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图导思 授之以“渔”

2020-06-23罗美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关键词:科教兴国导图知识点

罗美玲

【摘要】  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达知识结构,可以有效地把思考过程和知识的关联呈现出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下文以“道法课”简称)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从而优化教与学行为,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177-01

一、思維导图以图导思,授生以“渔”的一种尝试

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1971年发明的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等的思维工具。它把相关信息组织成树状的结构图,以关键词或短语标明各个分支,再辅以对比分明的图象和色彩直观地刺激人的大脑,让记忆、分析、整理融为一体,既触发灵感又激发人的潜能。

初中道法课的知识点较多且部分知识点比较零散。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问必答,兴趣高昂,但对知识点的获取和存储却处于零星状态,没有形成知识网络。这是因为没有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没能构建知识体系最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系统地提取、运用知识。因为对道法课的知识体系缺乏深入的理解,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应用的层面上。学科成绩不理想、知识不能内化等硬伤深深地打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最后扼杀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如何纾解这一困境呢?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初中道法课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是纾解这一困境的有效办法。在初中道法课上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构建道法课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目的。这将使道法课的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授之以鱼”,而是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授之以渔”。

本文以初中道法课中《科教兴国》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在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中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二、课前预习:导图引入

关于《科教兴国》一课,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写到:“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课标内容明确、层次分明,从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我国科技现状(成就、不足)、地位、创新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几个关键信息。关键信息的提取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的关键。在引导学生对《科教兴国》教学内容完成了关键信息的提取后,我再向学生强调要将课文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尝试构建思维导图。根据“先学后教”的精神。我安排了课前预习作业:学生分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完成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并形成初步的预习成果——《科教兴国》一课的思维导图。

三、课堂学习:导图探究、评价

在《科教兴国》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对各自的预习成果(思维导图)进行简要的点评,并讨论如何改进思维导图。在引导下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以各个思维导图为评议对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课堂中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讨论,同学们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各小组的思维导图在小组间流转传递,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享,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那里学到新知识。通过对各自的思维导图的观摩学习、商讨评价,学生学会了对资料进行归类、加工、整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又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而阐述、商讨,辩论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倾听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思维导图就如同导火线一般点燃了同学们学习的激情。

四、课后复习:导图归纳、总结

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是我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道法课教学的又一发现。首先,引导学生以单元标题、课文标题或关键词汇等为基本要素(节点),按照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以树形图或其它图形连接构建知识体系。节点是核心或重要概念;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连接词表明的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用线条连接重要概念,搭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的整合,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其次,思维导图运用于复习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厘清各个单元的知识体系甚至构建出整册课本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困境。再次,以图导思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化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食古不化,使学生由仅仅熟悉知识向能力提升的跨越。当然,思维导图的制作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不能为追求图表好看而犯知识性错误。

在道法课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既可让教师将学科思维可视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思考,又可以让学生简练地展现思维过程。因此,道法课教师应该精心开发,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使之成为道法课教学的好助手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实现授之以“渔”——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8-19.

[2]张四保、彭隆辉、游文兰.《初中政史课堂教学课型》[J].出版地: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 2008:58-62.

[3]东尼·巴赞.《思维导图丛书》[M].张鼎昆译.出版地:上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6-11.

[4]韩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9.

猜你喜欢

科教兴国导图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知识点自测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
第6章 一次函数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