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20-06-22刘仙龙崔绍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作文教学

刘仙龙 崔绍怀

摘要:一个时期以来,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需要我们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强调劳动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试题引导青年学子深思劳动价值观,是对新时代如何落实“五育”的回应。

关键词:劳动;作文;教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4.03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4—0130—04

一、高考作文导向

高考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亦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语文试题特别是高达60分的作文题目历来是学生、教师和社会各届关注的热门话题,每年均会引发强烈反响。而2019年全国I卷有关劳动价值观的作文题目,引发了诸多社会人士特别是青年学子对劳动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近年来,在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高考作文呈现出新的亮点。就2019年高考全国卷I的作文题目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有利于全面理解教育内容,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试题是高考选拔和育人的直接载体,在反映时代社会发展、实现思想引领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我们熟知、常提的德育、智育与体育,还应包括美育与劳动教育,而后两者常常被我们淡化和忽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已经逐渐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在生活日益改善、价值观悄然变化的今天,毋庸讳言,劳动教育是一块短板,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我们要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1]2019年高考命制这一题目强调劳动这一话题,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教育意义。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目标。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目标和核心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提出了三大方面、六大要素和18个基本点,其中就提到了“劳动意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这样表述的: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些表述与今年高考写作的命题意图是相一致的。

(三)将学习与生活、书面写作与口语交际融合,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语文是一门综合实践极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演讲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对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演讲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感悟和情感等,演講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也能较好地体现语文的学科特色。

(四)将历史与时代、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纵深思考,体现一定的批判性与思辨性。“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与“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关于劳动观念的历史溯源;“学习忙”“交给人工智能”与“花钱让别人去干”则是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引导青年学子对这些偏差认识和错误态度进行反思。作文题目中所提到的内容是真实存在于学生身边的鲜活而普遍的事例,学生应该是有切身感触的。

(五)强调情境,在情境中引发思考,让思考有一定的时代依据与社会氛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指出:“情境化试题是近年来高考寻求改革的突破点。”[2]这个结论意味着,我们应该关注情境化试题的命题导向与规律,而不仅仅是研发应对这些试题的方法。尤其是作文,要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愿意说,就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想说、愿意说。

二、作文题目解读

2019年高考作文仍属于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主要由引导材料、写作任务和基本要求三部分构成。

(一)引导材料

引导材料主要在于设置特定情境,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路启发,让学生有问题想思考,有心里话想说,有观点想表述。2019年作文的引导材料可以概括成“一个核心、两个层次和一个过渡”。一个核心:材料贯穿着“劳动”这个核心词,而且结合材料应理解为动词,特指体力劳动,是比较贴切的。一些学生将其与脑力劳动混淆,甚至有同学将劳动泛化成勤奋、奉献、敬业、奋斗等,这都是未能结合材料呈现的语境准确理解概念的体现。两个层次:一是从正面看,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作为学生立论的依据和参考;二是从反面看,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学生“不理解”“不愿意”和“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可作为学生进行驳论的方向和内容。如果既能正向立论,又能反向驳论,那是最好的选择,显得文章角度多,有批判力和现实感。一个过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是过渡语,“这”显然指的是前面的正反两个层次,“深思”与下面的“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相呼应。

其实,材料作文首先必须立足材料,对材料进行深入解读和领悟,然后再按任务要求进行写作。然而,在日常教学和模拟考试中我们仍然发现,不少同学一是脱离材料,二是无法准确、透彻地理解材料。这需要教师加强示范,为学生条理清晰地分析材料,揭示材料所涉及核心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

(二)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限制了写作的方向、范围和文体,防止虚构与套作,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第一个是“结合材料”,即不能脱离材料,体现在对材料一个核心、两个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方面。第二个是“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包含了具体对象、情境和文体。在此要特别强调文体(演讲稿)的要求:演讲稿要有题目、称谓、问候,语言要口语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有感召力和现场感。正如孙绍振所言:“严格地说,演讲是三角信息的相互交流。在演讲会场中,如果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三方面能够互相沟通,情绪自由、自然、自发的交流,形成一种浓郁的现场、心领神会的情绪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哪怕是无声的体态语言,都能引发满场欢笑和掌声。”第三个是“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首先,“倡议”一词包括倡导和议论,要在议论中倡导,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有呼吁与鼓动。其次,“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乐趣和喜爱。第三,“我”是指自己,要亲自带动或起榜样作用。第四个任务是“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句话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体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思考要有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二是提出具体可行的希望与建议,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不切实际;三是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文中有“我”,“我”思在文。

这都是一些考生容易忽略的细节。从一些学生考后的反馈和网上的下水作文来看,大多未能全面把握这四个任务:一是未能准确理解这里的劳动是指体力劳动,很多人完全写成了脑力劳动,比如5G等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等;二是未能写出劳动带来的乐趣,只是强调其意义而已;三是未能体现演讲稿的口语化、号召性和现场感,文章书面化和现场脱离感太明显(可偶尔适当插入“同学们”等呼唤语,即可解决这一问题);四是写了认识与思考,但希望与建议大多一笔带过。

(三)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部分,可以概括成三个“自”(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四个“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有些学生以为演讲稿可以不拟标题,这是误解,笔者建议最好是使用正副标题,正标题重在体现中心、展现文采,副标题重在补充背景、明确文体,这样就不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缺亮点、题意不明确、文体不清晰等负面印象;二是演讲称谓可以出现领导和老师,但正面对象必须是学生,开头也可以说自己是哪个班的,但学校要用复兴中学,自己的名字不能出现。

三、同题作文点评

围绕2019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时为高二年级学生(崔语桐)限时完成的同题作文(《弘扬劳动真善美 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有可评可点之处。

弘扬劳动真善美 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劳动的民族。“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范成大对劳动之真的赞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罗隐对社会上默默劳动、奉献善意者的赞美;“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则是翁卷看到的劳动之美。回到今天,有些同学似乎忘记了劳动最光荣,忽视了劳动的意义。但我想说,劳动是我们的财富,热爱劳动,从你我做起。(前面结合诗词进行剖析,比较到位,有一定的亮点;后面说劳动是“财富”却未能具体论述,只是蜻蜓点水就结束)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劳动,共同坚守作为一名学生最本最真的品质。有的同学只爱在学习的田地里耕作,却不愿在生活的田野中劳动,孰不知生活中的小劳动往往能带给我们学习上的大智慧。就如柳宗元在寓言中写到的郭橐驼,便在种树中悟出了凡事不可揠苗助长的道理。所以,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劳动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对我们的学习大有裨益。劳动这至本至真的品质总会在不经意中给我们惊喜。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首先便应认识到劳动的这一普遍含义。(每段开头的“同学们”体现了现场感和号召性,可看出演讲稿的基本特征;所举例子比较恰当,准确理解成体力劳动)

同学们,让我们尊重劳动,给予劳动者最大最深的善意。如果没有人尊重劳动,那谁还会去劳动?没有了劳动,社会该如何运转?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理应给予劳动者最大的善意。(本段提到了要尊重劳动,但仍显单薄,若能对不理解、不愿意和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剖析和批评,文章会更有厚度和力度)

同学们,让我们崇尚劳动,延续人类发展更加壮美的辉煌。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我们学习元谋人,历史老师让我们记下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劳动创造人本身。”是啊,没有劳动,何来人的奇思妙想?劳动创造了楔形文字甲骨文、空中花园金字塔、希腊城邦罗马法——人类壮美的历史篇章!正如鲁迅所言:“一劳永逸的事极少。”人类始终在步履不停,延续劳动之美。今时今日,人类依然在劳动着、探索着。人工智能解放了我们的手脚,是为了让我们从事更高层次的劳动与创造,去延续更加壮美的辉煌!(本段从历史和文化角度阐释劳动的意义,比较到位,但是细读就会发现略带拼凑痕迹;同时在谈到人工智能时,未能有效批评不愿劳动的现象,一笔带过而已)

同学们,让我们都能认识到劳动的真善美,以劳动为己任,从小事做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步履不停!(这部分的希望与建议比较粗糙和浅显,未能具体和深入。这也是很多学生写作的通病,在重要之处蜻蜓点水,提不出具体的方法与建议)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四、作文教学建议

(一)要深刻领会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掌握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方向,核心素养是对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我们对核心素养提到的3个方面、6大要素和18个基本点一定要烂熟于心、深入贯彻,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向才不会发生偏差。当前,劳动教育确实出现了价值危机,需要我们启发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去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徐海娇认为:“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并且提出了“劳动教育种种畸形表征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評价失位、条件空位”的观点。

(二)要关注高考作文的时代性和导向性。高考作文题目往往与当前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传统。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性和导向性,不脱离时代,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不脱离学生实际。“历年的高考题都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5]

(三)要紧紧抓住“理解能力”这一学习基础和核心。新材料作文的基础是对材料的理解。理解包括点、线、面三个层次,“点”即对材料中核心词、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到位,“线”是将各个观点、若干任务贯穿连接起来以达到全面理解的能力,“面”是语境,是综合理解、权衡和思考。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孤立地去理解某些核心词是没问题的,但一旦要综合起来理解就乱了,顾此失彼。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系统过程,我们要抓住重点,也要重视全面,尤其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是捕捉信息、理解和转化储存信息的过程,“说”是表情达意、感染鼓动、口头创作的过程,“读”是获取信息为自己所用、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过程,这三者都对“写”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盲目割裂,可能会导致畸形发展。“写”或者说创作是一个相对复杂、比较系统的过程,与思想感情、思维能力、语言素养、写作训练等均息息相关。

(五)要关注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特点。顾名思义,这一作文类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材料,起到设定情境、引导思考、启发思路等作用;二是任务,限制大体范围、规定写作文体等。但有些学生只看材料不看任务,有些学生又只看任务不看材料,往往导致写得不全面、不完整。

(六)要抓好语文的第二课堂,通过竞赛加强知行合一、学习与生活相聯系。语文是跟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学科,生活就是源泉,不可闭门造车、缘木求鱼。我们要通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辩论赛、名著阅读比赛等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换个角度和方式学习,效果也许更佳。

(七)要抓好写作基础的日常训练。日常阅卷中我们都知道,除了立意和内容外,艺术形式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如书写好、结构好、语言好、字数较多的作文非常容易拿高分。近年来风靡一时的“印刷体”,在阅卷场上确实是占有优势的。

[参考文献]

[1]屈增国,刘向兵.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N].光明日报,2018-10-25.

[2]张开.情境化试题设计在高考语文中的使用[J].语文建设,2018(22).

[3]崔语桐.弘扬劳动真善美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N].南方都市报,2019-06-08.

[4]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

[5]易振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的“三思”导向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6(05).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Lide Shuren and Develop Students Core Literacy

——Example Analysis of 2019 National Volume I Composit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High School Writing Teaching

LIU Xianlong1,CUI Shaohuai2

(1.Huizhou Huiyang Senior High School Experimental School,Huizhou Guangdong 516057,China;2.Huizhou College, Huizhou Guangdong 516057,China)

Abstract:Since a period of time, labor education has been placed on a relatively marginal posi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labor education is weakened in schools, softened in the family, and diluted in society.  In the current social context, emphasizing labor education has speci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2019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ational Volume I essay guides young students to ponder over the values of labor. It is a response to how to implement the “five education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labor;composition;teaching

[责任编辑:刘爱华]

猜你喜欢

劳动作文教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