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预防效果

2020-06-23林义钱王会福余山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噻唑叶枯病叶面积

林义钱,王会福,余山红

(1.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浙江 台州 318058; 2.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 317000)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细菌侵染引起,病菌能经水流传播,并通过小孔、伤口侵入水稻,引起病害的流行[1-3]。近几年来,随着台州市水稻品种多样化种植,抗病性不一,加上施肥水平提高,以及夏季期间台风暴雨频繁,导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局部区域大暴发,产量损失较大。为此探索能有效预防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及其应用技术,是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

据资料介绍,噻唑锌是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低毒噻唑类有机锌杀菌剂,具有活性高、杀菌谱广、剂型先进、对作物安全等优点,作用机理独特。2019年7—10月,笔者在单季稻上开展了40%噻唑锌悬浮剂预防水稻白叶枯病效果及应用技术田间药效小区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该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适宜浓度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等[4-5],为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选择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金塘村台州市路桥金升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基地上进行。试验田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8号,5月29日播种,6月21日机插(株行距14 cm×30 cm),田间肥、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此外试验期间未用任何杀菌剂。

供试药剂为40%噻唑锌悬浮剂(碧火,农药登记证号PD20151347,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20%噻森铜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PD20110274,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以上两种药剂均为市售。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每667 m2的制剂量分别为:40%噻唑锌50、70、90 g,20%噻森铜100 g,以清水为对照(CK)。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3.5 m2。小区间筑小田埂以防药液相互串灌,且四周设保护行。

本试验施药2次。第1次在水稻拔节—圆秆期(8月2日),8月14日再施药1次。采用3WBS-20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667 m2用水量为45 L,且施药时田间有3左右浅水层,喷药后自然落干。

第1次施药时天气为多云,气温22~33 ℃,相对湿度65%,东南风2级,药后36 h无雨,之后小雨转晴;第2次施药时天气为小雨转晴,气温23~34 ℃,相对湿度72%,东北风1级,药后24 h无雨,之后小雨转多云。总体上整个试验期间气象条件对本试验无影响。

1.3 药效考查

因第1次施药时未发病,第2次施药时零星均匀发生,因此,本试验仅在白叶枯病病情稳定期,即药后45 d(9月28日)调查1次。

考查方法。每小区在对角线上采用5点取样,每点连续取5丛,计查25丛,调查顶部两张功能叶的发病情况,统计病情指数,计算相对防效,并采用Excel 2003和DPS数据处理系统dps1.dps中的新复极差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6]。另外观察整个试验期间,供试产品药剂处理后对水稻叶片、植株长势等农艺性状有无不良影响。

白叶枯病(以叶为单位)的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以下(病斑仅有微小扩展);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25%(病斑长度小于1/4,但有微小扩展);5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5%~50%(病斑长度达叶长1/4,但小于1/2);7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0%~75%(病斑长度达叶长1/2,但小于3/4);9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75%以上(病斑长度达3/4及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田间观察发现,整个试验期间供试药剂处理后对水稻叶片、植株长势等农艺性状无任何不良影响,安全性好。

2.2 田间防效

从表1可知,40%噻唑锌70 g和90 g制剂处理之间防效无显著差异,但都极显著优于40%噻唑锌50 g制剂处理。相比20%噻森铜100 g制剂处理的对照药剂,40%噻唑锌50 g制剂的防效无显著差异,但70 g和90 g制剂处理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表1 第2次药后45 d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

注:同列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在0.01、0.05水平下的差异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增加而显著上升。其中第2次药后45 d,40%噻唑锌50 g制剂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噻森铜100 g制剂的防效相当,而70 g和90 g制剂的防效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且对水稻安全,因此,在生产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时应掌握在水稻白叶枯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及时用药,667 m2经济适宜的制剂量为40%噻唑锌悬浮剂50 g,用水量为30~45 kg,药后自然落干为宜。

另外在预测台风暴雨来临前特别是大暴雨有可能造成水稻淹没的情况下,建议增加用药量,以保证防治效果。

此外,这几年本区域水稻白叶枯病均有发生,特别是今年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后,由于当时水稻正处于孕穗初期,局部区域发生普遍严重,虽然生产上采取了相应防控措施,但防治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水稻品种性状不一、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致病性的变化及原先药剂抗药性的产生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所致。因此,生产上有关防治药剂的筛选及防控策略如种子处理、秧苗期以至本田前期预防等方面还有待田间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噻唑叶枯病叶面积
头孢噻肟钠中2-巯基苯并噻唑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测定
关于唑类骨架构建的进展研究
玉米不同播期对拔节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三种药剂防控蔬菜根结线虫病试验分析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头孢唑肟钠的生产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