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维持白内障术中瞳孔大小的作用
2020-06-21王家玲
王家玲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眼科,广东 清远 511800)
白内障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指各种因素导致晶状体浑浊从而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使患者视力下降,是临床常见眼部疾病[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和术后视力恢复方面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2],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瞳孔大小要求较高,需患者在术前进行有效散瞳,并能在术中维持并持续散大瞳孔[3]。因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以药物进行术前散瞳,以预防术中瞳孔缩小影响手术疗效,本文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普拉洛芬对维持白内障术中瞳孔大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共8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46~76岁,平均(57.47±5.64)岁,研究组43例,男22例,女性21例,年龄47~78岁,平均(58.05±5.72)岁,两组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体手术方法为:常规消毒铺巾,术前均行综合眼科检查并充分散瞳,表面麻醉,选用美国眼力健公司生产的小白星白内障超声乳化仪,于角膜缘11点方位行主切口,将注入无菌眼用黏弹剂(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沪食药监械生产许20000007号;国械注准20183161835),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做角膜缘内穿刺,置入超声乳化针头与劈核刀对晶状体进行乳化,彻底吸出粉碎后的晶状体核,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成功后吸出黏弹剂,手术成功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4]。
研究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山东海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27;规格:0.1%×5 ml),4次/d,1~2滴/次,可据症状适当增减次数。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瞳孔直径。采用眼科规尺测量作角膜隧道切口前、注入黏弹剂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及手术结束时的瞳孔直径,每例测量3次取平均值[5]。②术后不同时间段体征积分、眼部症状比较。分别在术后1 d、7 d、14 d、21 d进行眼部检查,体征积分评分分值0~3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眼部症状包括眼部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异物感、虹膜后粘连、眼痛等,每项分值0~4分,取最终积分平均值,得分越低说明眼部恢复情况越好[6]。③比较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术中不同时间段瞳孔直径比较:研究组在作角膜隧道切口前、注入黏弹剂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及手术结束时瞳孔直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作角膜隧道切口前注入黏弹剂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手术结束时研究组438.37±0.648.98±0.548.66±0.658.73±0.95对照组437.73±0.618.29±0.587.86±0.177.72±0.67t值3.8294.3144.2214.954P值0.0030.0040.0060.005
2.2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体征积分、眼部症状比较:术后1 d两组体征积分、眼部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21 d两组体征积分、眼部症状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研究组术后7 d、14 d、21 d体征积分、眼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体征积分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21 d眼部症状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21 d研究组432.62±0.511.72±0.711.37±0.421.01±0.182.66±0.531.71±0.691.41±0.411.02±0.17对照组432.63±0.622.12±0.631.92±0.471.62±0.512.71±0.462.11±0.541.87±0.461.63±0.47t值1.3284.2555.0654.1321.4654.8414.2484.846P值 2.0160.0130.0060.0101.0090.0130.00510.011
2.3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复诊,研究组有27例视力>0.2,13例视力0.05~0.2,3例视力<0.05,对照组有18例视力>0.2,17例视力0.05~0.2,8例视力<0.05,两组患者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研究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白内障发病率逐年增长,年轻患者也日益增加[7]。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微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少、安全性较高、术后视力恢复快且手术切口能够自行愈合,术后无需缝合等优势[8],已逐渐成为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要求术前散瞳,散瞳的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但患者在手术室光照内,且眼部需直视手术显微镜指示灯光源的环境下,瞳孔会缩小,影响了手术操作,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方法进行术前的散瞳并维持术中瞳孔散大,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操作和手术质量至关重要[9]。瞳孔的调节受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的相互协调和制约[10]。本研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使用普拉洛芬,刺激瞳孔开大肌,采用眼科规尺测量瞳孔直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作角膜隧道切口前、注入黏弹剂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及手术结束时等不同时间段的瞳孔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开始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达到手术要求的散瞳效果,并能维持瞳孔在术中持续散大,从而使得手术操作简便,保障了手术安全性,并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两组体征积分、眼部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21 d两组体征积分、眼部症状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研究组术后7 d、14 d、21 d体征积分、眼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起到显著的抗感染作用,降低眼压升高、结膜充血水肿、虹膜后粘连、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表明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治疗预后,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视力。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有效在术前扩散白内障术中瞳孔,并能维持术中瞳孔持续散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术后视力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