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2020-06-19刘文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保初中生物培养

刘文生

摘 要: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了解生物初始知识的同时,配合教师多层次的引导讲解,有针对性的规范学生在生活中的环保意识,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自觉环保行为。在此,我们对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环保 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所存在的生活环境因人类的破坏而在不断恶化。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健康,更精彩,需要我们大家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重视地球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性。初中生学习的生物课程涉及学生热爱自然,理解人与生物,生物与自然,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意义,可以更好地联系生物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引导。让他们为了拥有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逐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环保意识。

一、理解人和生物圈的初始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初中生物教程是以人与生物圈为出发点,逐步解析生物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趋势。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并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生物只有在适应的环境下才可以繁衍生息,避免淘汰,而生物生存繁衍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教材从最原始的细胞形成,细胞分裂,细胞演变作为开端,分析生物结构层次,讲解生物生存依赖的环境条件。从阳光、空气、水、土壤、人类进化等组成的生态系统,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探究生态系统中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从包含光合作用产生的原料、产物、条件,表达了绿色植物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人类的共存关系。也证明人类生命活动的能源和食物供給一切都来源于环境。同时了解我们生存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让学生们意识到环境恶化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后果。只有学习到这些知识含义,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可以让学生们自觉的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以保护生命健康生活为理念,倡导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动植物资源,爱护树木,不滥杀动物,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课堂教学结合实践生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不仅需要书面的教材,老师的讲解启发,还需要在生物教学中联系现实社会周边环境,指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具体事例,并加以分析,制定相应的环保补救措施。达到认知环境保护,理解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

如:为了应对秋冬季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各地市相继出台的最严停工令,停止各类建筑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工信部生态环境部提出的秋冬季错峰生产通知指出,重污染治理期间,铸造业除电、气炉外,全部停产;水泥行业,烧结砖瓦窑、陶瓷、玻璃等停产;有色化工限产。结合这些案例事实,联系课程讲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生存的危害。了解空气排放中重金属颗粒对动植物的污染。动物通过水分吸收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又将污染源附着在其自身,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类身体健康。人类与生物,生物与自然,自然与人,一环套一环,紧紧相连。互相维持,互相发展,互相制约。

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了解,使学生对环保意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从而对环保加深印象,增强环保思维,培养环保意识。

三、课堂教学结合社会活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社会讲座,多听多看了解环保,参与环保。在调查中学生会发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其自身受教育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比例关系。这种意识可以使居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度更清晰,会自觉参与环境维护。现实中我们会自备环保袋,垃圾分类等等。在做好自身表率的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影响周围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批评并制止。

社会调查显示,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参与或投身到环保活动当中去。这反映了现实社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淡漠,不够重视。从另一方面讲,说明我们学生及市民环保意识薄弱,有待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自身对环境保护行为的不足,并使其进行自身约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倾倒。各种废旧金属、废旧纸张、废旧塑料等分类回收。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牢记资源循环利用,要认识到地球是家园,住有你我他,相亲相爱是一家。

四、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思维概念。在每年的植树节,带领学生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为绿叶森林增加明亮色彩。爱鸟周时播放纪录片,参观鸟类标本,共同探讨物种起源、分类、生长、繁衍、与生生不息。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无烟日、土地日这些也是作为环保教育的最佳时机。利用校广播站宣传,讲解环保知识,增加环保意识。做到让学生认识环保,学习环保,参与环保。自觉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等方面的互动,激发学生们的环保积极性,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五、学习了解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牢记环境保护

向学生宣传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了解只要有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后果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此刚性手段保护环境,惩治环境污染犯罪。正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理解法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为宗旨,警醒学生,鞭策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牢记环境保护。

结语

环境问题,是全球公认的社会问题。它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关注,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初中生物教学有效的引导和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更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环保责任心意识。

参考文献

[1]俞艳英.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2(24):187.

[2]闫勇霞.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1,27(04):9-10.

猜你喜欢

环保初中生物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