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2020-06-22韦武胭
【摘要】本文论述提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如远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偏离教学目标、没有新意、多而杂乱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设置问题要有预见性,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提出问题要有趣味性,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22-03
美国教育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日常教学的重要方式,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在课堂上通过精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由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据有关考证,中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限一般为十五分钟,那么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有一个优秀的课堂组织者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提问则是一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这个推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就会逐渐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问题,在课堂上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以此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学有效的课堂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后有疑。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深化课内知识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样让语文学习无处、无时不在。还有,通过课堂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自觉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客观世界,迸发出求异的火花,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常见问题
(一)过简或过难,远离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思维都不打开就可以直接在课文中找出答案,这样的课堂氛围貌似活跃,但是这些问题并未起到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如长期以这种浅显的问题进行授课,就会冲淡学生求知的欲望,也会让学生对授课内容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不能真正深入理解课文。而如果教师给出的问题过难,学生通过深入思索却毫无头绪,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二是事件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学生打开课本就能发现,根本就起不到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所设计的问题既不可过简,也不能过难,要针对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循序渐进,精准明确。
(二)偏离目标,盲目提问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并一步一步达成目标。现实教学中有个别教师备课不充分、不深入,既不熟悉教材,也不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从教学目标出发,不结合学生实际,而是随意提问,盲目提问,并且问题与问题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有一位教师上《植树的牧羊人》(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刻画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作者又如何安排开展故事情节的?而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①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评价牧羊人的形象。②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可见,这三个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像这样杂乱的课堂教学,学生无所适从,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三)直来直去,毫无新意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围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来展开,鼓励学生从多元思维角度和学科知识渗透角度探究、解决问题,而不是就着教材直白地提出一些既没有探究性也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给学生。课堂问题直来直去,没有创新倾向,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情绪,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问题,就能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四)多而杂乱,一灌到底
有的教師在课堂提问时随意性强、毫无章法,让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措。课堂教学不是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只有围绕教学目标和针对学生实际科学地设计教学问题,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一位教师上《猫》(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第二课时,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写第三只猫;二是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态度如何;三是作者为什么要动手打猫;四是芙蓉鸟案发现场在哪;五是作者认定的犯罪嫌疑人是谁,依据是什么;六是从这一件事得到什么启示。像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看似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并没能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也没能很好地深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设置问题要有预见性
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求教师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又要熟悉教材,要预计到提出的问题是否学生力所能及,能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因为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授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几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景中的内容。二是作者描绘这些图景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三是文中哪一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请找出并进行赏析。
笔者围绕以上三个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和讨论,找出课文中的一些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并进行分析,基本可以自行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对于刚升上初中的新生来说稍有难度,但经过点拨和引导,大部分学生也能回答得很好。这样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学情和课文教学实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且能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一节完整的课堂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清晰的教学重难点,而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理应围绕课堂目标展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学情,深入研究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精准抓住课堂授课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以点带面,并在授课过程中慢慢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最后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文)时,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与掌握小说主题是这一课的授课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和探索小说主题,抓住学生普遍认为小说题目中的人物即小说主人公这个心理误区,围绕教学目标,笔者设置了一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小说所重点描述的几个人物中,主人公是谁?”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一步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课文,最终让学生明白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是随着于勒的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再由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引出课文的主题: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人和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毫无亲情可言。最终得出问题的结论,即文章题目中的于勒只是起到串联文章内容的作用,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
(三)提出问题要有趣味性
“趣味”是课堂的一股活水,是能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的重要媒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既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更能让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一位教师在教授鲁迅先生的《祝福》(旧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时,就针对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设计为十幅图,你能否给每幅图起一个能概括图画含义的标题?”这种新颖的授课形式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祥林嫂的一生,还对小说的情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赏析唐代诗人李端的诗歌《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时,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通过情感关键词体会诗歌形象及把握诗歌情感,笔者设置了一个颇为简单却让学生感到很有趣味的问题:“诗中人是男还是女?”这个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对人物动作、心理及情感进行分析,从而带动了学生对全诗的理解。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置一个好问题可以激活一节完美的课堂。
(四)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课堂教学提问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当前语文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过多、过于简单,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密不透风,搞得学生疲于应付。这样高频率的提问节奏,虽形成师生一问一答的课堂互动,但容易造成只追求课堂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此相反,有的教师整节课就设计一两个问题,课堂教学几乎都是教师夸夸其谈。这种填鸭式的“满堂灌”遏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此外,如果一节课只是简单地提出一两个问题就任由学生没有止境地讨论发言,这其实也是错误的。以上两种节奏的授课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地设计好课堂问题,力求做到既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高效完成课堂教学。
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探索。
【参考文献】
[1]朱太安.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河南教育,2004(9)
[2]赵玉荣.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3)
作者简介:韦武胭(1973— ),壮族,广西来宾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来宾市第五中学校长,研究方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