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入新境做教师

2020-06-23贾雪泓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贾雪泓

【摘要】  好的书籍实在是凡尘世界的一盏智慧之灯。唯有阅读,才能使我们有所警醒,在阅读中经历智慧的洗礼,体验思维的乐趣,听心灵的回声,享受思想的湿润,使我们摆脱终日在“物质生活”中的漫无目的,使我们的人生得到升华,生命赋予意义,更加懂得珍惜和拥有!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来阐述如何做教师,以期为后续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

【关键词】  新境教师 教学自我提升 发展幸福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123-01

引言

2020年的春节前后对全国人民来说是难以忘记的,每个人都居家隔离,并且都积极的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国家这场疫情之战,我们教师也忙于线上教学、答疑、辅导。居家工作也正是读书时期,我有幸读了任勇教授的专著《觉者为师》,任勇教授在书中对政治意识、文化厚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数十年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丰富的基层教学案例和深入思考?让我见识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代大国工匠。

“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就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成长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更主要的是靠内在的潜质与力量。许多事情只有觉醒者才会去做,也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会全力以赴地为之努力。内心觉醒,教师就会从无为状态走向有为状态、从认识自我走向超越自我、从心境自然走向心境成熟。

一、步入新境做教师的启迪

读任勇教授这本书时,我的内心始终是欣喜的, 书中将教书、育人、学习这些贯穿每名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大事经过创造性的思考,审慎的实践,形成智慧与经验娓娓道来,给人启迪,引人共鸣。书中不仅解答了我在教学中的困惑,更为重要的是于我孤陋寡闻的世界开了一扇智慧之窗,让我眼界更远,思考更深。教授的每一个课例,每一个观点都让我惊喜,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原来可以这样做教师,幸福愉悦之中,玩笑游戏之中,轻松聊天之中…把深刻的道理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把让学生难以产生兴趣的枯燥过程融入到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游戏中。

反思我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因为认真努力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教学成绩自我感觉也很好,但是却时时感到很困惑、时常焦虑、偶尔还会有一种无助感。与任勇教授的教学方式和工作心态对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太过“用力”。因为“用力”即便我的学生成绩在提升,可是我仍然会慢慢的陷入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时时会感觉压力与沮丧,渐渐的体会不到了教师这一职业本应有的幸福感。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跋涉了太久忘记了来时的方向和即将前行的目地。可是我为什么会这么“用力”呢?我想至少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不可免俗的太看重结果了,追求的是成绩,是高考的上线率,我不知不觉的开始随波逐流,虽然取得了我和学生想要的成绩,但丢失了初心。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挺成功的教师,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现在却不敢这么笃定了。在从教20多年之后我慢慢意识到我应该“步入新境做教师了”。

二、且思、且研、且行,在教学中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就教学而言,教师把学生“教会”了是一种能力,但如果把学生“教慧”,我们的教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任勇教授说的好:教师真正的成长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觉醒者往往把自主发展看成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觉醒”者会自然而然地萌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觉醒者会在自我心境中感受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但步入新境,只是学与思,思与研还不够,还要践行,走向且思、且研、且行的境界。先学,学是思与研的基础,研是思的提高,践是研的升华与行动。我想在任教授的“觉者为师”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句“能者为师”,这里的能者不仅仅是指专业上有能力的人,而是那些具备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的能者,但只有真正的内心觉悟者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大师。我们未必都会成为大师,但我们至少一直在这路上。在这一努力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做一名积极地孤独者,在积极孤独中体现自我,在积极孤独中学习成长。

就教师职业追求而言,读书之后我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要从积极的工作转变为健康的工作。”

三、成为幸福教师发展幸福教育

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这是优秀教师的发展之道,也是教育走向更好的愿景,但师者要卓越、要优秀、更要幸福。人生是为幸福而来,幸福是什么?书中提到:“幸福是一种存在方式,幸福是一种不懈追求,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幸福是一种高远境界…”。我认为教师幸福才会幸福教育,教育的本质不应是苦行僧般的修行,而应是创造幸福感,创造社会的、个人的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我以为首先应该健康工作。我们应该做一个转变:从积极的工作者到健康的工作者,教师要更好地工作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摆正心态,把工作和健康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健康是学生能够顺利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如果教师身心健康都失去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又如何谈起?教师应该谨记,你的健康属于你自己,也属于教育。有健康的教师才有健康的教育,谁赢得了教师谁就赢得了未来,名师群起才会托起教育的璀璨星空

结语

未来已来,将至以至,“觉者为师”、“师为觉者”、“为觉者师”。只有内心觉醒,步入新境,實现对自我人生、教育、文化的自觉,我们才会行健至远。

[ 参  考  文  献 ]

[1]李冬云. 利用心理学理论解决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赵昌木. 教师成长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