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06-23林志刚

文理导航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高中语文

林志刚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语文学科是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语文教师应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传承文化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探究多种教育策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策略;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繁荣为支撑。语文学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阅读量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匮乏,家长也不够重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困难重重。对于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我们经过不断实践和思考,总结出农村高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

一、充分利用高中教材资源,渗透优秀傳统文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高中语文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一)挖掘语文课本的文化内涵,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农村中学教学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主要以考试为目的,不重视挖掘课本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对于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不利。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里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在课本中充分挖掘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环环相扣,波澜起伏,体现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气度;《陈情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传达的是“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文化;《离骚》香草美人,寓意丰富,表达的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及忠君爱国的高尚节操。这些古诗文名篇蕴含着古人的治国修身、忠君爱国等思想,渗透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应以学习古诗文为契机,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教师可抓住分析讲解课文的契机,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读《红楼梦》整本书,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学荀子《劝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尝试从作者入手,介绍荀子及其“人定胜天”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延伸出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再把荀子提倡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说”进行对比,不失时机地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了解先秦诸子文化。

(二)引导学生大量背诵古诗文,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

古诗文凝聚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时,可先播放一些经典名家的诵读视频,再让学生欣赏和模仿,平时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诵读、配乐朗诵、集体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理解古诗文的思想感情。农村中学的学生小时候缺乏对经典诗文的积累,语文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经典诵读,反复诵读,再有选择地进行经典诗词的背诵。首先建议选择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再背诵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要求的64篇古诗文,通过背诵熏陶,使学生吸收经典营养,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三)利用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我校语文教研组集众人之力,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读本》,教材内容丰富,有十六个章节,对民风民俗、名人轶事、历代诗文的优秀篇章等都择优选录,精准注释,并结合本地实际,把地方特色文化编入教材,体现我校校本教材的地方特色。学校每学期开设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分发校本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拓展文化视野,更深入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从而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二、开设传统文化讲堂,丰富学生文化认知

学生除了可以从教材里汲取文化,还可以从传统文化讲堂中丰富文化认知。迫于高考的压力,农村中学生很少把时间投入到教材以外的经典作品阅读中,我们可以尝试给学生不定期开设文化讲堂,让学生从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堂可以设置儒释道思想、传统美德、民俗风情、家风孝道等文化专题,内容可以涉及《诗经》与先秦散文、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宋元戏曲和明清小说等经典作品。还可邀请各学校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教师或高校教授,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文化认知。

本学年,我校举办了两场传统文化专题讲座,邀请高校的教授讲授《趣味国学》和《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趣味国学》讲座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国学的趣味性。《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儒家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儒家的德行修养对健康人格建构的深刻意义。丰富的讲座内容让学生从中汲取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

三、开展丰富实践活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要让学生平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诵读经典,还要在学生学习、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践,让学生将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乐趣,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开展丰富年节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节日反映着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及思想观念。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学校可引导学生整理和挖掘节日的来源和内涵,了解民间习俗,感受文化气息,参与与节日相关的实践活动。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如《经典咏流传》和《中华诗词大会》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使其感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可开展各种竞赛实践活动,以竞赛为契机,让学生赛前搜集积累,赛中学习体验,赛后感悟反思,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如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唐诗背诵比赛、汉字听写比赛、写作竞赛、经典朗诵比赛等。如我在教学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苏洵的《六国论》时,先让学生了解作家、背景资料及相关文体知识,接着重点解读文章提出并论证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借古讽今等论证手法,并把这篇文章和《过秦论》《阿房宫赋》对比,找出异同点,再让学生借鉴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及写作竞赛,多方位、多途径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语文教师要增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挖掘语文课本的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活动实践,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亚天.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2]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1(16)

[3]李雪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关爱明天,2015(8)

[4]杜海燕.从《中国诗词大会》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汉字文化,2017(21)

(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