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具匠心,让稚笔生花

2020-06-23李雅秋

文理导航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读写课后练习一年级

李雅秋

【摘要】课后习题既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能力训练点的体现,也是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如何巧用课后练习,开展一年级课堂教学?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朗读课文,突出重点;二是联系语境,学习阅读;三是积累语言,夯实基础;四是注重表达,落实语用。

【关键词】课后练习;一年级;读写

“课后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教师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方法、掌握课文知识点。”在落实一年级教学时,我们应巧用课后练习,落实训练目标。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朗读课文,突出重点;二是联系语境,学习阅读;三是积累语言,夯实基础;四是注重表达,落实语用。

一、朗读课文,突出重点

一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就逐步对朗读做要求。上册要求注意字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并分角色朗读,到下册注意读好带有标点符号的句子、读好人物对话、读好长句子。围绕朗读课文,我重点分析长句子的指导策略及角色朗读、对话朗读的指导策略。

(一)长句子的朗读指导策略

一是读好短语。在读长句子时,通过引导学生读好短语,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慢慢体会到句意的停顿。在教学《彩虹》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从“浇花”,到“浇花用的水壶”再到“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最后到“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利用滚雪球的方式一层层读好词语、短语和句子,长句子朗读时停顿处理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改变形式。如《彩虹》一课中,可以把课文变成小“诗”。课文以诗句的形式出现本身就已经体现了较强的停顿和节奏感,当学生带着诗歌的意境朗读这些改变形式的语句之后,对课文中长句子的朗读自然就有了底蕴,朗读能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的朗读指导策略

教学这类课文,教师需充分把握该阶段儿童天真、充满奇思妙想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角色当时的不同心情,读好说的话,读出对话的语气。

如《动物王国开大会》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演一演的过程中进行角色体验,读好对话。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学生走进了文本,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角色,体会文中角色的情感。

二、联系语境,学习阅读

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各单元课后练习,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利用图画阅读课文内容,借助小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这主要涵盖于连环画课文中;二是教材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一)找出课文的明显信息

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采用“圈圈画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具体方法是请学生从课文中“圈画”出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取信息,最后让学生结合“圈画”内容和所提取的信息,说一说课文的主要信息。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又增强了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有序性。

(二)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如连环画《小壁虎借尾巴》课后中:“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读音和意思。”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然后课件出示对应的文字,教师范读,使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是图文一一对应;再看图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接着引导学生看图猜字的读音和意思;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这样借助图画,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积累语言,夯实基础

(一)链接课堂,用好“语文积累本”

“万丈高楼平地起”,写话这栋高楼更离不开语言的点滴积累。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多可以积累的词语,教师应“链接课堂,用好语文积累本”。

教学《端午粽》时,笔者根据文本特点让学生圈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学生很快找出了“青青的、红红的、白白的”等词,进一步引导:“短文中用了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五颜六色”,我及时给予了肯定,接着又问:“除了‘五颜六色你还知道哪些与颜色有关的四个字的词语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五光十色”,“柳绿花红”等词语均让学生说了出来。紧接着,我又提问:“‘青青的、红红的、白白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很快发现这些词语是AAB式的词语,我又进行了拓展。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既积累了表示颜色的词语,又积累了AAB式的词语。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契机,将课堂上讲过的这类词语,巧妙利用“语言积累本”,让学生积累起来,学士便无法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更别谈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了。

(二)巧用思维导图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图形的掌握远超对文字的掌握。通过构建趣味性和内在关联性强的思维导图,既能显著地提升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也有助于帮助他们归类识记。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AABB、ABB式的词语时,引导了学生初步接触了思维导图。学生看着精美的图片和用不同颜色线段标出的词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语言积累创设方法,学生的词汇才会越来越丰富。

四、注重表达,落实语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提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多想去看看》课后练习以“我‘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们交流。”在练习之前,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心愿树”,并告诉同学们:“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有自己的愿望?请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然后贴在这颗心愿树上,和同学们交流。”在愉悦的情境中,学生乐于表达,爱说、想说、乐说。

(二)无痕渗透,习得“写话”方法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后仿说、仿写相关的习题,加强练笔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仿文说写,在模仿中习得方法。我們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采用仿写和画写的方法,指导孩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1.仿写

作为写话的起始年级,写一句完整的话是一年级写话教学的重点,它能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在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中第一次出现了仿写句子的练习。句式是“什么怎么样”,引导学生模仿“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来写苹果。在句子前,要引导学生读例句,发现作者写荷叶是从荷叶的形状和颜色两方面来写的,再仔细观察苹果,指导学生可以从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来写。

2.画写

画画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语言和情感的直观表达方式,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采用“画加话”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记下来,帮助孩子实现从画到文字的心理转移,它融绘画、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是学生真实感情的表达。

如《四个太阳》课后思考题提出:“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试着画一画,并说明理由。”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了解“我”分别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我”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紧接着,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我”想画“绿绿(金黄、红红、彩色)的太阳”这个心愿。在此基础上:提问,如果是你,你想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将自己心里想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画好后,在绘画上配上文字,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想象力和兴趣。

只有真正了解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和价值,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让课后练习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的载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内化、读中表达,方能让“稚笔生花”,使文本的把握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彼此促进,实现读写的有机融合。

(福建省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福建泉州362200)

猜你喜欢

读写课后练习一年级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