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策略探析
2020-06-22唐国策
唐国策
摘 要:幼儿音乐教师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启蒙者、引导者,其专业素质主要包括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音乐教育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与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文章从相关政策法令、后天音乐环境及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对于对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幼儿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教师角色定位、音乐技能水平与音乐学科教学能力三方面,分析了幼儿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并从如何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设置与幼儿基础教育对接、以及加强音乐技能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学科融合几方面对幼儿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师 专业素质 问题 策略
幼儿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在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艺术纳入幼儿园教育内容,明确幼儿艺术教学目标为感受、参与与表达三点,即:“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纲要》中的三点要求可以看出,幼儿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丰富幼儿音乐经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使幼儿喜欢上音乐,并能够通过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以要求幼儿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为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其中对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方面要求“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学科特点与基本知识”,对教师通识性知识要求提出“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从对教师专业标准来看,幼儿音乐教师应熟知幼儿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学习音乐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需具有相应音乐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技能以及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不仅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更取决于后天成长的音乐环境因素,良好的音乐环境能促音乐天赋的发展。戈登认为“音乐环境的丰富性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可见,幼儿时期是人们音乐能力发展的最佳阶段,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于个人音乐能力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如: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中自己听到的歌曲进行模唱,又或在听到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时,会不自觉的跟随音乐摇摆身体,但音乐能力的获得又不能完全依靠幼儿本身发展,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开端,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极具必要性。
一、当下幼儿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低下的主要表征
1.教師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一时期,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教师通过聆听、歌唱、舞蹈、游戏等一系列有趣的音乐活动,引导他们感知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体会音乐给身心带来的愉悦感,并鼓励幼儿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幼儿音乐教育是音乐启蒙教育,教育的方式应是启发、引导、鼓励式的,学习的过程更应该是快乐的,让幼儿不知不觉在游乐感受音乐的美,不应是将音乐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乐理、演唱、演奏等不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理论知识或技能训练上。每个幼儿的音乐能力也各有差异,对于一些音乐能力不那么突出的学生,教师给他们多提供表现的机会,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以观众的角度来欣赏,对于不同幼儿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应该给予更多的认可,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他们,教师应该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评判者,更不应该吝啬对幼儿的表扬与赞美。可见,不管是从幼儿身心规律特点,还是《纲要》中的要求来看,幼儿音乐教师有时是艺术活动的引导者,有时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而最本质的身份应该是学生艺术活动的欣赏者,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培养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和价值。
2.音乐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是对幼儿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良好的音乐技能可以促进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幼儿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包括歌曲演唱能力、歌曲弹奏能力、身体律动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自身的音乐技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歌唱跑调,教师不能够唱准钢琴弹奏的音调,歌唱过程中节奏型唱错,速度忽快忽慢,甚至不会最基本的击拍;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能力薄弱,钢琴转调运用不够灵活,五线谱的视奏能力较差,不会看五线谱标记的调号,不能根据儿歌的音域和幼儿的嗓音实际情况定调,局限于只能弹奏调号中升降记号较少的大小调,且从歌曲开始到结束都是用一个和声或一种节奏型伴奏,大调的歌曲用小调的和声来伴奏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幼儿舞蹈编配能力欠缺,在幼儿教学中侧重舞蹈技能的训练,让幼小的孩子一味地重复机械的技巧动作。以上问题的产生也与每个幼儿音乐教师的职前教育经历息息相关,不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与音乐课程结构设置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有的学校以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有的学校则以培养实践操作型人才为主。音乐类课程虽然是各个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不同学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有的学校开设有声乐、钢琴、舞蹈、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课程,有的学校音乐课程的开设上进行了相应的删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与音乐课程设置的差异,在一定程度导致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在音乐技能水平上的良莠不齐。
3.音乐教学实践能力欠缺。幼儿教师自身音乐技能的不足与局限,以及自我职业角色定位的不准确,也制约了他们在音乐教学能力上的发展。首先,音乐教学能力的欠缺首先体现在教师无法将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为幼儿音乐教学服务,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学科教学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些教师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却不一定能上好一节幼儿音乐课。其次,对于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与方法了解不够深入,上课模式单一,将幼儿音乐课上成了乏味且机械的歌唱课、舞蹈课。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幼儿艺术的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制作(making)系统、知觉(perceiving)系统、以及感受(feeling)系统。这三大系统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少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只强调枯燥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会使幼儿难以获得音乐经验,对音乐产生兴趣。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感受方面,而忽视对音乐基本形式因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等)的关注,在这种教育下,幼儿的音乐素养便会缺失。不管是音乐感受力,还是音乐知识技能,都必须让幼儿参与其中,简而言之,制作系统的参与始终贯彻于幼儿音乐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懂得音乐心理学知识、音乐学习的心理学原理,以及运用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譼?訛。
二、提升幼儿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策略
1.树立正确的幼儿音乐教育观念。音乐教育对于幼儿虽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扮演着“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幼儿音乐教育的本质应是审美教育,根本任务首先应该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幼儿园的音乐课是学校音乐启蒙教育的开始,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同时也是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途之一,音乐有助于幼儿认识以及欣赏自然与生活中的各种美,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幼儿音乐教师首先应该重视音乐教育赋予幼儿发展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担负起“音乐启蒙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其次,当下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幼儿的音乐教育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们的相对重视,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社会上各种五花八门的音乐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看似热闹的音乐氛围,其实充满了浓郁的商业气息,在教学中重技能训练,忽视了幼儿对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违背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使音乐教育变得功利化,扼杀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另外,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中,幼儿园音乐师资短缺,幼儿园里音乐课开课率及教学质量并不高,大多数家长与教师认为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和舞蹈课,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到音乐学科的审美教育价值与教学规律。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主张并提倡“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也就是音乐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中,音乐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各教学与活动环节的,要想寓音乐教育于幼儿生活中,让幼儿生活音乐化,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幼儿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及音乐教育理念至关重要?譾?訛。
再次,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发现,即使幼兒不识字,也不识谱,更不懂相关乐理知识,但是当听到他人演唱或电视里播放一些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歌曲时,他们不用大人们教,多听几次后便能自己唱会。可见,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循序渐进,遵循幼儿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尊重不同个体幼儿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如小班的幼儿能够初步感受音乐,能够模仿唱一些简单的句子,音乐的创造力处于萌芽阶段;中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逐步增强,能够听辨音乐的音高、情绪与色彩,并能用一些简单乐器创编一些简短的乐句;大班的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更强,歌唱与节奏能力继续提高,在音准与节奏的控制方面更加准确。
2.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要与幼儿音乐基础教育对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艺术师范专业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音乐课结构程设置研究发现,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早已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实际情况脱节,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掌握颇具难度的音乐知识与技巧,故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像音乐表演型人才那样,需具有高水平的音乐知识技能,但是没有音乐知识技能的幼儿教师则是不合格的。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音乐表演专业,是以培养艺术教师为目的的师范教育,不仅要求有相当水平的音乐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学科知识,具备音乐学科实践教学与科研的能力,最终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教学有机结合,方能培养出“站稳讲台、上得舞台”、综合能力较全面的幼教人才。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均开设了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虽然理论上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音教与音表的区分开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几乎如出一辙,音乐教育的师范性不够突出,音乐表演的舞台实践性也不够明显。而一些考生选择报考音乐教育专业则是因为音乐教育专业不像音乐表演专业那样有身高和形象的报考要求,在进入大学后,也没有意识到二者在本质上的不同,导致专业学习方向定位不准确,一味地重视技能练习而忽视音乐理论与教育学基础原理的学习,在毕业进入教师岗位后,无法胜任幼儿音乐活动课的教学。
在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设置方面,高校要根据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四大内容:歌唱、韵律活动、乐器演奏与音乐欣赏所需,适量调整相应的理论、技能、以及教学实践等课程的开课比例,增强课程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所有的课程都要与幼儿音乐基础教育的需求对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音乐理论知识课程与音乐技能训练课程、音乐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首先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纳入与幼儿音乐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如声乐课应要求学生在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后,适时地将幼儿歌唱发声原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加入其教学内容中;钢琴课除要夯实钢琴演奏的基本功之外,需要更加重视对儿歌的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方面的训练;幼儿舞蹈的编创与教学也应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次,整合音乐理论知识课程与音乐技能训练课程,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集中精力把主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扎实,并处理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教学科学文化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的矛盾比例。最后,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音乐游戏活动设计等与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相关课程应纳入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范围内,掌握这些课程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是将教师自身高水平的的音乐技能转化为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所需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只有熟知音乐学科教育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教学,音乐技能在幼儿音乐活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即使自身的音乐技艺再高超,对于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束手无策。
3.加强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幼儿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不要求教师是演奏或演唱方面的拔尖人才,但拥有良好的音乐技能是幼儿音乐活动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首先,幼儿音乐教师必须要多才多艺,“唱、奏、跳”样样精通,掌握一定的声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编创、合唱指挥等技能以及基本乐理、曲式、和声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幼儿歌唱方面,教师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指导幼儿正确的歌唱。虽然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以美声民族唱法为主,但在幼儿歌唱教学中却不需要完全用到如此专业化的声音,教师可借鉴美声民族唱法中的气息运用、咬字吐字、声音位置等方法,结合儿歌的歌词与旋律特征,用自然优美的嗓音进行正确的范唱,音高与节奏准确无误即可。由于幼儿自身的音域不宽,所以教师要积累足够数量的幼儿歌曲,在选曲的难度、定调上要符合幼儿的音域,避免幼儿长时间的歌唱以及在歌唱时大声地喊唱。在乐器演奏方面,要求教师能够运用钢琴、吉他等乐器为幼儿歌唱或舞蹈进行伴奏,并教会幼儿能够辨认不同乐器的形状、音色、用途等特点,以及演奏一些比较容易弹奏的节奏乐器为歌唱或韵律活动进行伴奏,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舞蹈编创方面,主要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创作编排出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开展幼儿韵律活动。教师可以从根据音乐的歌词韵律特征,将字、词、句带入特定的节奏型中,然后再加以拍手、点头、跺脚等动作配合。另外,幼儿生来就喜好模仿,教师编创的舞蹈动作应该简单明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征和审美观,让幼儿学起来比较简单,能够用肢体作出与音乐相谐调的舞蹈动作,如果在韵律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出一些与幼儿生长发育不相符的高难度技巧动作,如劈叉、下腰等,则会使幼儿对舞蹈产生恐惧与抵触的情绪。
其次,由于幼儿学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以及幼教职业的特殊性,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的综合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如在歌唱活动《红花献给好妈妈》中,通过对歌曲的演唱,让幼儿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敬爱之情,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朵大红花送给妈妈?讀?訛。从活动要求可以看出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美术手工技能,通过音乐活动内容的拓展,将音乐与美术手工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幼儿自己做出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又如歌曲《影子》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影子是如何产生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入手,与幼儿共同探索影子产生的原理和如何让影子变高、变矮等。此外,文学、戏剧、自然等学科都可以用为幼儿音乐活动作为铺垫,但学科的融合不能喧宾夺主,而在于增进目标学习的有效性。交叉学科的融合是提升幼儿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综合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所需。
结语
没有音乐陪伴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意志力和想象力,国家与社会以及个人都应该充分认可音乐教育赋予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意义。幼儿教师是最早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无疑在每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应重视社会服务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方面,必须与幼儿音乐教育实际所需对接,教师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学科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等专业素质才能得到发展与提升。作为幼儿音乐教师,自身要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教育观念,提高自身音乐知识与技能水平,加强音乐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创新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方法,将音乐艺术与教学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为主,使幼儿从小感受到音乐的美,热爱音乐,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才能得以成功。
注释:
【美】艾德温.戈登,余原,译.婴儿音乐学习的秘密[M].北京:中央音樂学院出版社,2013.
孙晨燕.幼儿园音乐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及其启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
【美】H.加登纳,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黎松涛.专业幼儿教师音乐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张晓钟.关于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琴台书苑幼儿教育研究室.幼儿园多元互动教材.艺术.中班.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徐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赵军,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6(31).
注: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茂名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音乐课程与幼儿音乐教育对接研究”(SZ2017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