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橘北枳”给班级管理的启示

2020-06-22马志国

新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群体成员

从一个教育案例说起

下面这个案例,我们似曾相识。

晓楠(化名)是个13岁的男孩,因为父母工作的变动,在初一的第二学期转学了。在原来的学校里,晓楠最大的问题是“懒病”,是班里出名的“懒虫”,每天都懒懒散散的,早晨懒得起床,晚上懒得写作业,在学校里懒得听课、懒得做值日。这次转学,父母非常担心,怕晓楠转学后继续犯“懒病”。

最初几天,晓楠每天回家都诉苦,说他们现在的班级跟原来的班级可不一样了,同学们都太棒了,没有一个像他这样懒散的。晓楠勉强坚持了一个星期,就想转回原来的学校。父母做了好多工作,他总算继续坚持下来了。班主任也发现了晓楠的“懒病”,但是,老师没有特别批评,更多的是鼓励他坚持。老师相信,在这个班上,晓楠只要能坚持住,用不了多久“懒病”就会好转。

果然,两三周后,晓楠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而且也不再那样懒散了。在家里,他每天早晨按时起床,晚上按时写作业;在学校里,他也能好好听课,坚持做值日。是什么治好了晓楠的“懒病”?用晓楠自己的话说,就是看到班上同学都那么认真勤奋,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犯懒了。

这个教育案例,让人不禁想到了“南橘北枳”的故事。我们反对环境决定论,但是,又不能不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班级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也是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心理环境的影响。晓楠改变了犯懒的毛病,影响因素可能很多,但首要的是班级群体规范这个心理环境的作用。由此说来,很多时候,与其着力改变个别学生的行为,不如着力改变班级群体规范。因此,我们说环境育人,必须重视班级群体规范这个心理环境的育人作用。

班级群体规范的概念与功能

每个班级群体,自然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级群体规范。

所谓班级群体规范,就是班级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也就是在班级群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班级成员心理上接受并遵循的行为准则。班级群体规范可能是正式群体中明文规定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群体中自发形成的。班级群体规范形成后,会引导学生按照规范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但是,班级群体规范并不等同于平时说的班级行为规范,更不等同于平时说的班级规章制度。不是把学生行为规范张贴出来,把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把规矩要求明确出来,就会形成班级群体规范。

班级行为规范以及班级规章制度等,是外在的行为准则。我们这里说的班级群体规范,则是被群体成员内化了的心理准则。班级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就是外在的行为准则逐渐内化为群体成员心理准则的过程。不论是正式群体明文规定的规章,还是非正式群体约定俗成的规矩,只有经历了这个内化过程,才算得上形成了真正的班级群体规范。

正因如此,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虽然有统一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但是,不同班级总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班级群体特征,或者说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班级风貌。为什么?就是因为不同班级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班级群体规范。

班级群体规范的功能表现在4个方面,这4个方面相互交织,彼此渗透。

一是群体支柱的功能。

没有群体,就没有群体规范。没有群体规范的维系,所谓群体只能算是一个人群,是一盘散沙。班级群体规范,是维系和巩固班级群体的重要条件。这就是班级群体规范的群体支柱功能。

首先,班级群体规范通过使成员活动协调一致,保证了班级群体的巩固和发展。很难想象,一个班级没有形成班级群体规范,可以成为优秀的班级群体,更不用说巩固和发展了。班级群体规范越能被成员所遵循,班级群体就越能稳定发展。

其次,班級群体规范直接关系到班级群体目标的实现。只有借助班级群体规范,才能鼓励成员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阻止成员不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从而推动班级目标的实现,推动班级群体稳定而健康地发展。

最后,班级群体规范可以提高和维护班级群体的同一性。班级群体的成员,是根据班级群体规范的特征来相互认同,形成“我们感”的。班级群体规范越强有力,班级成员的认同感也就越强,班级群体也就越有凝聚力。

二是评价标准的功能。

班级群体规范一经形成,就成了群体成员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评价标准,使群体成员的评价和看法上趋向统一。学生对同学和自己的行为、情感、学习等的评价,都是以班级群体规范为参照。这就是班级群体规范的评价标准功能。

评价标准功能,不是外在的和强制的,而是内在的和自愿的,于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决定了成员的个人行为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会得到大家的欢迎;反之,违反群体规范的行为,会遭到群体的排斥,甚至是惩罚。因此,学生个体总会倾向于按照群体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是群体动力的功能。

所谓群体动力,说的是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及群体的影响。班级群体规范是对个体和群体有重要影响的动力因素。

班级群体规范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论的压力,迫使其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正是这样,班级群体规范成了促进群体发展的动力。

四是行为导向的功能。

班级群体规范,规范了成员的活动范围,规范了成员的行为方式,规范了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等。这就是班级群体规范的行为导向功能。

班级群体规范的功能,最终都会体现为对学生个体的行为导向。我们的班级管理目标,都要通过班级群体规范,才能引导学生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

影响班级群体规范的心理因素

班级群体规范的形成,受到多种群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是班级群体压力。

所谓班级群体压力,就是班级群体对学生个体的一种影响力。这是维系和巩固班级群体规范的重要群体心理因素。

班级群体压力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不是明文规定的,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凭借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形成的压力去影响学生。班级群体压力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却是一种无形的难以违抗的力量。因此,当某个学生的意见与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不一致时,他就会感到紧张,就会担心来自群体的某种惩罚。人都有归属于一定群体的需要。如果某个学生偏离大多数同学的看法,则意味着这种归属感受到威胁,于是,学生个体就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就这样,班级群体压力无形中影响着每个群体成员,从而有助于形成班级群体成员共同的行为,有助于维系和巩固班级群体规范。

班级群体压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来自群体的信息压力,就是个体会受到群体提供的信息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判断和行为。所谓“傻子过年看街坊”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还有一种是来自群体的规范压力,就是个体因为担心违背群体规范而受到某种形式的惩罚,从而调控自己的行为以免偏离群体规范。所谓“随大流”说的就是这种现象。谁都难免会“随大流”,即便所谓特立独行的学生,从根本上也难逃群体规范压力的影响。

这两种班级群体压力往往是共同作用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家里有任性的毛病,但在学校里会有所收敛或得到矫正。再如,有的学生自习课上不想学习,但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认真学习,自己也就开始学习了。

我们还要注意到,班级群体压力也会有某些消极作用,可能会抑制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利用班级群体压力来制约某些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强化班级群体规范;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避免班级群体压力的负面影响,维护学生学习和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班级群体舆论。

班级群体舆论,就是在班级群体中占优势的、被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对形成和强化班级群体规范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班级群体压力对班级群体规范的影响是无形的、内在的,那么,班级群体舆论对班级群体规范的影响,则是有形的、外在的。比如下面这位老师谈到的教育案例。

今天下早自习课的时候,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回到办公室,看到我就兴奋地说:“你们班一个学生,今天早自习迟到了5分钟左右。当他进教室的时候,你们班好多学生停止了读书,对他喊‘你怎么迟到了,太给我们班丢人了!当时,这个学生的脸都红了,很不自在,低着头走到座位上。你们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听英语老师这么说,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知道,正确的群体舆论已经在我们班生根发芽,并发挥作用了。

是的,这就是班级群体舆论对班级群体规范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有形的、外在的,是通过言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对班级群体规范的影响更明显。

所以,我们要培养班级群体的健康舆论,旗帜鲜明地肯定正确的舆论,否定错误的舆论,使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得到表扬,使违反群体规范的成员受到批评,不失时机地做好班级群体舆论导向工作,强化班级群体规范。

三是班级群体凝聚力。

不言而喻,班级群体凝聚力越强,越能强化班级群体规范,越能增强学生遵循规范的自觉性。关于班级群体凝聚力,后面将有专题讨论,这里就不再详谈了。

四是班级群体的从众倾向。

从众倾向是学生个体与班级群体保持一致的重要心理机制,对维系和强化班级群体规范有重要意义。对此,后面也将有专题讨论。

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化过程

班级群体规范,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人的心理准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化。

第一方面,注意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容设置。

心理学家谢里夫的“游动效应”实验告诉我们,群体规范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群体成员的自我知觉和判断相符或相近,而不能是任意而极端的。也就是说,群体规范本身的合理性对于群体规范的保持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群体规范本身的合理性太差,与群体成员自我判断差距太大,规范就很难保持下去,很难起到应有的功能作用。

这启示我们,在班级规章制度内容的设置上,不能要求太高,不能要求太严,要考虑到规范本身的合理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要充分考虑到实施起来的现实性,既不一味迁就,也不盲目拔高,最好是坚持“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的规章制度,最容易内化为学生心理上接受的班级群体规范。否则,所谓规章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很难内化为群体规范。

第二方面,注意班级群体规范的形成方式。

心理學家科赫等人曾对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体生产效率做过研究,发现随着一项新的管理措施的实施,三个不同工人群体的生产效率有不同的变化。本来,这些工人群体已经建立了相同的生产规范,也就是每分钟生产固定数量的产品。不同的是,新的管理措施实施前,前两个群体参与了新管理措施的协商和确定,第三个群体只是被告知管理措施将要变化,而没有参与协商和确定。结果,新的管理措施实施后,前两个群体的生产效率稳步上升,第三个群体的生产效率却下降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群体规范形成的方式,影响着成员对规范的接受和认同。成员是否参与了规范的制订过程,决定了规范能否更好地被成员所接受。

这告诉我们,班级规章制度的内容,可以也应该由班主任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但是,在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应该引导全班同学参与讨论,群策群力,自下而上,逐步集中。这样形成的规章制度能够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的意志,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助于规章制度内化为班级群体规范。

第三方面,注意班级群体规范的实施策略。

具体策略难以尽述,这里仅结合群体心理学研究谈两点。

一是注意避免“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是说,一种最初的不良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往往会无限扩展甚至恶性蔓延。这启发我们,班级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敏锐性,对违背规章制度的现象,一定要抓住苗头,防微杜渐,及时纠正,避免“破窗效应”。这样,有助于规章制度内化为班级群体规范,有助于班级成员自觉遵守班级群体规范。

二是注意心理重心人物的作用。研究发现,对重要的群体活动,特别是有关群体外的或群体间的活动,成员都期望群体领导能够作出表率。这很好理解。研究还发现,一般来说,群体中地位高的成员比地位低的成员,行为更容易偏离群体规范。这也并不费解。就成人社会而言,在一个群体中,行为更容易偏离群体规范的是谁?是那些地位高的人。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为了促进班级规章制度内化为班级群体规范,一定要发挥心理重心人物的表率作用。谁是班级群体的心理重心人物?一是正式群体的“领导”,也就是学生干部;一是非正式群体的“首领”,也就是学生中的小头头。每位智慧的班主任,都会着力做好这两种心理重心人物的工作。

当班主任为学生的问题行为而头疼时,不要忘了发挥班级群体规范这个心理环境的作用,不要忘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启示。(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群体成员
两只挂钟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墙化”更需“强化”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