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20-06-2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福建泉州36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全身敏感性准确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研讨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均分别接受全身骨显像、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等。结果: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1.25%、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80%,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差异较大(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时可采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更为准确地判定肺癌是否出现骨转移状况。

大约有30%~70%的恶性肿瘤会累及到骨骼。因老龄化问题逐步严重,老年肺癌疾病发病率增高,随之因老年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则越大,加之老年患者合并骨关节退行性变化、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等变化,临床诊断困难和障碍较大。所以,早期诊断肺癌骨转移,对降低骨事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等非常重要。现临床用于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常用方式之一则为ECT[1]。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逐步发展,判断预后、评估疗效、诊断肿瘤时,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发挥了较大作用。且有研究指出,全身骨显像方式联合肿瘤标志物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现纳入80例老年肺癌患者讨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到本院诊治的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CT、MRI、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判定骨转移状况。80例患者中包含女性39例,男性41例,年龄60~82岁,平均(72.6±1.1)岁,40例鳞癌,19例小细胞肺癌,9例腺癌,12例无明确病理类型。各患者每月均接受1次肿瘤标志物检测。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SPECT全身骨显像检测,仪器为SIEMENS双探头SPECT/CT仪,准直器为配套通用型低能平行孔,静脉注射740MBp~1110MBp 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生产企业:广东希埃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3012,通用名: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完成后,让其多喝水,加大排尿频率,但排尿时勿污染衣裤。2~3h后,全身骨扫描,患者为仰卧位,排空膀胱,则可显像。图像采集时,设置矩阵256×1024,采集速度20cm/min。针对脊柱、胸骨位置异常浓集灶实施局部断层融合或局部显像扫描;针对骨盆位置浓集灶,给予TOD扫描;针对肋骨和肩胛骨重叠位置浓集灶,抬高双臂,扫描其胸部。

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抽取其静脉血液,离心处理标本,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标准范围:NSE≤15.2ng/mL,CYFRA21-1≤3.3ng/mL,CEA<4.3ng/mL(吸烟者)、或<3.4ng/mL(非吸烟者)。

1.3 指标判定

各检查均由本院检验科经验丰富的2名专业医生负责,若发生意见分歧,可商讨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老年肺癌患者接受MRI、CT、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方式确诊共68例发生骨转移,另12例未出现骨转移。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准确性为91.25%(73/80),敏感度为97.33%(73/75),特异性为80.00%(4/5);全身骨显像单独检测准确性为71.25%(57/80),敏感度为76.00%(57/75),特异度为40.00%(2/5);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准确性为61.25%(49/80),敏感度为66.22%(49/74),特异度为33.33%(2/6)。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差异较大(P<0.05),见表1~表3。

表1. 联合检测状况(n)

表2. SPECT全身骨显像检测状况(n)

表3. 血肿肿瘤标志物检测状况(n)

3.讨论

以往用于检查肺癌骨转移的常用方式包含X线平片、PET/CT、PET、MRI、CT等,MRI、CT、X线片等虽可明确判定骨转移[2],但确诊时需延后几个月,才可将病灶更好地显示出。因此,医学界倡导探寻一种更为全面的诊断方式。全身骨显像可将全身骨骼状态显示出,此为近年来探测骨转移的主要方式。正常骨和病变骨放射性摄取比值均5%~10%左右,则可探测到,与X线片比较,可提前2~18月发现病变。临床检查高危肺癌骨转移者首选方式之一则为骨显像检查,尤其是ECT方式[3],可明显提升检查准确性,且此方式检查所获得的断层图像还可与MRI、CT图像比较分析。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显像检查,其诊断准确性为71.25%,与以往报告相符[4,5],提示全身骨显像方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症状上具有应用价值。虽此方式可将局部骨盐和血流代谢状况较好显示出,具备较高敏感性,但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上特异性较低,仅为40%,远低于联合检查的80%。研究表明[6],肿瘤标志物(NSE、CEA等)联合全身骨显像检查老年肺癌骨转移,其作用更为明显。

本研究显示,全身骨显像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为91.25%、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80%,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及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差异较大(P<0.05)。表明诊断老年肺癌疾病时,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CEA联合全身骨显像检查,可更好的诊断有无出现骨转移,诊断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均有显著提升,此为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理想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时可采用SPECT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方式,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更为准确的判定肺癌是否出现骨转移状况。

猜你喜欢

全身敏感性准确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CR1500HF热成形钢氢脆敏感性能研究
石榴全身都是宝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