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0-06-23黄汝涛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黄汝涛

【摘要】  在新课标改革制度下,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便开始让学生阅读经典文章和书籍,并且将经典诵读加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向学生弘扬我国民族精神。那么,本文就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添加经典阅读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怎样将经典阅读应用到教学中,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  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015-01

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开始出现崇洋媚外的情况,并且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传统文化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现的极为陌生,因此,教师就发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在新课标改革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向学生弘扬传统精神,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1.1可以使学生识字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能力是学生的基本功,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所学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就通过经典诵读教学,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因为,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较少,当教师利用教材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时,就会出现学生只认识学过的字,对于其他没有学过的生字完全不了解,不利于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的过程中,就利用一些经典书籍,例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通过这些书籍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更多生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2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因为,处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其综合能力还不健全,这时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所以,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机会,通过经典诵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为学生讲解诵读文章中的典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出独立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等综合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1.3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尚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可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基本都是被老师“逼着”去学习的,导致学生无法具备鲁迅先生的情操,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经典诵读,来培养学生情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主体地位展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像《凿壁偷光》这样的典故,来引导学生了解现在的学习环境多么来之不易,使学生具备像鲁迅先生一样“尚能生存,当然要学习。”的情操。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更新教师观念,增加诵读机会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通常都是“拖”着学生进行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和抵触教师的情况,因此,在将经典诵读,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时,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念,不要一味的“拖”着学生进行学习,也不要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去适当的引导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用一些典故,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文章内容,避免学生因为所诵读的内容过于刻板,而出现厌学的情况。

2.2营造诵读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处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为学生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从而使学生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中。教师可以这样,在组织活动前,教师要为学生设立一些活动目标和奖励,比如,当学生可以富有感情的,将文章进行诵读时,教师就可以奖励学生一些糖果;当学生可以富有感情的,将文章进行诵读,并且还可以将文章含义讲解出来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免去学生一定的课后作业,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白板,来为学生寻找一些有趣的典故动画,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诵读氛围下,可以认真诵读经典,并深入的了解其中含义。

2.3多元化诵读模式,提高诵读兴趣

郭沫若曾经说过:“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当学生在看动画片时,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影响到他们,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就要充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情境表演,为学生选定一篇文章,之后指定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因为,学生对于这些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十分感興趣,所以,学生在经典诵读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并且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到文章含义,并使表演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典诵读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有效开展,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美德,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经典诵读,并且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要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可以认真诵读经典文章,并体会经典文章中的内涵,让学生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从而推动我国新课标改革进程。

[ 参  考  文  献 ]

[1]柯东璐.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9(4):239-239.

[2]王玲芳.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49):63-63.

[3]林红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明日,2019(6):222-222.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