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高端涵养解决低端问题

2020-06-22赵坡

新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敦煌案例美术

赵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书院教师,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深圳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优秀中考命题教师,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评审专家库成员。出版了《做“有问题”的班主任》等十余本教育专著,其中多本专著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馆藏书目”。

案例呈现

以下案例引用自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刘楚腾老师的作品。

整个学期,美术老师都在绘制一幅敦煌仿画,记忆里这幅画有一人高,三四米长。她说,这是她和别的老师合作的作品。美术老师很信任我们,一直把这幅重要的作品摆在美术教室,并不担心会遭到破坏。

事实上,我们对那幅画是敬畏的,没有人敢用手直接触碰它。这敬畏并不是因为害怕美术老师,而是源于对艺术品的景仰。因为这幅画,我们第一次知道,敦煌画不全是灵动飘逸的,也有古拙浑厚的,仿佛看一眼,就会掉进历史的深处。

因為每天都在画画,美术老师的手常常是黑色的。也正是因此,美术老师那段时间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连去餐厅都尽量避开高峰期。

我初中所在的班级,调皮、行为恶劣的学生比较多,甚至还有人曾对老师动过手。但无论是谁,一旦进入那间古旧的美术教室,看到年近花甲的美术老师,就立刻规矩起来了。

在艺术鉴赏课上,美术老师对所展示的画作不会过多解析,她只是让我们静静地看,有时候她点拨几句,我们似乎就能感受到油画里那个伶仃地立在桌上的花瓶,是怎样在寂静里度过一个秋日的下午的。

美术老师似乎从没有教我们应该如何行事做人,如何欣赏品味。但我们跟随她,好像都不自觉地发生了一系列微小的变化。

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教育问题学生,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或教育问题学生时,都会选择“迅速、及时”直面问题的方式。不可否认,这种直面问题的方式确实能在稳定局面、了解学情、督促转变、预防不测等方面起到明显效果。然而,除此之外呢?

刘楚腾老师写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新视角。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美术教室内外的表现判若两人:在美术教室之外,学生调皮、表现恶劣;在美术教室之内,学生不敢用手触碰那幅画,言行立刻规矩起来,对美术老师恭恭敬敬,变得谦和沉静。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显著的变化?

首先,美术老师在绘制一幅敦煌仿画。一般的美术老师不会绘制敦煌仿画,更不会花一学期的时间来绘制敦煌仿画。这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说明这位美术老师特别有品位,所爱及所画非常高端、高雅,这种不落俗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佩;二、能够花一学期的时间来绘制敦煌仿画的老师,必然是执着追求、认真做事、挚爱艺术的老师。可见,这幅敦煌仿画作品,把美术老师高尚的人格、精湛的画技和对专业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让美术老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老师。

其次,美术老师把如此重要的作品摆放在教室,并不担心学生会破坏作品。这种无声的信任胜过千言万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学生愿意和老师亲近,学生也会小心翼翼保护老师喜爱的作品。

再次,在作者看来,美术老师愿意为挚爱的工作付出一定代价,美术老师因为长期画画双手漆黑,宁愿避开人群晚一点去餐厅,体现了美术老师对所从事工作的挚爱及对他人的体谅等美德。

最后,美术老师并未让学生感受到被生硬教育。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别人指出我们的不足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时,即便他们真心诚意、平易近人,但这种直接的方式依然可能让我们觉得不舒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教育的感觉,尤其是被生硬教育的感觉。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正是“内心敏感,外表长刺”的年龄,更不喜被批评、被指导、被教育。所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仅难能可贵,而且颇具智慧。美术老师静静地熏陶学生,正是深谙教育之法的做法。

美术老师的言行让我们看到一个可敬可亲、有识有智的师者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教育,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静谧、深远与美好。美术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让我们看到教育问题学生的另外一种强有力的路径。

案例启示

上述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可以从思考以下3个问题中得到答案——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我们要呈现什么样的教育?

这3个问题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都是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师开展教育的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教师是示范者,是学习对象,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关于“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上述案例没有明确介绍。因此,我主要从后面两个问题谈一谈本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方面,教育问题学生需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基础。

在上述案例中,美术老师表现出平和、执着和脱俗的人格特征。

问题学生的言行更易触动教师的不良情绪,如果教师无法做到足够平和,就会特别容易把学生、家长变成仇敌,从而将问题学生的教育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对待问题学生,美术老师永远那样冲淡安宁,从不疾言厉色,从不高声喊叫,也从不责罚任何人。没有足够的平和,教师很难到达这种境界。

其次,教育是不快捷、不高效的工作。这需要教师在平和的基础上,执着地向着美好,孜孜以求,持之以恒。这种姿态是智慧,是修为,也是信仰。然而,面对学生的问题、家长的质疑、学校的考评、上级的检查,教师很难做到不功利、不急躁、不乱阵脚,此时正需要我们有着对正确做法的执着坚守,教育也需要这份执着。

教师是否俗气,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并由此判断这位教师值不值得尊敬。在上述案例中,美术老师用一学期时间绘制敦煌仿画,给作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想必这是作者心目中难得一遇的脱俗教师。也就是说,教师总要有一些脱俗的特点,以让学生“瞧得起,看得上”,否则教师凭什么教育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问题学生的根基和底座,决定了教师影响学生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智慧之外,却比任何教育智慧都更加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某些教育方法却没有效果时,可能不是方法的问题,而很有可能是使用方法的人在人格魅力方面出了问题。

另一方面,教育问题学生也可以从外围入手。

直面问题、就事论事是一种教育问题学生的方法,优势在于直截了当地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商量对策,对于处理一件又一件具体事务性工作来说,快捷、高效,同时也可以在观念、思维、规则等方面给予学生启迪,让学生获得成长。

但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可能会给学生留下阴影或产生副作用。此刻,教育需要一种能够涵养学生成长的氛围,这种氛围具有某种有生命力的成长因子,能通过观察、接触甚至是呼吸,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知、发现及吸收,在学生灵魂深处形成涟漪,让学生崇敬、向往、追随和守护,从而让学生以高端的成长消除低端的问题。我以为,这才是更具智慧的教育。

从这个角度来说,创建适宜的生长氛围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才能创建适宜的生长氛围呢?

从人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创建生长氛围的主导者、设计者。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生长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生长氛围的设计者和创建者,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師主导的基础上,教师决定着生长氛围中“人”的方向及特质。在上述案例中,美术老师本身就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所以才会让学生倾慕、怀念、回忆。

从物的角度来说,物品呈现生长氛围的灵魂。在上述案例中,一幅少见的敦煌仿画呈现了高雅脱俗的灵魂。美术老师对物品的选择及摆放,早已走出整洁美观的基础需求,已经到了追求生命意义的精神需求。

从事的角度来说,故事推动生长氛围的形成。可以试想一下,美术老师长期打磨敦煌仿画,和学生交流的必然也是与敦煌仿画相关的故事,这和谈股票、豪车、洋房等,完全不在一个境界。这样的故事让学生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在如何帮扶问题学生的成长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直接面对问题的办法,但也可以采用高端涵养的办法,从高端入手解决低端问题。比如,某学生因不喜欢数学而经常上课打盹,我们可以就“上课打盹”这个问题与学生直接交流,但同样可以从改变教学方式,逐步涵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哪一种方法更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哪一种方法的效果更持久、深远?显然,用高端涵养的方式来解决低端问题,是我们帮扶问题学生更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  何欣容

猜你喜欢

敦煌案例美术
样板案例
美术篇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敦煌 敦煌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敦煌飞天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