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23天津市静海区医院ICU天津30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插管呼吸衰竭气管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ICU (天津 301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及总住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VAP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治疗时间(机械通气、ICU住院、住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更加快速的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抢救效果,且能够减少VAP发生,更具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为进行性气流受限,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感染、有害气体或颗粒物刺激、受寒等情况下,可急性发作,并诱发呼吸衰竭等症状,需要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解除呼吸困难症状[1,2]。有创机械通气可能快速达到改善通气的效果,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较高,无创机械通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其无法解决痰栓问题,因此单独应用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本文将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联合应用两种通气方式,采取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纳入标准:(1)符合COPD、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存在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3)临床资料完整,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鼻咽部异常、头面部创伤导致无法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2)有机械通气禁忌证患者;(3)持续昏迷不醒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5~86岁,平均(71.94±4.75)岁。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3~85岁,平均(70.72±5.08)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对症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3,4]。同时,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经口腔在气管内插入导管并固定,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PSV)+同步间歇指令(SIMV),必要时采取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通气期间应进行血气分析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以及患者耐受情况,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首先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PSV+SIMV+PEEP。当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后,拔除气管插管,进行无创通气,通气模式为PSV+SIMV。初始PSV为8~10cmH2O,PEEP为4cmH2O,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至15~20cmH2O、6~7cmH2O,呼吸频率8~14次/min。待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缩短使用时间,下调压力,直至脱机。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包括机械通气、ICU及总住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VAP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进行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相关治疗时间(机械通气、ICU住院、住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0 7.56±1.89 9.26±2.02 20.21±3.13对照组 40 11.88±2.23 12.70±3.23 25.50±3.48 t-9.347 -5.711 -7.148 P<0.05 <0.05 <0.05

2.2 再插管率及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再插管率、抢救成功率、VAP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COPD急性发作危害较大,且病情进展较快,可诱发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气道阻力显著增加,内源性PEEP形成,可引起呼吸肌疲劳,若不能及时纠正呼吸衰竭,则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呼吸性酸中毒等,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主要采取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改善通气状况,减轻心脏前负荷。

无创通气操作简便,无需气管插管,可减少对呼吸道的破坏,撤机方便,且能够保留患者语言、进食、咳嗽等功能,安全性较高。但该通气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不能引流分泌物,因此,单独应用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效果不佳[5,6]。有创通气主要通过气管插管进行辅助通气,可快速纠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更适合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但在进行有创通气时,气胸、VAP等并发症风险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充分发挥两种通气方式的优势,可采取序贯通气方式,首先进行有创通气,当呼吸衰竭情况得到控制后,转为无创通气,可有效降低有创通气的并发症风险。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相关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序贯通气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插管呼吸衰竭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