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女性化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2020-06-22车李萍
车李萍
【摘要】本文针对校园暴力事件中出现不少女性施暴者的现象,从环境、网络、家庭、心理、生理等方面对校园暴力女性化的成因进行剖析,并从净化现实环境等方面论述应对校园暴力女性化的防治措施,为校园安全管理理论添砖加瓦,打造一片校园净土,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校园暴力 成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020-02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外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且施暴人群泛、施暴程度深、施暴手段劣。将施暴者与男性自动联系这一固定思维更是被一起起以女性为校园暴力施暴主体的暴力事件所改变。学校作为学生长知识、增才干的重要场所,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校园暴力的防治上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把校园暴力女性化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保障校园安全,保证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本文将从环境、网络、家庭、心理、生理等方面对校园暴力女性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大众对校园暴力女性化这一现象的重视,为校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当今校园暴力的特点
“校园暴力”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個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据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介绍,近年来,校园暴力逐渐出现“五化”的特征,即施暴主体团伙化、施暴手段暴力化、施暴过程网络化、施暴地点隐蔽化、施暴类型多元化。除去“五化”的特征,校园暴力女性化的特征也慢慢显现。2019年1月4日,河北邢台清河挥公实验中学的12岁女生遭室友殴打,胳膊、后腰等多处出现淤青,据医院诊断显示,肋骨骨折、肾积水;2019年5月25日晚8时许,在温州市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案,4名未成年女子殴打另一未成年女子,致其左侧鼓膜外伤性穿孔;2019年11月5日,在广州天河区又发生一件校园欺凌事件,一女生被室友扒衣并录像;2019年11月28日,福建中华技师学院15岁女生小小(化名)在宿舍内连续2天遭5名同学欺凌。校园暴力趋女性化的现象已经不能再被忽视,其成因以及防治措施需要尽快得到剖析与落实,让花季少女在阳光的环境中成长。
二、校园暴力女性化的成因
(一)周边环境缺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故而孟母需要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进行“三迁”,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直接的影响。观察近年来网上的案例不难看出,大多数以女性为施暴者主体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我国偏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周边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游戏机室较多的地区在治安上有脏、乱、差的特点,极易对长期在周边学习、生活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受影响的学生将此类不良影响又带入小团体和校园中,将影响学校管理的正常运作,引发暴力冲突。
(二)网络理性缺乏
暴力行为是人类的习得性行为,它的形成与外界所给的刺激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更为普及,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能够接触网络的年纪较之前更早;而一些媒体平台对校园暴力的大肆失实报道,也让辨别能力尚待加强的青少年迷失了方向。网络环境的高效性、开放性、交互性使得一些暴力事件能够较为快速地在网络上引起轰动,但网络平台的规范性还有待加强,个别不法分子便会利用此机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失实传播,使得暴力事件的影响更加恶劣;而有些游戏设计也不乏暴力性,暴力角色扮演机制更是让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态度变得淡漠。成长中的青少年有受教育的深度不足、模仿性较强、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点,他们在面对此类失实报道时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异,没有意识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模仿。学生对缺乏理性的网络环境下的暴力行为进行盲目模仿,为校园暴力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三)家庭关爱缺失
家庭是人类社会化的首要因素,原生家庭中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会对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些家庭充斥着暴力行为,父母关系出现裂痕,父母身上存在酗酒、吸烟、暴力等恶性行为,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便会将暴力行为常态化看待。在城乡一体化的今天,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少了父母的细心引导,其心理、性格容易畸形化、极端化,容易出现暴力倾向。在我国不发达地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也较为严重,由于偏见较大,女性地位低,女生对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也较小;家庭给予女性的不平等待遇造成女生心理有强烈的落差感和挫败感,而在不被认可时,往往会寻求极端的方法吸引外界的注意,从而走上极端,走向暴力。此外,由于时代的需要和选择,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培育孩子成长时较以往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或目标定得太高,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此时学生会出现定位不准、迷茫、无奈等现象,于是他们通过暴力行为掩饰心中的不安。
(四)群体心理缺辨
人是群体化动物,一个人只有在群体中,其存在才能被证明有意义。近几年来出现的以女性为施暴者主体的校园暴力案例中,往往都具有“多对多”甚至“多对一”的现象;究其原因不乏群体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施暴方往往有属于自己的小团体,在一些暴力行为发生前,不少人甚至还未知晓即将发生什么,在暴力行为发生时,团体中的学生往往会为了证明自己也是团体的一分子或者为了“讨好”团体中的领头者而做出跟风行为,从而进行无意识的伤害。此外,有些暴力行为的施暴方更是其他案件中的被害者,即在人格发展不完全,不能明辨事物的是非或性格在伤害中被扭曲的情况下,将自己所受的伤害重复或者变本加厉地施加在较自己弱势的一方身上,以暴制暴,恶性循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暴力行为也往往发生于此。
(五)生理发育缺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脑细胞不断进行分化,神经纤维之间的联系也大大加强,大脑功能更加完善,对事物的分析、处理能力也较以往高级。进入青春期后,女生童年特征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明显的第二性征以及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的青春痘等问题。这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变化往往令女生不适应,对她们的心理、情绪、性格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她们会更加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变化,同时由于激素的影响,女生会周期性产生暴躁、焦虑、排斥等情绪,对不顺眼的事物极易产生不愉悦的心情,此时她们极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三、校园暴力女性化的防治措施
(一)净化现实环境
学校周边分布的盈利性娱乐场所往往是暴力行为的滋生地,也会把暴力行为蔓延到校园中,从而引起校园暴力。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定期对学校周边地区进行排查及整治,确保学生远离恶劣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以及落实责任制度,加强学生防范意识的培养以及应对危险技能的训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控力度,对校园暴力进行预管理。
(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作为大众媒介已经无处不在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而暴力行为往往会通过网络传播或进行二次发酵,从而导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暴力行为接触,一些暴力甚至血腥的画面会被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迫在眉睫。公共平台应该加强对暴力、血腥画面的审核以及处理,加大网络信息传播管理力度。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尽可能充分的关注,满足孩子物质、精神上的需求,同时避免溺爱,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其塑造良好的人格提供良好的环境;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困惑,及时通过自己或借助他人的力量为孩子排除心理上的苦闷,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抑制暴力冲动行为的产生。
(四)合理处理人际关系
学生团体暴力行为大多与学生的从众心理有关,团体暴力行为发生时,学生由于受到群体言论的影响,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而对一个本不认识或本不熟悉的人进行伤害,甚至将自己受过的伤害变本加厉地施加给弱势方。对此,学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人际关系处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一定的自我疏解方法,将内心的烦恼排解出去,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困惑,避免从众心理。
(五)正确对待身体变化
进入青春期,女生在生理上出现很多异于童年时期的变化,这令她们惶恐不安,给她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家庭、学校在此时都应该为她们排忧解难,及时开设讲座或者进行谈话,提前对即将出现的生理现象进行说明,帮助她们树立科学、健康的观念,更好地认识自我,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增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由于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校园暴力女性化现象正在打破人们一贯的观念。校园暴力是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解决的问题,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而校园暴力女性化也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社会现象,对此不能进行一味地责怪和无差别式的“炮轰”,而应该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给予女生更多的关爱,引导她们正确辨别是非黑白,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校园暴力女性化行为进行干预,以达到防治暴力、净化校园的目的,从而使学校成为教书育人的一块纯洁、和谐的圣地,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