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6-24景娟
景 娟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罕见的、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发生在非哺乳期的非特异性良性疾病,主要分为三大类,以肉芽肿性乳腺炎(GLM)和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最常见[1]。NPM初期的症状以红肿热痛为主,之后形成脓肿、破溃、瘘管和窦道,病情复杂多变,伤口经久不愈,严重破坏乳房腺体和外形;疾病迁延不愈,复发率高,有些病人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最终切除双侧乳房,但即使如此,仍可能复发,不仅使病人的身心遭受重创,甚至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3]。如何能更真实感受病人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经历,实施优质护理,倾听病人叙事是必由之径[4]。叙事护理[4]是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吸收、回应、体验、体察病人的故事、对治疗和护理的期望与需求,帮助其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发现护理要点,从而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实践。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叙事护理能帮助乳腺癌病人宣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5],但在NPM病人中的应用极少。乳腺癌和NPM不但破坏乳腺外形,还使病人身心受创,故本研究对NPM病人采取叙事护理的干预方法,寻求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改善NPM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的非哺乳期妇女;(2)病理学诊断为GLM、PCM其中一种类型,进行病灶切除术;(3)神志清楚,能有效进行护患沟通;(4)病人对叙事护理知情同意,自愿参加。两组病人在年龄、学历、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设计
1.2.1 对照组 给予乳腺外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和疾病知识宣教等[6],主要宣传NPM的病因、好发人群、典型临床表现、诊疗进展等疾病知识,给予病人入院检查、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并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特别是手术切口等方面的健康宣教,给病人发放专业制作的宣教手册,还包括出院宣教和定期门诊复查,护士不主动随访,只接受微信、电话等各种咨询。
1.2.2 观察组 给予叙事护理干预,分别选在围手术期、出院后每个月跟进并持续3个月。收集叙事素材时尽量让病人诉说一件完整的与疾病相关的事件或心路历程,描述自己的感受,彻底发泄情绪,使其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5]。
(1)成立叙事护理干预小组。叙事护理干预小组由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和经过至少一个月叙事护理理论与技能培训的主管护师、护师、护理教师组成,确保小组成员能熟悉并掌握叙事护理的定义、实施步骤、方式、具体形式、临床意义等,保证叙事护理能有效开展。干预小组需保证为每位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至少4次,并连续追踪。每次沟通时间为15~20 min,并根据实际状况适当调整,须有书面文字记录。
(2)建立良好的咨询、回访关系。病人入院24 h内对其进行初次护理评估,并建立叙事护理干预档案,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支持力度等。护士与病人保持“1+1”访谈模式,并根据其气质类型、性格特质,为后续实施的个性化叙事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3)创建NPM微信群。NPM微信群由1名护士、1名护理教师、1名资深义工(病友)担任群主。负责早间播报、维护微信平台、收集及记录病人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周六至周日早8:30开播“早安姐妹”,选取典型的GLM和应用PVM方案治疗的案例进行分享,主要分享病因、好发人群、诊疗进展等知识,以照片、散文、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叙事方法让病人充分释放内心[7]。
(4)引导叙事,外化问题。护士就病人突出的负面情绪引导病人叙事[8],引导其诉说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让病人尽情说出对术后乳房外形、怀孕和预后的担忧等。对病人展开移情式倾听,彻底发泄情绪。使用肢体或眼神引导其倾诉,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疾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微信群中让已经痊愈的病友现身说法,帮助病人建立信心,给予病人心理和社会支持;讲述爱人对自己术后乳腺外形破坏的认识,发现给予帮助及支持的人和事;说出或写出想对亲朋好友所说的话,鼓励病人写出心路历程[9],护士在倾听中感受病人的心理和情感。
(5)叙事编辑,主题干预。让病人选择信得过的护士进行访谈,挖掘正能量的叙事,找到并强化积极、消极事件中的积极因素[8]。如“在治疗中哪些人给了你支持和帮助?”“你在治疗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特别坚强勇敢的同伴?”等,这些闪光点可以帮助病人重新构建对原有叙事的认识,关注自我的改变,挖掘自身的潜能,改变其原有的态度,帮助病人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尽早康复。
(6)微信平台授课。结合NPM病人在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授课。第1个月每周进行一次微信平台授课,第一阶段主要邀请主治医生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对病情进行必要解释,说服病人尽早检查、手术,明确诊断,护士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第二阶段围绕术后PSD管道的护理、拔管后10天内换药时对疼痛的恐惧感,进行着装指导、转移注意力的训练,护士或者信得过的病友陪伴在身旁。在疾病好转期,病人会因伤口愈合慢、周期长、担心复发、对治疗缺乏信心而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6]。邀请医生与病人进行深层次视频沟通交流,同时让治愈的病友现身说法来分享生活经验。
2 结果
2.1 出院满意度
两组病人在干预出院后,分别从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4个方面采用自制的出院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NPM病人出院满意度比较[n(%)]
2.2 负性情绪评估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10]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得分高低跟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NPM病人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s,分)
表2 两组NPM病人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s,分)
组别SAS评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tP 53.62±6.22 52.36±5.21 0.983 0.310干预后43.05±5.67 50.12±4.76-3.013 0.000 SDS评分干预前59.54±9.02 58.86±8.73 0.521 0.436干预后49.35±5.52 54.34±5.84-4.258 0.000
2.3 睡眠状态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11]对两组病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价,量表由7个部分18个自评条目组成,得分高低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NPM病人干预前后PSQI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NPM病人干预前后PSQI得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干预前11.21±2.30 11.65±2.53>0.05干预后7.08±3.32 9.37±2.88<0.05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软件统计分析数据,SAS、SDS、PSQI以(±s)表示,采用t检验;住院满意度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叙事护理干预能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6]
NPM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病程冗长、常反复发作、治愈率较低[12]。病人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3]。干预前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围手术期、出院后持续3个月对病人进行叙事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胡琼菊、李爽、王琳、梁首勤等[7-8,10,14]的研究结果一致。传统健康教育说教式的形式不符合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现代护理理念,而以病人为主体,护理人员作为倾听者、协调者的叙事护理[8],结合病人的生活环境、经历、知识素养、社会背景等个体差异性,并借助护患、医患、患患多维交互性沟通[15],逐步引导病人在深入解剖情感、解构不良情绪的基础上,倾诉心中不快,及时消除不必要的担心,从而转移清除“垃圾情绪”[4],改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3.2 基于同伴互助的叙事护理可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10]
非哺乳期乳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焦虑、抑郁会影响病人的睡眠和食欲,术后换药尤其在术后2周内清除腐坏组织时会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也会引起入睡困难,甚至失眠,使病人的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6]。胡琼菊等[7]对55名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不间断的叙事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本研究在叙事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让资深义工(病友)通过微信分享来坚定病人的生活信念;换药时护士、家人、病友陪伴在身旁,给予支持与鼓励,建立起医患、护患、患患的情感同盟。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3 叙事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出院满意度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病程长、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15],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不满情绪,有些病人还可能产生愤怒和敌意[16]。叙事护理是护患联系的纽带[17],要求护士认真倾听、适当回应病人的故事,当病人感觉被理解,便会产生深深的满足感,从而促进护患情感同盟的建立[4]。Smith Battle等[18]研究认为,叙事护理能使护士和病人建立积极合作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干预效率及病人满意度,深化护理内涵。赵小梅等[6]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了至少3次深入细致的访谈,这样可缩短病程、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本实验研究结果与高晋红[16]、黄峥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通过叙事护理干预,有助于宣泄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人因治疗周期长、病情反复、乳腺外形变化等导致的不良情绪[20],能帮助其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