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耳穴贴的研发与应用
2020-06-22辛竞铭陈邵涛通讯作者
辛竞铭 姜 琳 陈邵涛通讯作者)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30117;2.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八里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0117)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发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机体阴阳之功效,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传统的耳穴贴是一定长度的条状胶布条,条状胶布条多是直接粘接在板状承载物上,常规使用耳穴贴时,先将条状胶布用剪刀裁剪成小片状耳穴贴,然后用探棒寻找到合适的穴位,再用血管钳或镊子夹取耳穴贴的一个角对准耳穴进行粘贴。
传统耳穴贴存在以下弊端:传统耳穴贴采用的普通胶布,透气性差,使用后常常导致粘贴局部皮肤的瘙痒、过敏、感染等不适,去除时常常引起皮肤破损;传统耳穴贴药丸突出于胶布表面,一方面导致粘贴不紧靠,胶布及药丸容易脱落,轻则药丸脱落至体外,需要重新更换耳穴贴,重则脱落至耳内,导致严重后果,引发医疗不良事件。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设计了一款新型耳穴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201922136142.1),使用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技术方案
1.1 材料:
底座、环形盖板、水胶体敷料、按压柱、限位片、硅胶凸起、卡槽。
1.2 技术方案:
新型耳穴贴包括底座(1)、与底座一体成型的环形盖板(2),环形盖板上均匀布设水胶体敷料(4),底座底面上活动设置有一按压柱(5),该按压柱外侧顶面的两侧以及内侧两侧面上均设有限位片(6),且按压柱上设有一硅胶凸起(7),该硅胶凸起上设有用于容纳药丸的卡槽。
底座和按压柱均采用圆柱体结构,且按压柱的高度略大于底座的高度,按压柱的直径略小于环形盖板的内径。底座底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按压柱的开口槽。同一侧的外侧顶面的限位片与内侧两侧的限位片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按压柱和底座的高度差。底座和按压柱上均布满透气孔。
图1俯视图
图2结构示意图
图3底座结构示意图
2 使用方法
使用时,首先将药丸卡接在硅胶凸起内,然后撕去水胶体敷料上的防护层,找到目标穴位,即可进行贴敷。贴敷完成后,患者通过按压柱或者旋转按压柱即可实现穴位再刺激。
3 创新点
本耳穴贴通过结构的优化,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耳穴贴粘贴在使用者的耳穴处,药丸卡在硅胶凸起内,降低了药丸脱落的概率,且贴敷完成后,通过挤压按压柱、或者旋转按压柱即可实现穴位再刺激;环形盖板上选用水胶体敷料作为黏贴介质,能够有效避免耳穴贴粘贴位置出现皮肤破损、感染、过敏及疼痛等不适症状,且取下耳穴贴时,几乎不留粘胶;底座和按压柱上均布满透气孔,保证了耳穴贴的透气性。综上,本耳穴贴具有安全便捷,实用性强的优势特点,适合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