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0-06-21胡兆根
胡兆根
摘 要:善于观察生活的小学生,往往对知识的渴求欲会更高,因为他们发现问题,就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课程,想要有严谨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探究、解决问题以此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生活的理解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观察能力
优秀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刚起步的人生阶段,想要培养出良好的观察能力,小学的数学课堂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表象看到本质是观察的意义所在,只有通过多观察,才可以了解事物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懂得了通过文字、图片等观察知识的真实现象,才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乐趣
人们因为热爱自己的梦想,才会去追寻梦想,同理,学生只有热爱观察,才会善于去观察。
乐趣是引导小学生观察的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对外面世界的懵懂期,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观察新的事物,学习更多的东西。小学生既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那就应该让数学与外面的世界产生某种联系,教材中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到外面去观察、学习,使学生记忆更深刻。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观察一些植物、一些小昆虫等,将知识更好地融入到观察中。观察大自然,让乐趣一步一步带领着小学生观察新世界,学到新知识。
想要学生真正体会到观察的乐趣,最好让其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首先要明白课本中的知识,理解之后每位小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把知识总结为方便自己理解的一句话。例如,对于“三个数字相减的数学式”,小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了与课本不同的结论:三个数字相减就是一个数字减去其余两个数字的和。这样通俗易懂的话会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堂中的观察能力不仅可以通过教材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就要积极地指出并解决,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多多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乐趣可以推动学生在数学课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促进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认真了解观察的事物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有严谨的过程,只有对问题观察透彻,对物体本质观察仔细,才可以使小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首先要理解好问题的重点所在,对题目进行透彻的分析,然后解决问题。观察就是不放过任何细节,因为有些细小的事物中会有很重要的信息。
比如,我们都玩过“找不同”的游戏,这是最简单的考验观察能力的游戏,通过先观察一幅图,再仔细观察另一幅图,找出两幅图中的不同。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玩。也适合教师转化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认真了解所观察的事物。
比如,在小学数学学习“长方体”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用之前学习过的长方形为例,学生了解了长方形的特性,再观察长方体与长方形有哪些共同之处。观察完之后,教师可以叫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长方体。对长方体的外形了解透彻后,再带领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都有哪些特征,面与面是否都相同,棱与棱是否都等长。经过仔细观察后再让学生总结出长方体的性质,之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在以上案例中,通过对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对比观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了长方体的性质。以此类推,学生还可以认真地观察正方体,得出正方体的性质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找不同”的小游戏也可以作为小学生的课下娱乐活动,更好地培养观察能力。
三、善于总结,才可以更好地观察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是小学生无法理解的,所以他们要通过自己观察、解决,最后总结为自己理解的意思。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结果,让学生体会观察的意义,进而学会观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数学知识的总结,即小学生对于这一周所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一次总结,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推动了下一次更好地观察。总结数学课中观察得是否认真,得出的结论是否使自己满意,这些问题的总结都是在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
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反思自己哪里观察得不够好,哪里观察得不够仔细,下一次观察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所以,教师带领小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数学总结,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多角度思考问题
问题的好坏都有不同的方面,每个方面的结果都不同,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观察得更仔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会教学生认识很多立体图形,因为每位学生看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就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比如,“四个二相加”的数学题,有的学生会选择加法,用四个二直接相加得出结论;有的学生会用乘法,以二乘以四得出结论。两位学生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思考过程却不同。同理,在面对许许多多数学问题的时候,对同一问题的算法也许除了标准答案外还有很多种,但每种不同的算法都需要学生经过思考、观察后得出结论。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多看、多观察、多思考,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习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会从不同的方面分析问题、解析问题,做到全面和严谨地思考。
五、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生对事物有好奇心,才会进一步探索,进行观察。而对问题进行积地思考,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找出观察的方向与目标,学生才能观察到更多的信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发言,对他们表达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且及时纠正其中的错误,使他们喜欢在数学课堂上发言,敢于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学生严谨的观察能力也是在课堂中、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锻炼出来的。在思考问题时,小学生的大脑属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他们会发现新的闪光点进而,进而拓宽知识的领域,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心。
善于思考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率要比不善于思考问题的学生高,积极思考的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与不积极思考的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有差距,因为积极思考的学生会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去观察、去发现这个世界的有趣之处,观察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世界,使他们保持一颗热爱世界的心。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会观察,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许多人认为数学课就是一味地讲解知识点、解题方法、机械地答题,这是没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没有观察到数学中隐藏的秘密,如果他们有一颗善于探索、善于发現、善于观察的心,就会发现数学的奥秘,对数学学习就会充满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化林.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7,(22).
[2]尹静.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3]林晓峰.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
[4]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3).
[5]史松平.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解决问题中数学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2).
[6]贾学燕,李晓红.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
[7]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
[8]洪荟春,洪建林.初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八大课型的特点、模型及实施要求[J].现代教育科学,2015,(6).
[9]卢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10]丁锐,马云鹏.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表现的因果关系研究——一个基于数学课堂的前实验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