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2020-06-22林翠霞
林翠霞
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导火线、触发器,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离不开问题的启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也离不开问题的引领。因此,我们要以问题为学习路径,驱动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交互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在追问中明晰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往往以静态方式呈现,学生对其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或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那么,学生对概念的建立只能停留于浅层次水平。所以,我们要创设动态的问题情境,在不断追问中,促使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在辨析中深刻地触及数学概念的本质。
例如,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问题。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分数不仅可以表示量,还可以表示率,学生是基于对量的认识的基础上认识率的,如何实现二者无缝对接呢?我们可以创设活动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一:教师提出问题:“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追问:“2个苹果相对于4个苹果可以怎么说?”学生回答:“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2个是其中的1份,2个苹果是4个苹果的一半。”教师再问:“这一半是什么含义?”学生回答:“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一半是其中的1份。”
活动二:教师提出问题:“把2瓶一样的果汁平均分给2个人喝,每人喝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1瓶相对于2瓶还可以怎样表述?”学生回答:“把2瓶平均分成2份,1瓶是其中的1份,1瓶是2瓶的一半。”教师再问:“这里的一半又是什么含义?”学生回答:“把2瓶平均分成2份,一半是其中的1份。”
三年级第一次认识分数,是从其定义来理解的,以上活动通过多种事例让学生从“份数”的角度充分表述“一半”的含义,厘清了生活中的“一半”的理与数学中1/2的理,初步感知1/2的本质属性,最后再联系生活对1/2进行联想,让学生理解到1/2可以表示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后,代表其中的1份”。
在整体中感悟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只是就题论题,容易让学生的认知局限于一个“点”,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层面,难以建立知识的整体认知结构。因此,我们要建立数学整体认知观,引导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归纳,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推理能力。
例如,加法交换律问题。问题情境为:“25个男生在跳绳,16个女生在跳绳,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据此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再从中得出25+16=16+25,初步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接着通过举例验证、比较、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这是数与数之间的位置交换。
我们再进一步增加情景:“25个男生在跳绳,16个女生在跳绳,20个女生在踢毽子,跳绳和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学生的解答得出如下算式:25+16+20,16+25+20,20+(25+16),20+(16+25),25+(16+20),25+(20+16),16+20+25,20+16+25。
然后教師提出问题:“你能给没有括号的算式加上括号但不改变运算顺序吗?你能依据加法交换律,给这些算式分分类吗?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有的学生依据“括号里的两个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运算顺序不变,结果不变”,得到如下分类:(25+16)+20=(16+25)+20,20+(25+16)=20+(16+25),25+(16+20)=25+(20+16), (16+20)+25=(20+16)+25。还有的学生根据“括号内的部分和括号外的数的位置发生变化,运算顺序不变,结果不变”,得到如下分类:(25+16)+20=20+(25+16),(16+25)+20=20+(16+25),25+(16+20)=(16+20)+25,25+(20+16)=(20+16)+25。通过分类,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还存在数与式相加。
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增加信息,情境变为:“25个男生在跳绳,16个女生在跳绳,20个女生在踢毽子,18个男生在踢毽子,跳绳和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并得出两组式子:(25+16)+(20+18)=(20+18)+(25+16),(25+18)+(16+20)=(16+20)+(25+18),学生发现两部分之间也存在交换律。
由此可见,我们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加法交换律由数与数之间的交换拓展到数与式、式与式之间的交换,进而让学生得出结论:在加法算式中,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推理发现了加法交换律的本质,即加数位置改变,但运算顺序不变,为后面学习加法结合律埋好了伏笔。
在比较中思辨
对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数学知识之间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在思辨中思维更明朗,理解更深刻。
例如,关于百分数的问题。“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两个问题解答后,教师提出问题:“打五折和每满100元减50元,哪种促销方式更优惠?”接着出示以下商品:一个书包200元,一双运动鞋210元,一个保温杯298元。让学生按打五折和每满100元减50元两种促销方式,分别计算各需多少钱。然后观察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与比较,学生发现了当商品的价格是整百元时,两种促销方式所花的钱是一样;当商品的价格超整百元不多时,两种购买方式所用钱数相差不大;当商品的价格超整百元比较多时,两种购买方式所用钱数相差很大。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逼着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商品的原价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整百部分,另一部分是零头部分,整百部分按每满100元减50元相当于打五折,零头部分就不打折,因而,零头不多,差距就不大,零头多,差距就大。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学会了透过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比如,以下问题:“商家搞‘每满几百减几十的促销活动,商品价格都标上类似390几元或490几元,为什么这样标价呢?”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的常见生活事例。所以,我们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模糊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导火线、触发器,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因而,聚焦于思维困惑处、教学关键处、知识联系处、学生易错处、教学难点处设置问题,用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此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
(作者系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责编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