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活力”教学模式探索
2020-06-21李志
李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的难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既照顾优生需求,又兼顾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预习启发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充满活力,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保障。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梳理教材,在自己的疑点和困惑点做标记。教师进行提前备课,围绕学习目标设置切合学情和目标突破的教学设计。以问题导学,以问题督学,以问题促学,从而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情绪,在质疑中充满灵动
教师以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依托,充分利用对历史事件的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引导学生在正确史观指引下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论从史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以批判论证的眼光看待教材内容,从而使课本知识更鲜活。
三、以独学、对学、群学为导向,让学生渐进地参与合作探究
课前巧设探究问题,让学生先对探究问题初步认知,明确自身的知识盲区和认知逻辑误区。教师在观察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展示的史料进行分类和甄别,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让学生结合教材及史料进行探究。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引导将既定的目标升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分享成果和分享观点的快乐。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抓手。
四、以“三课”为依托,激发学生能动性
1.上好指导课。
〖HJ2.0mm〗教师讲内涵、讲联系、讲方法策略、讲易错易混点,“上挂下联,左冲右突”,讲到位;学生理解要义、练习尝试、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学到位。
2.上好讲评矫正课。
教师根据讲评课的规范,做到:分析归类,形成目标;整体分析,激励评价;呈现错误,问题归类;现场纠偏,诊断矫正;补偿检测,拓展延伸;点评提高,反思提升。即使是上讲评课,也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上好自主研修课。
教师通过范例给学生引路,明确自主研修的内容、重点、思路、方式等要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指导提示、表扬激励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研修水平。
五、活力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说明
1.要精研课程标准,以学科素养为指导,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科素养的载体。
历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新变化、新要求,做到心中有课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教师要读懂、读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本”。教师还要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设计教学目标及突破目标的具体路徑。
2.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链接师生互动的认识端口。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情。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时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点拨方式、学生的反馈方式、教师的评价方式,还有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预设等。此外,还要认真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反应,预想的困难一旦出现采取什么策略等。
3.基于“活力”教学的学生学习行为。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记忆、理解、练习、矫正等学习任务。快速反馈。在第一时间抢答,发表自己的见解。快速矫正。当堂问题当堂矫正,当堂问题当天矫正,一周问题周末矫正。
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充满活力地走进课堂。只有师生双方认识水平高效对接,教师渐进引领,才能打造真实的“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