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方特色的跨学科研学旅行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2020-06-21冀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留园研学旅行

冀峰

一、背景分析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8年1月,公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理论要求。研学旅行是一门伴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的落地开展,突出强调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集体外出体验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现实要求

1.研学基地遴选的特点。

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我国首批204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但是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从所选基地名称上看,进行教育科普的研学旅行基地多达173处,占总数的84.8%,体现生态文化的研学旅行基地共20处,占9.8%,体验旅游景区的基地占比最小,仅占5.4%。从区域空间分布看,公布的研学旅行基地主要分布在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城乡。同时,研学基地单位相对较少、功能单一的情况依然存在。

2.政策规定的要求。

2017年4月,苏州市教育局发布了《苏州市教育局等11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组织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段4—8年级、高中段1—2年级可以用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生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生以省情国情为主。所以,综合开发地方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以及多学科综合探究活动设置,具有现实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立足于多学科教育需求,联合教育、旅游等部门开展培训,结合实际开发研学旅行方案,综合开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基地符合现实需求。

三、地方研学旅行方案和探究课题设计

1.地方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研学旅行方案共分8部分,分别从活动宗旨、活动意义、活动安排、参观路线设计、研学旅行人员任务安排、后勤安排、注意事项、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策划,并配套做好《外出活动申请书》《告家长书》等相关必要手续,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同时,在研学旅行前,设计关于开展相关研学旅行的必备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方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做好研学旅行准备以及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地方研学旅行活动探究课题设计。

生物:(1)探究留园中种植的植物;(2)探究盆景园中植物类型。

音乐:(1)研究留园实景与昆曲作品《牡丹亭》艺术创作的关系;(2)探究留园中以戏为雅、以乐(音乐)为修身的实体呈现。

信息技术:(1)探索留园亭台楼阁的建筑构造之美;(2)结合创意家居,探索古、现代人家居智慧,科技还原智慧。

美术:(1)用摄影的形式收集留园中不同的色彩,并按冷、暖色调将它们分类;(2)研究留园色彩布局,体会留园色彩之美。

政治:(1)探寻留园中体现的高雅的生活情趣;(2)寻找留园中保留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包括外国文化)的融合之处,思考其积极意义。

地理:(1)据统计,留园约有30多种铺地花纹图案,请你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留园地面的铺地图案,根据铺地图案,手绘大致轮廓,并根据图案进行命名;(2)请你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留园中的各种窗棂,并手绘大致轮廓。

英语:(1)收集留园景点介绍处关于景点名称的翻译;(2)收集任意一处关于留园景点介绍的英文介绍词。

语文:(1)《由留园亭台名称品古人雅韵》;(2)《留园楹联旨趣之美》。

历史:(1)找找留园中哪些建筑是盛宣怀主持建造的;(2)与留园工作人员或导游交流探讨瑞云峰的历史。

各学科立足于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围绕共同的主题对象——留园,设置探究问题,方便学生自行选择课题。

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开展研学活动前十分必要的环节,直接体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研学旅行的实践途径,培养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能够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猜你喜欢

留园研学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留园:亭台廊榭,秋色迷宫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苏州园林的空间叙事与抒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