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合作意识,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高效
2020-06-23郁熹熹
郁熹熹
【摘要】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其今后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合作元素,以及利用家庭因素,拓展学生合作教育空间,继而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合作意识;道德与法治;学习互动
课堂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教育目标,以此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合作”是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距离的重要方式,能够促使其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亲子互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合作意识的养成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性。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以此来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高效呢?
一、探索教材合作元素,做好合作教育指导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有效的合作教育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可以说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参考,为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基础。而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当中,其内容大多都是根据我们的社会事实而改编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合作元素,为此,教师可以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进而借助其中的合作元素,为学生做好合作教育指导工作。
例如,在进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白色污染,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中的合作元素进行挖掘,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合作内容,做好学生合作教育指导。具体方式如下,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在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教师向学生提出:“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可以使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明白,在保护环境的的过程中,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就要呼吁大家都行动起来,只有我们手牵起手,共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以此,使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并在逐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显然,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从教材中获取合作元素,能够促使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同时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展开合作学习互动,引导体验生生合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单单是凭借教师而实现的,还可以通过同学的帮助以及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而获得的。可见,生生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进而发挥群体优势,促使学生在与同学互动中,体验生生合作带来的乐趣,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增添助力。
以《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这一课来说,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民主制定班規,懂得班规应当共同遵守,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合作能力,那么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就可以先将学生分成由5个人组成的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问题的探究。紧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大家认为班规是什么?班规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你会怎么办呢?”等问题,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进而共同探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各组推荐代表,进行全班的交流。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留有小任务,让各组学生通过调查掌握大家的意见,制定出一个班规,并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在组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并且提升合作能力。
三、创建师生合作活动,实现合作意识养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近,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在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为更好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而努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通常只是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意识的培养,致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降低。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主要效力,为学生创建师生合作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互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感知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实现合作意识的养成。
比如,在开展《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师生的合作活动,进而促使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汉字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以及发展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利用课件向学生讲述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现状,使学生对汉字的由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猜字的互动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古汉字,让学生猜出这些汉字对应哪些现在通用的规范汉字,同时,学生也为教师出一组古汉字,让教师猜字,游戏结束后如果学生胜出,那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最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合作一起制作一节有关汉字演变的微课视频,发送至网络上,以此巩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师生合作活动,不仅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默契度,促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中,更好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
四、延伸课堂教育空间,促进亲子合作互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各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道德思想的养成除了来自于课堂的教学以外,大多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家庭。可以说,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在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家长的作用,将课堂的教学延伸至课外,拓展课堂的教育空间,引导父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与父母的合作互动中,认识合作的价值所在,进而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能够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学会垃圾分类,并可以发挥想象使垃圾变废为宝,教师就可以借助家长资源,引导学生与家长合作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并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首先,教师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亲身感受垃圾危害人人有责,并制作调查表。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并与家长一起合作完成“变废为宝”,制作出一件精美的物品,如废旧纸箱制作的笔筒,收纳盒等,之后将制作好的成品带到学校向同学进行展示,并向同学分享自己与父母合作制作的过程,以便让学生在听取他人的讲解中增加灵感,进而将更多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就上述案例所讲述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教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能够在延伸课堂教育空间,促进亲子合作互动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样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以此来助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索教材合作元素、利用学习互动活动等方式,实现合作教育指导,以及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从而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希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能动性分析[J].教书育人,2019(35):76
[2]苏娜.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3):114- 115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江苏南通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