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联合广角聚焦助力校本研修发展
2020-06-22袁佩琳
袁佩琳
大连市西岗区教研部门在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不断加大对校本研修的宏观统领、专业引领、微观指导、资源支撑和技术服务,逐步形成“多维度联合,广角度聚焦”的策略,促进了全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了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提升了服务基层学校的品质。
教研部门深入学校参与校本研修是完成工作的有效途径。大连市西岗区教研部门在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框架下,以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以发现、研究、解决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不断加大对校本研修的宏观统领、专业引领、微观指导、资源支撑和技术服务,逐步形成“多维度联合,广角度聚焦”的策略,促进了全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了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提升了服务基层学校的品质。
一、多方调研,把好校本研修之“脉”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阵地,自新课改以来,从“十一五”期间倡导校本研修,到“十二五”强制落实校本研修制度,至今校本研修已经成为学校常态化的教师研修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区域各校本研修发展不均衡,学校领导在校本研修认识上、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实效性方面差异较大,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校层面的问题
一是有主题,不连续。很多学校都能围绕区域大主题开展活动。如学习者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基于数据的教学诊断等,但活动缺少系列化。
二是有制度,无落实。每所学校都有校本研修制度、方案,但是纸面上的和实际开展情况不符。有的只有理论培训,没有实践落实。
三是有活动,实效弱。每所学校都有校本研修,大组活动、小组研讨等,限于学校内部组织,缺少上位的指导,研修效果甚微。
(二)教师层面的需求
教师认为,学校的教研局限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他们希望校本研修提升到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他们需要连续的专业的指导;他们希望校本研修后,在实践巩固中,有专业的跟进指导。
二、创意指导,调治校本研修之“疾”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事业服务中心中学教研部采取了校部联合教研的策略,即教研部和基层学校联合推进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首先,建立校本研修负责人制度。将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分配到各所学校,每所学校有固定的教研员负责联合教研,负责人做好教研部和学校之间的双向需求,研修活动策划、组织、总结等工作。其次,制定了联合教研流程: 指导需求—问题发现—提炼主题—研修设计—活动开展—活动展示—经验提炼—区域展示—经验推广。再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连续跟踪的策略,教研员针对聚焦对象连续跟踪,记录问题解决和成长的过程。我部门以提升研训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为核心,坚持以研促训、训中有研,以需求为导向,营造共享共话共进的学习氛围;坚持以校为本,丰富区域校本研修文化;为教师强内功、为学校谋发展,形成了“多维度联合”“广角度聚焦”这两种创意性的指导策略。
(一)多维度联合,搭建区域校本研修立体平台
在研训工作中,我们主要遵循理中做、做中学、学中行、行中研、研中凝的基本原则,以学习共同体建设,提高研训教师的理论素养;以新课程理念践行,多维度联合,搭建校本研修的立体平台。
1.以学科联合研修模式,助力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1)基本流程
主题选择→观点分享+合作研讨→研训点拨→内涵提升。在精选主题后,通过课堂观摩、合作研讨、微讲座、研训点拨,提升学科教师的学科素养。
(2)联合方式
一是同学科联合。例如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外语、中学物理等开展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联合研修,解决学科教学的整体建构问题。同学科研修教师组织面向全体教师的研修活动,研训教师团队协作,选择主题直击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解决教师学科知识建构、学生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思想培养螺旋上升等问题,逐步形成了中学语文学科“比较提炼—分层实践—合作提升”研修模式等不同学科研修模式。
二是跨学科联合。例如中学理科、中学文科、中学艺术等。解决相关学科的共性问题,组织跨学科的研修活动。互通互学,多视角研修,分享提升;解决相关学科的衔接问题,例如理化生的科学探究系列培养的相关协同,文科写作、朗读教学的共性方法研究等。
2.以学段联合研修模式,助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基本流程
主题选择→思维碰撞+交流研讨→点拨提升→分享实践。针对研修主题,通过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碰撞,在研讨中形成共识,查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2)联合方式
一是同学段联合。例如初三年级组、初二年级组、初一年级组。解决同学段学生教学的共性问题,研讨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段学生的学习共性。例如起始年级中小衔接的学习特点引起的教学问题,毕业年级总复习阶段的学习增长点等。
二是跨学段联合。例如语文中小学全体教师的联合研修、中学理化生、小学科学的中小衔接联合研修。解决同学科跨学段的中小衔接问题、相关学科全学段学习的衔接问题,例如:科学学科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问题。此类问题使高年级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低年段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的前瞻发展目标。
3.以校部联合研修模式,助力提升学校的校本研修水平
(1)基本流程
校本需求巧凝练→研修方案共制定→互助活动共参与→研修提升双收益
(2)联合方式
基层学校根据本校教学或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校本研修需求。再由校方和中教部共同研究、完善,制定适合校情的研修活动方案。研训教师和基层学校教师团队有目标、有主题地参与主题性研修活动。学校先“研”,即校内教研,随后,研训教师即时对活动效果进行点评、总结,完成“修”的过程,利用多种形式进行高位提升。一方面解决学校的问题,起到服务、指导学校校本研修的作用,另一方面,研修教师在实践中提炼成果,推广学科研修的优势。用最及时有效的研修活动,达到研训教师与基层学校教师双获益的目的。研修指导和基層学校教学研究的有效对接,帮助基层学校提炼典型教学经验,解决教学研究中遇到或显示出的问题,提高教学管理实效。研训教师获得宝贵的教学教研指导实践经验,和基层学校互促共赢。校部联合研修,教研员和学校教师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双方受益,双向提高。
(二)广角度聚焦, 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1.聚焦研训教师,科研搭台,高位引领校本研修
坚持以PDCA闭合环式管理,强化研训教师自我管理,提升研训教师研究、指导校本研修水平。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这样的顺序进行循环的科学程序。每项研修工作,必须经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评估计划、完善计划四个阶段,确保各项研修工作的刚性执行与研训教师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做到全时空连续,深化学科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聚焦研训教师,查找团队研修优势,借力科研课题研究,通过区域教研和工作室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使研修活动系列化,研修成果积累常规化,研修经验推广常态化;通过组织研训教师上实践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活动,丰富研训教师研修指导实践经验,提升其研修指导实践能力,中心干部牵头成立诊断指导小组,逐一观摩全体研训教师组织的研修指导活动,并通过面对面反馈、个体反思、集体觉醒、调研总结、典型经验介绍、活动展示及后续追踪活动,旨在促进研训教师内化学习内容,敦促研训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指导技能,提高校本研修管理和指导水平。通过聚焦研训教师,使其不断创新研修模式,有效引领基层学校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保障新课程理念在辖区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2.聚焦不同层次教师梯队,分层共进,全方位引领校本研修
聚焦对象多样化,多角度关注各级教师成长。形成“1+4”教师培训模式,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1”为研训教师,“4”为初职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四个梯队教师。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梯队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名师引领、课例研究、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专项研修活动。聚焦手段多元化,聚焦时空连续,关注跟踪指导聚焦对象。利用聚焦纪实、微格化课堂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留下过程材料,以纪实的形式记录教师成长历程。
3.聚焦个体+团队,带动点面,深层次引领校本研修
为培养典型教师、典型基层研修团队建设,研训教师聚焦指导典型教师,带动聚焦教师所在的教研组或备课组。研训教师带领组内教师利用各校的录播教室,分阶段录制聚焦教师的随堂课、对比课,结合研修专题,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切片,进行微格评析和反思,实现对聚焦教师的跟进式个性化指导。同时,以追踪指导聚焦教师,带动其所在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整体研修活动水平的提高。
三、提练式总结,可视化校本研修之“果”
(一)组织校本研修展示活动
为促进各校提炼校本研修成果,我区域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展示活动,通过“展示”任务的驱动,促进各校及时梳理、提炼研修成果。每个学期,辖区的每所学校都与教研部门进行一次联合研修活动。在活动中,对于特色鲜明、颇有实效的学校,区域教研部门会加强指导和跟进,促进学校在实践中再完善。71中学的“三同三异(同课异构、同班异课、同人异时)展示活动系列”持续三年;7中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实践”系列活动,从微课在课堂上利用到UMU资源平台的建设,从优秀教研组先行到全校全面普及。在区域开展这一系列展示活动,促进了学校在整理修正中不断优化自身的教法、学法,形成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也促進了区域其他学校有效校本研修模式的形成。
(二)开展区域校本研修成果汇编活动
我区域为学校或教师提练、总结学习者课堂建设的经验,并将成果发表在本区杂志《西岗教育》《教学研究》上。在汇编过程中,形成区域校本研修经验。“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为学校搭建经验共享的桥梁。
从过去的“培训”到现在的“研修”,观念的更新促进行为的转变,在“多维度联合,广角度聚焦”策略助力下,我们形成了区域校本研修范式、区域研修团队研修模式、不同学科(学段)研修模式。加强和改进了新时代教研工作,发挥了教研的支撑作用,激发了学校的生机活力。教研员和学校教师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双促双赢共发展,增强了教师研修的主动性和成长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