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校史育人教育路径
2020-06-21梁爽刘柳刘东亚
梁爽 刘柳 刘东亚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校史因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在高校“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首先提出高校在实现校史“立德树人”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当代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鲜明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最后在校史宣传平台、校史传播方式、校史宣传思维三个方面提出了以大学生心理为导向研究校史育人的新路径,以期真正实现校史在“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 校史 立德树人 校史育人
校史真实记录了学校办学育人的历史,展现了学校从初始创建到发展壮大的发展历程。校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有着反思历史、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功能[1]25。校史资源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能给予大学生不可替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绝好的“立德树人”教育资源。
目前,高校以“95后”“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有着自己鲜明的個性特征和日益突出的心理需求,传统校史育人的教育模式难以对他们形成较大的吸引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按照需要层次理论,教育方式应首先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才能被其内化为道德价值观念[2]207。校史内容本身可以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前提是大学生感兴趣,愿意了解,否则育人价值会非常有限。所以,高校校史档案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此为导向不断改进校史育人的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当代大学生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发挥校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
1.善于追求时尚个性,展示自我。当代大学生群体主要是“00后”“95后”,基本为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张扬个性,善于表达自我,追求时尚、新奇的东西,热衷感官刺激。同时渴望与人交流寻求认同感。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作为当下最流行的新鲜事物,通过发布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大学生一个表达自我的“小舞台”,实现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在与他人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满足精神需求,受到当今社会青年学生的青睐,因此大学生已然成为网民队伍中较大的群体。
2.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信,不盲从于说教和权威。当代大学生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他们有更加快捷的方式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因此具有知识面丰富宽广、视野开阔的优势。此外,互联网不仅成为获取知识的平台,还是青年人与人交流思想意见的重要渠道。信息量的扩大,舆论交流范围的多样化使他们更加自信,敢于藐视权威,不再单纯听信权威和说教。同时,更注重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怀疑精神。
3.较为情绪化,抗挫折能力弱。当代大学生情绪饱满且强烈,外显且张扬。他们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情感丰富,对待生活或事件的态度,会随着心情好坏有很大的起伏变化。此外“95后”“00”后为主要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在“备受呵护”的“保护伞”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缺乏,心理调控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同时,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承受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根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和频次上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3]。
二、高校在实现校史“立德树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校史宣传平台具有局限性。目前,高校校史宣传主要停留在传统媒体上,包括书籍、报刊、广播等。大多数高校会在校庆期间出版一系列校史书籍,但是这些书籍的发放对象大多是教师和校友,很少面向学生。报刊虽然面向全体师生发放,但是数量有限,广播也只是在固定时间播放。因此这些传统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力都是很有限的,影响了校史“立德树人”的效果。
2.校史传播模式单一,缺少互动性。现在高校校史传播比较传统的两大方式是校史馆参观和校史讲座。校史馆的参观多以讲解员介绍为主,整个过程都是讲解员带领学生按照固定的路线和顺序逐个展板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跟从、接受信息。校史讲座通常由学校负责校史档案工作的老师面向学生做校史相关内容的讲述。这种讲授方式多为自上而下地单项传播方式,缺少互动性,很容易给学生以“受教育”的感觉。
3.校史宣传内容模式化,缺乏针对性。现在高校校史育人在传播内容上还是“志”的成分居多,力求史料真实、丰富、客观。校志内容的编写在重大事件方面,更关注对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的全面、翔实的讲述;在学校建设方面,更关注学校发展的历程,取得的辉煌业绩,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和工作成果;在人物介绍方面,更关注人物取得的成就。这种“见事不见情”的传统宣传模式,对青年学生缺乏感染力和针对性,很难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心,并且给人“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导向,这样很难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
三、以大学生心理为导向的校史“立德树人”新路径
1.校史宣传平台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微”平台转化。针对大学生善于追求时尚、个性,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比起传统媒体,他们更热衷于关注网络平台。高校的校史档案工作者应该主动构建“微”平台,令校史宣传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心。这将有利于发挥校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效果,并将其更好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1)高校档案、校史研究的工作单位可以专门注册一个用来开展校史宣传工作的微博、微信,根据本单位人力资源的条件定期发布校史知识、事迹、人物介绍等内容,也可以发布珍贵的档案老照片,校史微视频、微电影等,充分发挥“微”媒体的功能。此外还要注意内容不能过于冗长,要短小精悍,注重趣味性、教育价值并存和寓教于乐的原则。此外,还要注意在微信、微博发布的文章语言不同于传统媒体,更应该“接地气”“贴地皮”,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语言风格,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发布。尤其在标题的设计上,可以适当使用年轻人喜欢的网络热门词语,以轻松幽默的风格为主,更易于被大学生群体接受。(2)在扩大校史微信、微博影响方面,可以通过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平台推荐等方式扩大影响力。此外,高校校史馆一般有自己的讲解员队伍,他们都是分布在学校各个不同的学院、专业。可以通过讲解员借助微博、微信分享功能,在各自的朋友圈、班级群转发校史文章,扩大影响范围,通过和更多学生加好友、加关注的方式,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校史教育。网络媒体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快捷地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了解宣传对象对发布内容的反馈,可以通过回复留言、私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喜好,不断改进校史宣传的内容,使教育效果更具有针对性。东北大学在校史宣传上已经开始从传统媒体向“微”媒体转化,为了让大众更方便地参观到校史馆,东北大学官方微信长期设置“校史微馆”,将整个校史馆的展板内容“搬”到了微信平台。此外还将东北大学95周年校庆出版的校史书籍《漫游东大》一书的全部电子版内容上传到微信平台展示,方便公众阅读。
2.校史传播方式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模式转化。我们应该从受众角度考虑问题,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信的特点,单向的说教式校史传播方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传播方式应该从单向灌输向“受众体验”“公众参与”等双向交流的模式转化,激发宣传对象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比如,我们可以在校史讲座和校史馆参观的过程中设置提问环节,或者给予学生一个平台,发表自己对校史不同的认识和感受,还可以组织校史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东北大学校史馆创建于2003年,每年接待参观者万余人,主要参观者是东北大学历届的大一研一新生,是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大量的接待讲解服务实践中,讲解员经常会通过就某一展品或者重要内容提问的方式,引发受众好奇心,激发大学新生的参观热情,促进与参观者的互动交流。同时,以小见大,引发他们对校史问题的积极思考,体悟问题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东北大学校史馆中有这样一件珍贵的展品,是1933年老东北大学时期一位毕业生的毕业证书。讲解员会引导参观者仔细观察,找到展品的特别之处:原来这个证书上有两个张学良校长的签字。为什么会有两个签字?讲解员通过进一步提问激起参观者的好奇心。原来一个是毕业当年的校长签章,另一个是证书获得者的后人在2001年将它再次拿到张学良老校长面前,老校长激动地又在毕业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问题背后饱含着一位老校长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更容易触动大学生的内心,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人生导向。除了加强线下交流的渠道,还可以利用校史的网络宣传平台,微信、微博、论坛,在学校历史中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发起一些热点校史问题的专题讨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且发表自身的观点与想法。此外,我们还应该借助网络平台以及校史参观和讲座等机会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校史宣传工作给出评价和建议。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参与到校史宣传的互通交流中来,可以对线上线下参与程度高,发表观点独到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比如发放校史纪念品等。
3.校史宣传思维从“见物见事”向“重人重情”转化。鉴于当代大学生较为情绪化、情感丰富的特点,校史宣传思维应该从“见物见人”向“重人重情”转化。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传达校史知识背后的情感细节,引发情感共鸣。东北大学档案馆每年组织校史编研方面的老师,在九月开学面向大一新生作校史讲座,已经持续多年。在历次的讲座中我们根据受众反馈不断调整,总结经验,发现大学生听众更容易被人物故事、情感因素吸引。比如,东北大学的爱国主义传统主题讲座中会讲到东北大学学生参加义勇军。如果我们只是从东北大学学生义勇军产生的背景、影响力、主要作战情况、战绩、影响力等几个方面讲述,听众的反应并不热烈。后来我们选取了东北大学学生义勇军中具有代表性和传奇色彩的几位,讲述他们的人物故事。比如苗可秀,会介绍他是辽宁本溪人,1926年考入东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这会让很多学生拉近与历史人物的亲近感;会讲述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他如何投笔从戎,加入义勇军保家卫国;讲述他如何英勇抗战,如何被敌人抓捕严刑拷打,最后英勇就义;为大家诵读他牺牲前饱含深情地给自己的导师、好友写的信。这些内容活生生地展现了英雄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热烈的情感,这些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大学生听众,受到了热烈的反响和好评。同理,校史中常有编写人物事迹,比如历任领导、大师学者、杰出校友、英烈等,我们不能只盯着他们的成就,这样给人一种追求外在名利得失的价值导向,与“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相去甚远。我们更应关注这些人取得杰出成就背后的人格品质、精神力量、价值理念、意志品质,加强反应这些内容的情感细节描写。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大,抗挫折能力弱,在人际交往、人生规划、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档案校史工作者在筛选人物资料或者采访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搜集杰出人物在大学时期面对这些同样的困惑问题时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以及在克服这些困境背后的情感体验、精神品质、认知的提升等,以此给予学生积极的榜样影响,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多元、观念多变的时代,通过校史知识的学习,从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中,汲取力量、砥砺品质,始终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连成一个共同体。
在多年的校史育人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要想真正发挥校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校史宣传决不能仅仅是校史知识的传达,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播;不仅仅是展示学校外在的荣耀成就,更是渗透出学校内在特有的文化脉络。要让大学生感受到在那些历史的瞬间中蕴藏的精神能量,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要让大学生被校史中的故事、人物深深吸引和触动,校史傳播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校史“立德树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