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外宣译介模式探究
2020-06-22史薇
史薇
摘要:从西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到唐代把南海诸岛纳入版图并进行行政管辖开始,我国对南海的持续管辖证明我国的南海主权是毋庸置疑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南海主权争端逐渐显现,以美为首的西方舆论对我国南海政策的舆论误读不利于我国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因此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南海主权外宣译介模式,客观、全面地向世界展示我国南海管辖历史以及南海政策,增强我国在南海事务上的话语权。
关键词:南海问题;外宣;译介模式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4.04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4—0175—04
一、我国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
我国对于南海诸岛的管辖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并将其属地设置为海南、苍梧、合浦等9个郡,直接归属汉朝管辖[1]。随后,西汉政权利用南越时期就已初步建立的中国大陆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上贸易往来航线,开辟了从徐闻、合浦等港口出发,经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海上贸易航线,即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东汉将军马援南征时曾到达千里长沙,即今天的西沙群岛,南海海域第一次出现在汉代中国地形图上。唐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渔民到达南海海域从事渔业捕捞活动,唐朝商人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上贸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南海诸岛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被列入唐朝版图,并归广南西路管辖。明朝政府海军在南海海域巡逻确立了对南海海域的管辖。清政府第一次将南海诸岛划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将南沙诸岛纳入版图并进行行政管辖,在西沙海域巡逻。近代史上,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南海的行政管辖,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把中国最南端的疆域线延伸至北纬4度,曾母暗沙也被包含在内。此外,商务印书馆于1948年发行了《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在南海海域将四大群岛标注其中,并在四周画有U型断续线,这是中国在地图上第一次正式标出U形断续线。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于1951年8月15日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指出: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同为中国领土。1954年發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正式确立了南海9段(九段线)、东海1段的断续线。历史上我国对南海的主权不仅体现在国内出版的地图上,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例如原民主德国于1954年出版的《世界大地图》、法国于1968年出版的《世界普通地图》都将南海诸岛标注为我国领土。
二、“南海问题”的起因及美国态度的转变
(一)“南海问题”的起因及核心问题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就南海的主权归属与海域划界产生的争端。南海争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争端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两大方面展开。一是南海礁岛的主权归属问题。1968年由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南海存在亚洲最大的油气田,油气田开采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导致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对我国的南海主权提出质疑,甚至派兵占领部分岛屿,试图通过此手段将南海诸岛占为己有。争议最突出的是南沙群岛,共有44个岛礁被非法侵占,导致中国只实际控制8个岛礁。越南侵占最多,达到29个,菲律宾占领8个,马来西亚占领6个,文莱占领1个[2]。二是海域划界的争议,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做了界定,赋予沿海国家200海里的管辖权。南海附近的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有利于己国的角度解读公约,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主张范围扩大到中国南海海域,这样就与中国之前主张的南海“九段线”主权划分的海域产生重叠,从而形成海域划分问题上的分歧与争端[3]。
(二)美国在“南海问题”中态度的转变
1.20世纪70年代~90年代采取中立态度
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对于南海诸岛的主权争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此采取“避免介入、不持立场”的中立态度和“模糊性”政策[4]。中菲西沙海战后,1976年美国和菲律宾在进行军事基地谈判时,菲律宾试图以其境内的军事基地使用权来换取美国在“礼乐滩”受到中国“攻击”时出兵援助菲律宾的承诺。当时中美建交不久,美国为了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在此问题上采取“模糊的”中立政策,对菲律宾提出的要求做出模棱两可的回应,提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前提是“和平解决争端,抑制使用武力”,也就是说没有明确说明是否会在礼乐滩发生冲突时援助菲律宾。
2.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步介入南海争端
美国在“南海问题”中采取的中立态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慢慢有所改变。中菲之间美济礁事件期间,1995年5月美国发表“南海声明”,第一次表明放弃“中立”立场,以官方途径明确解决南海争端的方式应该是外交而不是武力,同时强调了南海海域航行自由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美国反对中国在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过程中为了自卫而使用武力。2014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表明为了其盟友的利益不排除在南海采取先发制人军事行动的思想。以此可以看出美国插手南海争端的端倪,并且表明了自己支持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政治立场,同时把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看作是“侵略”。
3.美国主流媒体片面报道,误导国际舆论
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与美国的外交政策高度保持一致,因此为了制造对美有利的国际舆论,在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争议事件中,美国的主流媒体采取了谴责中国,支持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报道。同时,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对南海争端进行片面报道,渲染“中国威胁论”,质疑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企图通过引导国际舆论达到他们插手南海事务、遏制中国的目的。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与矛盾以及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以美为首的西方媒体在“南海问题”上带着有色眼镜进行宣传报道,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政策和主张的误读。另一方面,我国对“南海问题”的外宣译介工作相对滞后,虽然国内学者对南海历史及南海争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不论是官方组织还是非政府的研究机构或者学者,鲜有把研究成果翻译成世界通用的英语来向全世界宣传我国的南海政策,向世界证实我国在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以及我国南海政策的合理、合法性。因此如何让世界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南海政策,从而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为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奠定基础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高效南海主权外宣译介模式
译介的过程不仅仅是翻译的过程,也是跨文化传播的过程。“译介学认为,文本的翻译只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译本在进入翻译之前,选择‘由谁来译‘译什么‘对谁译以及译本经过翻译之后,‘选择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传播,都需要进行把关、选择和操控。”[5]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谁( 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6]。拉斯韦尔的5W理论可以适用于译介学,回答谁来译(who translates)、译什么(translates what)、通过什么渠道传播(in which channel)、译给谁看(to whom)以及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下面将基于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探讨我国南海政策外宣译介模式及有效线路。
(一)Who translates——构建多元的译介主体模式
译介主体“负责收集、选择、加工及传输原文本信息”[7],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体是指“外宣材料及其思想内容的跨文化编译者与输出传播者”,狭义的主体是指政府机关及其下属宣传部门的从业人员及各类翻译人员[8]。当前形势下,政府机关的对外宣传部门是有关南海历史、南海主权及我国相关南海政策译介的绝对主体。政府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既可以通过官媒对外发布新闻报道,也可以通过其管控的外宣部门进行对外宣传。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国内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专著及论文。还有不少学者搜集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有关南海的珍贵历史资料,包括政府公文、地图、民间航海图、照片、书籍等,这些资料证实了我国各个时期的政府对南海的管辖及我国渔民在南海诸岛从事渔业活动的记录,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证明自古以来南海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证明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和主张是有史可寻有理有据的。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珍贵的史料及研究成果只有极少数被翻译成英文,究其原因还是翻译主体的局限性。因此要发动各级力量,建立由政府牵头,形成学术研究机构、高校、甚至个人的多级化、多元化的译介主体模式,形成由政府出资,学术机构、个人出力的译介运作形式。译介主体身份的多样性,使得“南海问题”的译介不再仅仅具有官方特点,同时还带有民间色彩,可以让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更加多元化地了解南海的历史及我国的南海政策。
(二)Translates what——整合各种资源,精选译介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内专家及学者对“南海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成果都需要翻译,应把所有的文献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选取国际社会急需了解的以及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南海政策和我国南海主权的依据性材料等内容作为南海外宣译介的主要内容。
1.历史上中国对南海地区管辖的佐证资料
正如前文所说,从汉代开始我国在南海地区就有渔民从事渔业活动,并且开辟了从中国大陆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海上航线,即“海上丝绸之路”。并且从唐朝开始,我国开始把南海诸岛纳入版图并对南海进行行政管辖。此后,我国历代政府都对南海通过设立郡县、派遣水师巡逻等方式进行持续管辖,从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地图、航海图、地方志、照片等文献资料,还有不同时期其他国家印制的把南海归为中国版图范围的地图。这些资料可以证明自古以来南海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应着重把这些历史资料翻译作为译介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其他国家的民众了解南海的历史、了解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接受、支持中国政府的南海主权的主张。
2.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并为此做出的努力
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并且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西方媒体会从各自国家的利益出发,在新闻报道时会带着有色眼镜进行片面报道,误读我国的南海政策,做出对我国外交形象不利的报道。因此作为译介主体的广大翻译工作者,有义务向世界宣传我国的南海政策以及我国为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所做出的努力,让世界人民看清事实的真相。
(三)In which channel and to whom——多渠道譯介途径,提高受众宣传针对性
我国有关“南海问题”的对外传播一直都是以政府管控的外宣机构、外宣媒体的官方传媒渠道为主,是强势的传播主体。政府的传播主体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我国政府在对内宣传过程中的主体性往往是显性的,这是因为中国的广大受众认为政府发布的消息具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然而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宣传受众往往更倾向于接受来自非政府的声音,在他们看来,非官方的声音不会带有很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色彩,会更加可信。因此,有关南海主权主张与争端的外宣传播不能照搬内宣模式,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让民间的一些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加入进来,针对不同的受众采取有效的译介途径。
美国学者伯纳德·科恩将传播受众“细分为普通受众、专注受众、精英受众和舆论领袖”[9],占大多数的普通受众对于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不太关注,而且他们获取消息的来源多为报纸、网络、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对于普通受众的译介宣传政府要选择“隐身”,不需要太多的政治宣传与说教,以民间的视野传播我国的南海政策,以来自民间的声音打动其他国家的普通受众。此外,占少数的精英受众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比较关心时政,除了会关注报纸上的时政消息还会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对于此类受众的外宣,不仅要通过官方报纸进行客观的时事报道,还需要通过译介质量较高的“南海问题”国内研究论文或专著,以及相关会议、论坛的研究成果,让其对我国的南海历史及南海政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发现我国政府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态度和决心。
(四)with what effect——利用新技术建立快速高效的译介效果反馈机制
“受众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即译介效果[10],可以显示出译介是否达到了既定的传播目标。对于传统媒介如报纸、书籍等译介的传播效果可以从报刊的发行量体现出来;对于新媒体的译介途径如广播、电视、网络,可以快速地通过收听、收视率以及网络的浏览量和转载率来快速获取反馈数据。对收集的数据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统计、分析,译介主体根据统计结论及时调整译介模式确保译介工作的成效。
四、结语
我国对南海及其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南海油气田的发现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使得南海周边部分国家对我国的南海主权提出质疑,从而产生南海争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妄图插手南海事务,并通过发表不利于中国的不实报道误导国际舆论,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因此我国要改变相对滞后的“南海问题”译介研究,多渠道、多元化地发展南海主权译介宣传,向世界人民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的南海历史及南海政策,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为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庚全.新形势下南海主权外宣译介模式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04).
[2]张荷霞.南沙群岛岛礁战略价值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4.
[3]苏俊杰.解析南海争端有关法律问题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思想[D].外交学院,2011.
[4]栗广.美国对南海争端的立场演变及其未来走向[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8(04).
[5]殷丽.《黄帝内经》海外译介模式研究与中医药文化“走出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06).
[6]丁立福.论安徽地域文化对外译介既存问题与出路[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7]吴赟,蒋梦莹.中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模式研究:以残雪小说译介为个案[J].外语教学,2015(06).
[8]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9]Bernard Cohen.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M].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10]郭庆广.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Study on the C-E Translation and Mode of External Publicity for the Dispute of South China Sea
SHI Wei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hu Anhui 241002,China)
Abstract: There is no doubt about Chinas sovereignty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which is proved by the continued jurisdiction over this area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hen "Maritime Silk Road" was developed, to the Tang dynasty, when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rritory and under its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Since the 1970s, disputes over sovereign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gradually emerged.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policy over South China Sea by western public opinion,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odel of translation and external publicity of South China Sea sovereignty in order to present China's jurisdiction history of South China Sea and Chinas policy over South China Sea to the world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By this way we expect to enhance China's discourse power in South China Sea affairs.
Key words: dispute of South China Sea; external publicity; mode of translation and publicity
[責任编辑:尚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