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阅读,开拓小学语文阅读新格局

2020-06-21周建国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构建路径小学语文

周建国

摘 要:以主题为阅读导向,围绕主题展开多文本阅读,让学生从品读融合中升华主题意义。主题式阅读,有助于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品质。事实上,将内容零散、形式单一的阅读材料进行统整,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引领儿童在阅读中提升思维,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构建路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量已经成为改革重点。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学校、家庭等渠道,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鉴于此,以主题式阅读为突破口,尝试为学生构建“厚积薄发”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从多文本阅读中,深刻体会和全面把握阅读主题,促进对多个文本意义的有效建构。主题式阅读,作为阅读改革的重要形式,将有助于学生从阅读中浸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对照教材资源,提炼阅读主题

在开展主题式阅读实践中,对教材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主要从教材文本分类入手,对相关联的文本进行提炼主题,展开多文本共读活动。

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结合杜甫的背景介绍,让学生认识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爱国精神。由此,我们再导入《春望》,同样是杜甫的诗篇,让学生从对比阅读中,了解古诗所传递的情感。一篇为喜,一篇为悲,悲喜之间,共同表达了诗人一片爱国之情。品读诗歌,了解诗人的人生境遇,从中挖掘诗歌中的豪情。在主题式阅读下,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杜甫以及杜甫的诗篇内涵。

同样,在主题背景下,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还可以依托学生分组,以小组任务方式,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展开阅读,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材料。《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表达的情感是悲凉的,而所蕴藏的爱国情意是深刻的。在杜甫的《绝句》中,“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所描绘的情景是优美的,展现了诗人轻快明亮的笔触,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可见,主题式阅读,将对诗人及作品的整合,融入到学生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品鉴诗人及其作品的内在情感。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很多,教师要善于整合材料,提炼阅读主题,以主题来引领学生展开多样化阅读。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不同文本阅读中,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二、立足单元主题,融入主题式阅读

在教材中,以单元形式来组篇成集。每一单元,多围绕某一主题来编排内容。如爱国类文本、童话文本、游览名胜古迹文本等等。将这些“主题”性的单元阅读进行整合,来深化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如以“爱国”为主题,对相关文本进行阅读,让学生体会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感。我们可以整合古代的诗歌,也可以整合现代诗歌,还可以融入人物记事等文本,构建“爱国”阅读主题活动。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分段展开。第一阶段,突出“爱国”主题,让学生自己搜寻与之相关的民族英雄故事,并从阅读中,提炼爱国事迹;第二阶段,谈一谈“心中的爱国英雄”,以愛国故事会等方式,抒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阶段,引入爱国诗歌竞赛活动,可以是诗歌朗诵,也可以是自己写爱国诗歌,还可以是散文、叙事性文本。如某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了苏武牧羊的故事,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依然不卑不亢,大义凛然。有的学生朗读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从中感悟诗人满怀壮烈的一腔爱国热血。

单元主题阅读,教师要做好指导。一方面,围绕单元主题,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参与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阅读内容,指导学生把握主旨与情感,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衔接单元内容。事实上,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延伸和拓展相关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去接触、了解不同的语文材料,深化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构建主题式阅读环境

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阅读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在小学阶段的主题式阅读实践中,我们要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拓展主题式阅读范围。

如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文化阅读活动。在清明节,我们可以开展以“清明”为主题的阅读体验活动。同学们可以搜集与清明相关的习俗、清明节的传说,记录清明的各类古诗词等。在主题式阅读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增进对传统习俗的体验。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表达的是对先人的追思;“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表达出在清明节踏春赏景的欢乐。同样,在端午节,也可以围绕端午节展开传统节日主题阅读。如“端午缅怀”“中秋咏怀”等主题,将节日、古诗、习俗文化、精彩名篇进行整合阅读,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主题式阅读中,还可以引入时事话题,带领学生读天下文章,关注天下大事。

小学阶段正是阅读启蒙的关键期,要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天下书。如结合“中国梦”主题,开展时事阅读活动,让学生从网络上、报刊上搜集与“中国梦”相关的文本材料,展开阅读交流。如航天英雄的故事,《嫦娥奔月》的历程,了解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四、突出阅读方法引领,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在主题式阅读中,教师要把握文本的整合与重组,要实现对零散语言内容的有效串联,这样,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批注式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从阅读中,对文本的主旨、内涵进行圈画、批注。也可以是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为学生合作阅读作铺垫。有道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主题式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进文本,要从眼、手、心、情等方面,与文本深层对话,感受文本的主题思想,挖掘文本的情感旨趣。如在“历史名人”主题阅读下,学生从《大禹治水》《虎门销烟》中,或许并未能够准确概括文本的主题,但却从圈圈点点中,了解大禹治水的崇高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民族大义。

另一种是诵读式阅读,将无声文字转换为有声语言,让学生从有声诵读中品其文,悟其义。如开展经典诵读主题阅读,从《弟子规》《三字经》中挖掘浅显易懂的道理。主题式阅读,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精神,读出人文魅力。

五、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展示主题阅读成果

主题式阅读,在实施中,教师还要强调阅读成果展示。通过成果展示,让學生增进阅读激情,从阅读中分享快乐与方法,促进学生共同提升。

如开展主题阅读故事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营造趣味读书氛围。在故事会上,学生不仅读了故事、演了故事、分享了故事,更从故事会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再如,开展主题阅读竞赛活动。小学生爱玩、爱竞争。通过阅读竞赛,既能够展示学生的才华,又能够让学生从中享受阅读的成就感。如诗歌朗诵活动,评选最佳朗读者;“中国梦”主题阅读活动,开展科技知识小竞赛活动等。

另外,有计划地展开主题阅读展览活动。在展览内容上,可以是学生的阅读书籍,也可以是学生的阅读感悟。通过展览,让学生从阅读中激活思维的火花,分享阅读的智慧。

阅读主题的提炼,要结合对文本内在关联性的组织,体现阅读的开放性,促进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深入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阅读实现了阅读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衔接,也让学生从主题阅读中,升华了阅读思维,丰盈了阅读情感。不过,对于主题式阅读,教师要立足课堂,服务教学,要满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一烨,耿丽,孙慧.主题阅读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及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2]毕孝丽.主题阅读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9,(21).

[3]段玉霞.主题阅读,享读书之趣——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

[4]薛永兰.浅议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办法[J].内蒙古教育,2019,(12).

[5]马贞仁.试论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9,(12).

[6]杨秀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8).

[7]韩丽.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实践[J].华夏教师,2018,(26).

[8]官美玉.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7,(6).

[9]李国庆.单元主题阅读型教学的几点做法[J].新丝路(下旬),2016,(5).

[10]李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

[11]姜艳艳.主题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J].语文学刊,2015,(9).

[12]张留忠.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4,(34).

[13]罗光辉,陈兵安,李奇志.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猜你喜欢

主题式阅读构建路径小学语文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主题式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式名著阅读的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试论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