

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达到阿托品化后阿托品血药浓度值均值为0.588 ug/ml,其均值显著大于生理状态阿托品致死浓度0.2ug/ml。(P<0.01)

3 讨 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基层医院常见急症,口服中毒较为常见,中毒后出现胆碱能危象。可表现为M样症状:瞳孔缩小、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流泪、流涎、咳嗽、双肺湿啰音等。N样症状:肌纤维颤动、肌肉痉挛、肌力减退、瘫痪等。中毒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谵妄、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5]。

阿托品为基层医院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最常用的特效药物,要求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用药[6]。阿托品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减少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减少胆碱能的症状。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可减少过剩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过度结合,抑制临床上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和体征。有研究表明阿托品化时间越短患者意识恢复越快,且8 h达到阿托品化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临床指标分界线,临床效果最好,可减少阿托品药物中毒[7]。

临床工作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时有发生,其原因较多,如中间综合症、呼吸衰竭、心脏骤停、反跳等,也可能是阿托品过量使用导致患者出现阿托品中毒,甚至死亡[8]。但鉴定是否阿托品中毒导致病人死亡时因结合实际抢救情况,不能简单参照生理致死剂量[9]。因此检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阿托品化时阿托品的血药浓度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更安全,准确使用该药物。本研究检测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达到阿托品化后血液中阿托品的浓度,发现其均值显著大于阿托品生理致死剂量,表明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体内阿托品药物代谢状态不同于生理状态时的代谢状态,显著高于生理致死剂量的阿托品血药浓度不会导致病人出现阿托品中毒。故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时阿托品的具体用量不可简单参考生理状态下的代谢剂量,需结合病人中毒症状及胆碱酯酶高低而使用,以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阿托品血药浓度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血清胆碱酯酶在危重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胆碱酯酶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