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20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医院内科天津300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

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医院内科 (天津 300100)

内容提要: 目的:调研和分析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糖尿病科接受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6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相比较于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胴体中的乙酰乙酸等酸性物质在血液中堆积,使血液变酸而诱发的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是该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1]。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方法有补液、补充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其中补充胰岛素是临床上常见且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2]。然而,不同补充胰岛素的方法对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对此,本文就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糖尿病科接受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6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9.59±5.25)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7.69±4.23)年。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6~80岁,平均(70.29±4.24)岁;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9.73±5.3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无精神障碍以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3)伴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

排除标准:(1)非糖尿病所致酮症酸中毒的患者;(2)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3)不愿参与调研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治疗,首先按照0.1U/kg/h的胰岛素量给予患者静脉微泵注射,当血糖水平低于13.9mol/L时停止微泵注射,然后按照1U:5g的比例将胰岛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实行静脉滴注。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情况对比(±s)

胰岛素应用剂量(U/d)观察组 34 6.11±1.13 12.45±1.73 25.49±5.26 24.13±4.56 47.53±3.12 组别 例数 尿酮转阴时间(h)血糖达标时间(h)尿酮体消失时间(h)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h)images/BZ_36_214_562_1608_719.png

表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胰岛素泵PH300型来自于瑞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每千克0.5U计算患者1日所需胰岛素量,基础量为胰岛素总量的50%,余下的50%为三餐前追加量。实际应用中根据餐后2h血糖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包括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胰岛素应用剂量;(2)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导致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导致我国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多饮多尿、恶心呕吐、体力和体重下降等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带来极大的不便[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若不及时接受治疗,轻则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身体消瘦,重则诱发高酮血症、高血糖以及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休克昏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4]。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情况,若是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确诊治疗。胰岛素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一种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针对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胰岛素是临床上常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是临床使用广泛的注射方式,降糖效果显著,但是该方法的可控性较差[5]。而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输注方法,该方法能够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同时还能够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5),这说明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具有操作性强、可控性高的优点,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低血糖。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