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倾听之美
2020-06-23赵静
赵静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在新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倾尽全力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然而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能耐心地听完别人的发言,不能从别人的发言中或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这直接影响了听课效率。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倾听现象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听”则显得更为重要。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字当先,它是进行一切交往活动的基础。一堂课中,其实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听老师的引导,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把“说”比喻成果,那么“听”必然就是花,试问世上有多少“无花果”呢?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放到语文课堂时,却发现情况并不乐观,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以下现象:
现象一:在课堂上,某个学生正在回答问题,教师竖起耳朵,倾斜身体,专心致志地努力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试图抓住学生回答中的生成性资源。而其他学生呢?有的因为觉得自己有不同的观点,就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爬上了桌子,大声嚷着:“我来!我来!”有的学生则对问题不感兴趣,全神贯注地做着其他事情……
现象二:在课堂上,教师正在提问,可还没等把话说完,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手举起来了。
现象三:在课堂上,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叫起某个学生回答问题,他沉默良久,才说出几个字:“我不会!”教师让该生把刚才提出的问题重复一遍,他居然说:“不知道”。
现象四: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看上去学生们正热烈地讨论着,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在积极发表完自己的意见或想法后,对其他同学的讲述就置之不理。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时常出现,不由得使人深思。古来就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可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呢?
策略一:创设倾听的氛围——使学生“想听”
谁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说教使人如坐针毡,无异于受罪;生动灵活、睿智诙谐的语言令人如沐春风,是至高享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持久性有限,要让他们长时间地保持倾听的热情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合倾听的良好课堂氛围。
如《东方明珠》一课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浦江边的巨人——上海广播电视塔,赞美了这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璀璨的“东方明珠”。但如果仅仅是囫囵吞枣式地朗读,那文中精彩的词句就只能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大脑中闪过、在嘴边溜过。因此,在课堂上创设学做小导游的有趣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学生通过学习做小导游,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的语言,也真实感受到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美。最后请小导游介绍“东方明珠”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景色,其他学生做小评委,认真听导游讲解,还可以向小导游提问。如此有趣的情境、有趣的语言,怎能不打动学生,激起他们倾听的兴致呢!
策略二:细化倾听的要求——让学生“会听”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细化了的要求。具体可以概括为“四心”,即在倾听时要做到:专心、耐心、虚心和用心。
1.专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学生发言,都要专注听清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做到神情专一。
2.耐心
听老师讲课或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听仔细。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除了听清发言者讲述的内容之外,还要注意他们的语调语气和体态语言。
3.虚心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客观分析、虚心接受,一边听一边思考他人提出的建议是否恰当有理,以此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
4.用心
学生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学会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批评地倾听,汲取其他同学发言中的精华,学习其他同学思考问题的好方法,从而开阔思路、激发思考、引起反思。
策略三:树立倾听的榜样——令学生“愿听”
教师的示范是最有魅力的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首先要做一個耐心的倾听者。教师的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的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为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教师耐心地倾听,也会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让他们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倾听”,而且要学会“倾听”。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因此,当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双目注视着发言的学生,绝不做其他任何事,同时也应要求其他学生也要看着发言的同学,并且对学生的发言做出适当的评价。当学生发言结结巴巴不够流畅,或表述的意思不够明确,甚至有错误时,教师更应该耐心倾听,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去感染学生,缓解或消除其紧张不安,抑或是不够自信的心情。
策略四:建立倾听的评价——使学生“乐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参与活动,教师应采取各种奖励措施,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向上进取的氛围。
1.语言激励
教师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抓住学生善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学生,表扬的语言越具体越好,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好在哪里。“听”的激励性语言有:“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教师真诚的鼓励,总会如沐春雨般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田,让学生及时品味到认真倾听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表情激励
更多的时候,激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能给予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的微笑、眼神中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3.荣誉激励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表现,每月评出“金耳朵奖”“听课小博士”等,并让荣誉获得者说说他们认真倾听的方法和收获。这些荣誉对学生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小学生的模仿意识强,往往表扬了一个,就会有众多的跟随者。久而久之,学生倾听的意识被唤醒,倾听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倾听,是一种美;倾听,是一种理解;倾听,还是一种交流;倾听,也是一种沟通;倾听,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倾听的魅力和倾听带来的快乐。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也会有静静地倾听和思考,语文课堂的美才能真正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