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高航图质量 促进航空情报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0-06-21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行情报服务中心,北京 10012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民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正在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航图是航空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民航安全运行的重要资料。近年来,机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航路航线调整日益频繁、飞行程序设计不断优化,航图所承载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重要。编绘高质量的航图,有利于航空用户正确解读航图信息,是真情服务、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举措。
航图设计与制作应满足航空器运行各个阶段的需要,即满足航空器从停机位至起飞点的滑行、起飞爬升至加入航路、沿航路飞行、进场飞行、进近着陆或复飞、着陆滑行至航空器停机位置等阶段的需要。中国现公布的航图有机场图、停机位置图、滑行路线图、标准仪表离场图、标准仪表进场图、仪表进近图、目视进近图、机场障碍物A 型图、精密进近地形图、航路图、区域图、最低监视引导高度图等,航图种类较齐全,能满足运行需要。
1 航图生产链及影响航图质量的因素
航图质量的关键指标是航空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其次是简洁、清晰、布局合理、易于判读,保证飞行和管制人员在合理时间内获取有关信息。绘制航图所需的原始资料主要来源于机场、空域部门和飞行程序设计单位,情报机构收集、审核后进行编绘发布,交付用户使用。航图生产链如图1 所示。从航图生产流程可以看出影响航图质量的因素有原始资料的数据质量、航空情报机构的人员素质、航图绘制样式、制图工具等。
图1 航图生产链
2 提高航图质量的措施
2.1 严把航图数据源头,提高原始资料上报质量
航空器起飞、进场及着陆是飞行的关键阶段,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的阶段,进离场、进近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据统计,2018 年空管局情报中心共修订机场数量573 次,发出原始数据核实单106 份,原始数据核实项378 个,其中涉及进、离场图155 个,占比41%,涉及进近图67 个,占比18%,原始数据质量不容乐观。原始数据核实问题的分布情况如表1、图2 所示。
表1 原始数据核实问题及分布比例
图2 原始数据核实问题的分布情况
原始资料的进离场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①图中标注的航路点/定位点速度限制、高度限制与数据库编码表不一致,部分数据缺失;②部分航迹角缺失或存在偏差;③部分航段距离缺失或不正确等。
进近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①同一定位点的高度信息、定位信息在平面图与剖面图上不一致;②着陆标准高度取整有误,RVR/VIS 数据缺失,盘旋着陆标准不一致;③平面图中复飞高度与数据库编码表或复飞描述不一致等。
统计结果表明,高度、速度、角度和距离这四个关键数据在原始资料的图或数据库编码表中出错率较高,程序设计单位应引起重视,防止人为“错忘漏”引发不安全事件;情报机构应加强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程序单位沟通确认。
此外,原始资料的机场图、障碍物A 型图等也存在一些需要核实的信息,如滑行等待位置、停机位坐标、障碍物位置等,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将给航空器运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鉴于原始数据质量是保证航空情报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原始资料上报质量:加强对原始资料上报单位的质量要求,必要时可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完善的原始数据管理制度;情报机构将日常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把典型问题编写成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分享对原始资料提供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建议情报员参与大型复杂机场飞行程序的前置审核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了解程序设计的意图,提高原始资料上报质量。
2.2 推行新版航图样式,使航图使用简洁高效
繁忙机场和多跑道运行的机场,程序设计通常都比较复杂,进离场程序过多过密,航图编排拥挤不堪,部分图示及编码烦冗,飞行员在使用中容易“看错图、飞错点、认错线”。此外,过多的飞行程序还可能造成机载导航数据库溢出或出错。
为保证飞行安全,降低飞行、空管、运行等人员的工作负荷,民航局飞标司已下发《关于简化机场进、离场程序,优化航图标注的通知》(局发明电〔2018〕1894 号),强调进离场程序设计应遵循安全、简洁、高效的原则,尽量去除重复、不实用、不经济以及使用概率很低的航段;明确了航图分幅原则;明确了航图和程序命名规则。新版航图计划于2021 年第1 期启用,改版后,进离场图样式变更主要涉及航图编号、航图分幅、航迹描述、航段距离标注数值(以海里为单位)等;进近图样式变更主要涉及图形化复飞航迹描述、着陆标准信息栏等。
鉴于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运行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新版航图顺利实施:有关程序设计单位和情报机构应充分研究航图分幅规则,确保分幅后的程序不重复、不遗漏,满足安全、简洁、高效的使用需求;着手修订相关的作业文件、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等,做好人员培训和系统模块完善;在新旧航图过渡期,各单位应做好风险提示,注意收集员工和用户的意见,密切关注新版航图使用效果。
2.3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航图工作的整体实力
航图承载了大量的航空信息,涉及空中领航、通信导航、飞行规则、空域、飞行程序、机载导航数据等领域,情报员需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正确解读航图的原始资料。审核与绘制航图,不是简单依葫芦画瓢,而是考察情报员知识储备与沉淀的过程,情报员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必影响到航图出版质量。
现阶段,航图为半自动化生产,除PBN 飞行程序基本实现一键成图外,传统飞行程序、机场图等大量的制图工序需要依靠人工操作,从“点、线、面”的绘制到航空数据的填补、字体字号的调整、航图要素的统筹摆放等,不仅绘图效率低,而且还存在人为“错忘漏”风险。
鉴于航图工作整体性和系统性,建议加强情报队伍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航图工作整体实力,措施如下:①加强人员日常培训。情报机构应掌握国内外航空情报发展的最新资讯,国际民航组织对情报工作的最新要求,通过在线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拓宽情报员的视野、提高情报员的技能,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技术、新要求,从而提升整个情报队伍的素质。②优化人员专业结构。未来对传统程序进行数据编码,实现一键成图是发展的趋势,是提高绘图效率和航图质量的重要举措。掌握和提高数据编码能力,将成为情报培训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情报人员专业结构优化的具体表现。③加强系统建设。完善航图编绘规范,建立统一的航空情报质量安全管理平台,持续开展符合性检查,加快制图系统自动化建设。
2.4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
有效的用户反馈是纠正航空情报数据差错、进一步优化程序设计、保障运行安全、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体现“真情服务”的重要手段。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反馈机制:①设立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网站和热线电话建立与管制单位、机场、航空公司等用户的信息通报和反馈平台,搭建情报管理部门与外部使用单位的沟通桥梁。②建立内部的纠错和优化机制。情报管理部门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对修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按照航行情报资料工作职责和流程,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通报给各个有关的设计和使用单位,确保飞行安全和顺畅。
3 结束语
随着运行环境的日益复杂,航图作为航空运行的重要保障资料,必须具备安全、简洁、高效的品质。航空情报机构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原始资料提供方的沟通协调,加强自身情报队伍建设,加快自动化系统建设,重视用户反馈,不断摸索与创新,持续提升航图质量,为航空运行安全保驾护航,为航空情报服务(AIS)向航空情报管理(AIM)过渡,实现航图数字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