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对外来务工人子女的身体自尊干预实证研究
——以杭州市A小学为例

2020-06-23黄海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灌篮 2020年13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实验组维度

黄海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一、研究缘起

(一)“流浪花朵”身体自尊情况有待提升

在杭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被称为“流浪花朵”,相比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在社会地位、文化的素养以及生活水平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心理方面逐渐形成自卑感,自尊心不足。

(二)篮球运用对身体自尊培育的积极作用

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大众性的、流行性的集体项目,在篮球教学中需要不断进行交流,讨论技战术配合,团队协作,以及在篮球赛场中能够培养出队员之间的友谊,通过相互鼓励、加油,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感。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身体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评价,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自尊通过12个维度去评价个体,它包括健康维度:个体对自己身体舒适度的评价;身体吸引力维度:个体对自己身材方面的评价;运动技能维度:个体对自身运动能力方面的评价;外貌维度:个体对自己长相方面的评价;身体价值维度:个体对自我认知方面的评价;整体自尊维度:个体对自身处事能力方面上的评价。

(二)研究目标

杭州市A小学是一所招收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以该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篮球教学对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干预影响,以便通过体育锻炼项目来改善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感,从而提高心理品质,增进健康,也进一步普及以及推广运动处方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改善,这也是本研究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针对4-6年级学生,由于考虑到他们的心智逐渐成熟、理解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本研究的实验选取对象。从杭州市A小学的4-6年级中随机选取男女各3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

(四)研究手段

(1)根据本研究需要对体育锻炼项目与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体育锻炼项目与身体自尊以及篮球运动与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这几个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查阅,通过检索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维普数据库、谷歌学术,查阅体育锻炼与外来务工人群53篇,体育锻炼与自尊40篇,篮球教学与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0篇,并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2)本文所采用的是段艳平的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该量表有12个维度①。经过第一、二轮的专家问卷、咨询以及内容效度检验,得到修改后的量表二级指标条目共6项,三级指标为42项。对该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3)将实验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为实验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通过对实验组的课程实施干预,最后将两组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4)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梳理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在SPSS19.0及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五)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选取杭州市A小学4-6年级60名学生作为被试者,且被试者男女比例均等(见表1)。

2.实验准备(见表2)

本实验的实施以不影响学生学业为前提,且实验实施之前要对被试者的家长以及校方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本实验对被试者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积极影响,并发放给家长一份《家长知情同意书》让被试者家长了解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许可,进而确保了本实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表2 体育锻炼项目实施的地点以及时间

表3 实验项目类型以及心率标准

3.实验内容

本实验中实验组主要进行篮球项目,其中篮球的教学内容主要根据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教学大纲从而制定出来,而针对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的体能训练。实验项目的课程组成方式主要:由热身、教学内容、游戏或者教学比赛、放松活动这五个部分组成(见表3)。

(六)篮球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1.学情分析

本单元根据4-6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该年级段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学习兴趣广泛,而且学生基本是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父母以及家庭的情况他们的专注度、自制力以及学习能力相比较本地生源处于劣势。针对这个现状,在教学中加入了趣味的篮球游戏,来培养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提升篮球技术。因此对于篮球教学,应该加入更多的组合练习结合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及进行实战性的篮球比赛,提高他们的兴奋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让学生在心理愉悦的状态下提高自身的价值。

2.教材分析

本教学是根据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教学大纲从而制定出篮球教学内容,包括:球感练习,运球、篮球的步伐、传球、投篮等技术动作,最后就是技战术配合也就是实战演练,在单一技术中组合练习,最后进行实战比赛,有效提高学生的协作、配合以及团结的能力。

3.设计思路

本教学内容主要通过球感、运球、步法、投球以及传球的技术发展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建立并强化身体与球的位置关系。本教学共设置24课时,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其中技术维度4课时、体能维度11课时、运用维度9课时。从技术维度出发,让学生提高学生球感以及基本的篮球技术。从体能维度出发,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巩固学生不同运球技术,组合技术,强化运球娴熟度、把控度。运用维度出发,通过不同的实战组合和游戏,提高学生在实战中篮球技术的运用,以及点燃学生的激情以及热情,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团结合作。

4.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能够说出所学的篮球技术动作的名称

技能目标:在“红绿灯、往返运球和传球接力、小组比赛”等游戏中,至少做出3种以上篮球运球动作,如高运球、低运球、体前双手交换运球等,并根据游戏需要做出各种方向变化,如直线、曲线、急停、转身等。初步做到人随球动,能基本把球控制在身体周围,展示灵敏、协调、平衡、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交流、团结协作,提高自身价值感以及学生之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5.教学策略

(1)加入游戏、提升技术、激发兴趣。针对4-6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在本教学中加入了一定的篮球游戏,以便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思想、行为上融入课堂中。

(2)注重合作、增进交流、树立信心。在教学设计中,提倡学生多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运动中思考,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尤其是在篮球的实战演练中,技能的运用,技战术的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6.教学内容

如表4、表5所示。

7.教学方法

本实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游戏与竞赛法;以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进行篮球训练。

8.实施过程

a.锻炼频率:本实验选取周二、周三以及周五下午15点50分—16点30分进行实验,一周3次。

b.锻炼时间:本实验锻炼时间为40分钟,40分钟时间里包括了准备活动(5min)、实验内容(20min)、游戏或教学比赛(10min)、整理活动(5min)。

c.锻炼强度:锻炼强度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心率控制在126-147次/min。在实施实验之前随机抽取3位同学佩戴上Polar心率表,对运动强度进行检测,先在上课之前测一次心率,在运动中测一次心率,运动完之后立即进行第三次心率测试,并记录数据(应注意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在佩戴Polar心率表之前应该嘱咐他们不要乱碰乱动心率表)。

9.实验监测

表4 篮球教学内容

表5 体能训练教学内容

表6 研究对象自尊的描述性统计

定期要与实验被试者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上课的情况以及表现状况,咨询被试者家长(主要通过微信群或QQ群进行咨询)

每次实验时要记录被试者的出席情况,在每节体育课结束后要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交流。实验为期8周,于 2020年7月10号对被试者发放第一次问卷,实验结束时也就是2020年9月22号要对被试者进行第二次自尊问卷的发放,然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身体自尊现状的分析

从表6的数据,结合少年儿童自尊评分标准,外来务工子女身体自尊处于中等水平。健康、运动技能以及身体价值相对分数要低(表6注释),这说明了被试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自己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各方面的不够自信。

(二)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尊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7中我们可以知道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自尊各维度在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的P值都大于0.05,这说明了两个总体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备齐性,在方差相等情况下,在根据双尾检验概率P值都大于0.05,故认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自尊各维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身体自尊具有可比性。

表7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尊的方差分析

表8 实验前后篮球运动对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的各维度的配对样本T检验

表9 男生实验前后自尊的方差分析

(三)篮球运动对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的差异性分析

表8中所示,通过对实验组实验前后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通过篮球运动的干预对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篮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场上进行篮球的运球、上篮、运球变向等等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技术逐渐熟练,动作更加流畅,慢慢的学生健康、运动技能、自信心有所提高,而且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需要通过与队友交流战术以及各种跑位,来获取得分,所以通过篮球运动也能让学生之间增加交流,在运动中获得快乐。而且在多次的实战中,胜负是未知数,通过自己主观对比赛的评价和现实比赛的结果,形成一定的差异性,使学生在实战中不断磨炼,提高学生的自尊心。

不同性别实验前后自尊的差异性分析:

表9所示,实验前后男生自尊各维度具有差异性,各维度在实验前后的均值比较,发现实验后比实验前各维度的均值都要高点,说明了篮球运动对男生的自尊的健康、身体吸引力、运动技能、外貌以及身体价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10所示,实验前后女生的自尊的健康维度(P=.027)、运动技能(P=.047)的P值都要小于0.05,而身体吸引力(P=.251)、外貌(P=.054)、身体价值(P=.068)以及整体自尊(P=.075)这一维度的P值则大于0.05,在根据各维度在实验前后的均值比较,发现实验后比实验前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均值都要高点,说明了篮球运动对女生身体自尊中的健康、运动技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身体吸引力、外貌以及身体价值这三个维度虽有提高但显著性不高。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篮球运动虽然是一项比较流行的运动项目,但是篮球是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以及激烈性,所以篮球一般在男生中比较流行,而在女生中相对于不太盛行,根据男生和女生的身体自尊各维度相比较,男生在实验前后在身体吸引力、外貌以及身体价值上都有显著差异性,这主要篮球的各种技术动作以及在实战中的上篮得分,过人得分的实战经历让男生获得了很强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而且在实战中的与队友的战术交流,也增进了友谊。而女生对篮球的热爱相比较于男生来说比较弱,主要女生不喜欢身体与身体之间的对抗性,也对篮球的技术动作不感兴趣,因此女生身体自尊的身体吸引力、外貌以及身体价值这三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表10 女生实验前后自尊的方差分析

图1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值统计图

表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尊的方差分析

(四)实验后实验组于对照组在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如图1所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自尊各维度上的均值得分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运动技能和身体吸引力这两个维度的均值上提高的比较明显。

如表11所示,可以知道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自尊各维度在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的P值都大于0.05,也就说明了实验组合对照组这两个总体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即方差具备齐性,在方差相等情况下,再根据双尾检验概率也就是P值,其中身体吸引力和运动技能这两个维度上的P值都要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自尊中的身体吸引力与运动技能这两个维度上有差异性。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知道了篮球运动有利于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体吸引力与运动技能,这也主要由于篮球运动的技术性以及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以及观赏性,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而且本研究的实验教学中根据小学阶段制定出了有趣的篮球训练游戏以及好玩的球感练习,这大大提升了他们对篮球的热爱,而且在实战中学生通过技术动作以及力量的对抗得分,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也能够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四、建议

(一)运动渗透课堂,技术提升自尊感

学校需要多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体育活动,提倡小学生篮球运动来提高外来务工子女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逐渐降低他们的自卑感,在篮球体能、技能的提升中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身价值感。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上渗透一些篮球的技术技巧以及篮球的规则,在平时要给学生观赏一些精彩球赛,通过这些球赛宣传提升篮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让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在该体育锻炼项目上获得成就感。

(二)技术大众化、趣味化,提升参与度

体育教师可以简化体育锻炼项目的技术动作,不仅仅在篮球项目的技术动作上,这样能够让女生主动学习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比如:篮球活动、足球项目。通过降低难度,提升乐趣,提高女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体育中的价值感,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三)运动项目组织多样化,交流互动频繁化

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赛事,比如:篮球比赛,学校与学校之间组织校外联赛,从而增进各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有利于降低外来务工子女的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学校还可以多组织趣味运动比赛以及带有竞赛性的男女生篮球以及足球比赛,甚至拉赞助比如:举办校篮球嘉年华,通过篮球的集体性以及团体性,来提升学生之间的友谊,也提高学生运动的乐趣。

(四)家校合作,创设亲子运动会

有道是:“家是一个避风港,父母是你的依靠”,当遇到困难以及挫折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家和父母。学校要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以及现状,每年或者每学期在学校中开展一次亲子运动会,让工作繁忙的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到这个运动会中,运动会的项目从各个体育项目中进行选择以及改变,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协作性,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学校像家一样温暖,从而逐渐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五、小结

外来务工子女与大多数城市孩子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随着城市化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子女步入城市接受教育,但是由于行为习惯的差异性,歧视、排斥,导致他们的心理变得自卑。体育运动是一项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够调节情绪,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提升自我价值感的运动,学校通过体育运动去引导外来务工子女,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运动技能、知识等提升自我价值感,让运动处方来改善他们的心理,使他们在和谐、快乐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注释

①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实验组维度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