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探析
2020-06-21陈晨
陈晨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掌握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本知识。初中历史课标的侧重点在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前后因果,包括对相关历史人物的了解与评议,高中历史课标则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对知识脉络进行整理,对历史问题有更深的解读。初中与高中两个学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差别明显。因此,探索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与高中历史学习相衔接的思维,是初中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熟悉学情,学习深度逐级加深
从年龄结构上看,初中生将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发育,心理也开始成熟。在思维及认识程度上,初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的深度、广度及灵活性都大大发展。依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思维中的感性成分较理性成分多,这与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
在对事物的认知上,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还具有儿童的思维特点,此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史料图片、简短的文字材料进行分析论证。随着学生阅读、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选取的材料也应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将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与高中历史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进行对比。
“在确立中央政权体制的同时,秦始皇又在考虑地方管理体制问题了。丞相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偏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秦始皇根据李斯的意见,做出了决策,他说:‘朕看廷尉的意见很好,地方就实行郡县制吧!”
这则材料,实际上是将《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内容进行了意译和截取。在高中阶段再次讲到秦朝地方管理体制的问题时则可以引用材料原文进行分析。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同样的内容,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都大幅提高。初中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史料的理解与解读方面,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思维及材料分析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课标要求的“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目标。
二、培养历史思维,形成思辨精神
初中学生思维尚不成熟,人生经历缺乏,但具有强烈的是非观,对于事物的认识常常陷入“非黑即白”的漩涡中,不能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曾提问学生对秦始皇的认识。有学生认为秦始皇在位期间许多平民修工事而死,因而判定他是一位暴君。對于学生的回答,笔者没有加以评判,而是带领学生回顾《秦统一中国》中关于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学生陷入困惑。这代表着学生已陷入巨大思维误区,他们的回答已经违背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距离真实历史相去甚远,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宏观把握,理性思维不足,不能做到客观公正。面对此类问题,初中历史教师要及时纠正,教给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夯实基础,知识顺利过渡
初中历史教材以时间为线索纵向编写,高中历史教材采取“专题+模块”的形式,中外历史混编,导致学生容易在历史时序性的认知上出现困难。学习历史,事件、地点、事件、人物皆为基本要素,专题式学习割裂了事件的前后背景,增加了理解难度。在升入高中前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储备、是否掌握历史事件的时序便显得尤为关键。课堂容量有限,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序性观念的任务便落到初中历史教师的肩上。
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而严峻的工作。教师既要在了解初高中课程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又要站在促进历史思维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看待这项事业。当前环境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具体操作方式尚不成熟,更需教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共同投身于这项意义重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