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国人在华终身教育的主流价值导向塑造
2020-06-22王思杰
【摘 要】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目标,而外国人在华参加的相关教育活动应当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外国人教育有其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中国主流价值的导引,从而使外国人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并发挥相应积极作用。宋元时代,大量外国人沿海上丝路来到福建泉州。这些“蕃商”中的很多人在泉州受到了良好的中国教育,成为推动中外交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这些历史经验为参照,现代中国也应在对外国人的教育中塑造中国主流价值导向,这既是发展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对于在华生活的外国人以及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终身教育;主流价值导向;在华外国人;宋元泉州
一、外国人的终身教育中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提升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在此之后,我国的终身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近十年以来,我国各地方已经初步建立起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开放大学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机制有机配合,有机融合的教育整体业态,相关的成就斐然。
隨着我们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乃至定居并获得中国国籍。2019年1月《解放日报》援引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计显示,仅在上海一地工作的外国人数量就达到21.5万,约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按此比例估算,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数在2019年达到了90多万。[1]
在华的外国人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增强自身的职场竞争力以及个体生活能力,提升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中国进行再学习,而这与我国终身教育的宗旨也是非常契合的。我国的终身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最终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实践。
终身教育的个体功能与国家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华的外国人可以“通过终身教育而很好地生存、发展以及享受的话,那他就在实际上成为这个国家发展的优质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2]
因此,我们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时,也应当将对外国人的终身教育纳入其中,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重教育系统为在华外国人提供教育资源,以社区教育或开放大学等多种形式让其获得相应的教育效果。
但也必须认识到,外国人在中国接受终身教育,可能与其本来的母国文化背景产生一定的张力,其可能意味着某种文化上的冲突乃至价值观的争竞。因此,针对外国人进行的终身教育,有必要加入中国主流价值的引导,使在华的外国人在接受相关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能够逐渐理解、接受乃至主动阐扬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无论对于外国人在华的个人发展,还是对于我国整体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意义。
对外国人的终身教育中加入主流价值导向,本身也是我国发展“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提出的不仅是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而且是“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该体系需要“在基本要素齐备基础上顺应环境变化,追求系统最佳效能释放的动态过程”。[3]对外国人进行兼具专业性和价值引导的终身教育,本身就是在教育系统的运作中追求优质效能,继而在发展的动态演进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二、外国人在华教育的有益历史经验
我国古代与世界各国广泛交往。外国人来华工作、定居,接受中国主流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从而产生中国文化认同,并为中国做出相关贡献,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这其中,尤其以宋元时期的福建最为可观。中世纪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曾来到泉州,他盛赞道:“刺桐港为世界上各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谓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虚也。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4]75-76
这些外国人来到泉州从事商贸活动,很多在泉州定居下来,他们不可避免地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接触。为了更好地在中国生活,也为了更好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或其他事业,在泉州的外国人主动接近、学习中国文化,接受相关的再教育。
宋元时代来华的外国商人被称为“蕃商”、“蕃客”。宋人祝穆对之记录道:“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5]208中国政府在蕃商中挑选“最有德望者”担任“蕃长”,负责管理外商的聚居地“蕃人巷”。根据史料记载,蕃商向往中国文化,主动向官府申请建立“蕃学”。在蕃学中,宴请中国老师教习子弟中国文化知识,传播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至北宋末期,蕃学兴建已蔚然成风,据记载“大观、政和(1107年—1118年)年间,天下大治,四夷响风,广州、泉南请建蕃学。”[6]27蕃学成为外国人接受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
经过百年积累,各蕃学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培养出一大批熟练掌握中国知识,对中国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蕃商子弟。他们中产生了很多深负汉学教养的名人雅士。例如著名的泉州蕃商蒲氏家族成员蒲寿宬,字镜泉,号心泉。虽然血统上是阿拉伯人,但其专爱中国文化,有很高的文学和诗学造诣,并与洪天锡、徐明叔、丘葵、胡仲弓等中国文人通信、唱和,著有诗集《心泉学诗稿》六卷。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六十五》中评价蒲寿宬的作品“颇有冲澹闲远之致,在宋元之际,犹属雅音”。
蕃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继而对其同胞阐扬中国文化,极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汇通与融合,这使得更多的在华“蕃客”接受并适应了中国的主流价值导向、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他们中很多人逐渐取用汉姓和中国式字号,与中国人通婚。
在宋元泉州接受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外国人及其后裔,为泉州本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闽书》《泉州府志》等文献记载,宋元时期的“蕃商”在泉州修桥补路,造福乡里,协助政府扩建城池,建造舰只。他们除了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还为宋元泉州与福建地区的医学、建筑、造船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三、外国人终身教育中主流价值导向的塑造与路径
21世纪,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乃至定居。这些外国人及其子女既然生活在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很多人自然会接受中国的教育。针对外国人的教育应当归属于中国终身教育的体系之内。参照古代经验,现代中国更应当在构建自身终身教育体系时,关注针对在华外国人的教育机制,尤其强调对其进行中国现代主流价值的指引,塑造相应的主流价值导向范式,这无论对于外国人自己,还是对于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都会有相当积极的影响。
第一,应当明确,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是具有自己鲜明的主流价值的。主流价值意味着这种价值观在众多价值中处于主导地位并起着引领作用,被社会大多数民众所信奉,是支撑整个社会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国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發挥着主导和支配性作用。[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尤其在特定的教育中着力弘扬,就具有了巨大的实践意义。只有明晰这一点,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塑造好主流价值导向。
第二,外国人在华接受的各种教育,特别需要主流价值导向的塑造。参照历史经验,如果外国人能够接受中国的主流价值,他们就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积极的建设力量。而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在对外国人的教育中挹注中国主流价值观才能实现。申言之,在相关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强调和宣示,从而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层次的累进,引导外国人逐渐体会并接受中国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进而更深层面地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民情秩序。最后,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使外国人对于中国主流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心理,实现思想上和理念上的归融。
第三,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塑造外国人对中国主流价值的认同与秉持,需要有多元的形式与灵活的进路。可以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以及社区培训、线上培训、开放大学等多种渠道,向外国人展现中国的主流价值,使其熟悉,并产生信任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教育目标的专门性设定,对教育形式的精细化设置,对教育内容的策略性把握,将主流价值观寓于其中,使接受相关教育的外国人,能够在学习专业、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受到、理解到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并在教育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的价值导向。
总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外国际交往必将更加普遍、频繁。面对大量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对其进行中国主流价值的导引,使其对中国国家与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正在建设中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在对外国人的教育中,引入中国的主流价值导向,必将促进中外交流水平与层次的提升,从而为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轶君,蔡琳.在中国的外国人,到底有多少?[Z].澎湃新闻,2020-3-7.
[2]吴康宁.终身教育:理念还是体系?[J].终身教育研究,2021,(1).
[3]王宪平,周向伟.我国建设更加完备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取向与发展脉络——《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眸与展望之五[J].中国教育学刊,2021,(1).
[4]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M].中华书局,1977.
[5](宋)祝穆.方舆胜览[M].中华书局,2003.
[6](宋)蔡绦.铁围山丛谈[M].中华书局,1983.
[7]吴永刚.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权建构[J].宁夏社会科学,2016,(1).
基金项目:
项目号:ZS20197,福建省终身教育课题“终身教育的域外经验与基础范式研究”。
作者简介:
王思杰(1987—),男,江苏连云港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律史。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