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2020-06-23杨乔赵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杨乔 赵娜

【摘要】  网络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紧跟时势,采取多种多样、丰富多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提升小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自觉性和创造力,增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文章基于此,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微课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181-01

当今“互联网+”下的信息化教育,已经衍生出翻转课堂、微课、MOOC等多种新教育技术应用。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契合了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需求,成为新课程要求下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下,笔者根据自身一线教学实践,对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手段做出探讨。

一、微课之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快速,带来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最近这几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方式带来的改变可以说是天翻地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我们以前做语文教学活动素材,主要是大量传统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的内容亢长、形式简单、体验平淡,往往导致学生不愿意看、不买账,效果很不尽人意。但很快,随着信息数字化、快餐化,“微”的概念出现并逐渐渗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博客到微博,短信到微信,商店到微店……“微”不仅仅代表的是内容和形式,更是成为了人们推崇的生活方式。“微课”也是“微时代”下必然的产物。传统的课堂实录,仅仅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记录方式,而微课是真真正正为学习者服务的。微课虽“微”,但却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制作微课的要点在于教师把知识消化以后,将自己的隐形知识及个人情感融入到课件的展现中。微课是个性化的,草根化的,是活生生的。微课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每个人做的微课都不一样。仅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来说,微课需要教师不光要成为教学演员,也需要变成教学导演。它对于未来教育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微课的现实困境及解决方略

微课是一种创新型,带有个人色彩的作品创作。但由于微课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加上设计制作的难度,成为了小学语文老师们面前难以逾越、甚至望而却步的高峰。曾有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有过微课教学经历的小学语文老师里,超过半数的语文老师认为自己以往的微课教学效果一般。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许是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微课制作实操环节里遇到的难题。对于这些困难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解决:

一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与动手创作。小学语文的教学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所以想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微课,一定要付出一定的财力、精力成本。某种程度上来讲,微课算是一种新鲜事物。掌握任何工作,了解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遵循“一万小时定律”,看优秀的语文教学案例、学习工具使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创作……这些都是必要的成本投入。总而言之,做小学语文教学的微课没有捷径,靠的更多的是思路的拓展和技术的积累。此外想到了就要开始去动手做,光看不练是不行的,真正找到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来践行微课制作与语文的微课教学应用才是王道。

二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微课制作通常由选题、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拍摄、后期等步骤组成。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语文微课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比什么都重要。有的老师讲故事能力强,就可以用手机拍摄短视频;有的老师喜欢画画,可以制作画图、动画……都是可行的。好比当下流行的“抖音”,操作门槛并不高,却能够充分展示个人特色。小学语文老师们重点应该多去思考,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你的表达方式如何去贴合当前小学生们的喜好。”

前面提到过,微课是一种创新型,带有个人色彩的作品创作。在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前,建议多看看其他语文教师的优秀案例,消化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再进行创作。零基础弱基础的老师,别急着一开始就使用高深的工具和授课方式,建议从最簡单的“PPT+录屏”的方式入手。当然要避免传统“对着ppt念”的说课方式,因为小学生们是很难对这种念材料的微课提起兴趣来的。完成微课成品之后,应再进行反复思考、反复迭代、反复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一步步实现自我提升。当你的微课资源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微课的魅力所在了。

三、结语

这些年在国家的政策鼓励和不断推进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整体来说,老师的信息化能力差异性较大。对于微课,大部分语文老师还是表态:“想说爱你不容易”。老师们制作微课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来源于比赛,但是真正要把微课跟教学结合起来,这就涉及到制度、激励机制、(适合中小学的)资源平台、网络支持、专业技术培训等等问题。拿来主义也是一个很好的事。让每个老师都去做微课,在目前不太可能。资源也不一定都需要每个人都去生产,把别人的资源先拿来用也能促成这个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教育而言,究根到底关键因素还是“以人为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和现代化技能如果没跟上,那么落后是必然的。故此,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相关的资源并反思,通过内容情景化、故事化、案例化、问题化、任务化等等方式,进行设计上的创新,才会在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突破。

[ 参  考  文  献 ]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1.

[2]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5.09.

[3]王莹.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与评价.2017.12.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