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探究

2020-06-23马倩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初中历史新课改

马倩

【摘要】  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应该尽早转变,其不仅决定了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还影响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本文就简要探究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新课改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023-01

引言

教育改革的落实与推进需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开始。在以往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并应用教学方法,完善初中历史教学体系。

一、运用讨论式教学,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以往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基本是处于被动地位,课堂参与比较少,这样教师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看着学生很努力记着笔记,但缺乏有效地思考,不利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份计划,包括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等。例如,在《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中,在讲到隋炀帝的时候,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隋炀帝,使其能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在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而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落实新课标相关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而问题教学方法运用的关键在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唐朝的衰落》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列出一组关于唐朝人口增减的资料,从唐中宗神龙元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共五个阶段,并提出下列问题:唐中宗神龙元年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之后出现了什么事件造成了人口急剧下降,这一事件的原因与后果是什么?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促使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运用自助式“学案”教学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核心,与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要求不符,但是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又会遇到各种问题。对此,就可以采取与“学案”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自助式“学案”教学法,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来实现共同提高。这一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教案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就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自学能力、现有知识以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编制一套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生根据“学案”提前进行预习,对基础的一些概念知识进行初步掌握,并可以尝试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记录下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如果还没有得出答案就由教师作为典型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让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极大程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形式,打破了以往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对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没有积极参与进来,不然就会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例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重现历史事件,通过生动的历史镜头、模拟的音响效果来从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此提高的有效性。如在“虎门销烟”、“中美建交”、“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呈现出教材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在动态视频下有效掌握所学的知识,相较于单纯的文字叙述,这样的教学效率会更高。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生动、形象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通过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来让历史教学焕发新的光彩,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历史课程教学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变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原则,并要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孙巍.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8(14).

[2]杨碧金.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5,No.047(11):64-65.

[3]刘秀.新课改下形勢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讨[J].青年时代,2015(15):139-140.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初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